额尔德特·文绣
古代封建社会,女子都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只有男人休妻的权利,没有女人离婚的自由。即使有和离,在封建礼法的制约下,也更倾向于男权,女人永远是被压迫、被束缚的那一方。所以,在那个年代,女人想要追求自己的幸福,简直是痴心妄想的事情。
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位皇妃敢于向皇权挑战,因为得不到皇上的爱,竟然向皇帝提出了离婚!她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额尔德特·文绣。
01
清朝初年,古代按天文“四象”,北方玄武为尊,八旗中,两黄旗的地位最高,所以“镶黄旗”的 “额尔德特氏家族”就被安排在北城安定门内。文绣,就出生在“北城安定门方家胡同锡珍府邸”,锡珍是她的祖父。
祖父“锡珍”在方家胡同有500多间房产,生有6个儿子,文绣的父亲“端恭”是长子。清政府垮台以后,父辈们只能靠祖辈的房屋收取租金过日子,为了维持表面上的荣耀生活,他们只好变卖家产,坐吃山空,家族日渐衰败。
文绣的妹妹“文珊”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了,于是,兄弟分家而过,母亲蒋氏只分到很少的家产。为了生存,母亲带着文绣、文珊,还有文绣同父异母的姐姐,搬入了崇文门外的花市胡同,租房居住。
崇文门的花市很繁荣。老北京人有句古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其中的一枝代表假花;另一枝代表的便是鲜花。西花市卖的是鲜花,东花市卖的是假花,但以东花市的假花最为出名。
文绣的一家就住在这里,母亲平时就靠帮别人做“挑花”针线活赚钱养家。
文绣喜欢这里。她喜欢看太太们头上发髻上的小红石榴花;喜欢看小姑娘辫子上的飞花;还喜欢看新娘子结婚时,把绒绢喜字花朵排满头顶,喜庆又漂亮。
不过,她最喜欢的还是,女子终于也可以去上学堂了,母亲把她送入了花市的“私立敦本小学”读书。民国以后,满人的姓氏都开始改为汉姓,“额尔德特”族也从文绣这一代开始改为“傅姓”,所以,文绣的学名为“傅玉芳”。
文绣在学校每门功课都很优秀,回到家里还经常替母亲干好家务活,空余的时候又替母亲做些“挑花”活计,用来贴补家用,生活虽然艰难,一家人却也平淡幸福。
转眼间,文绣出落成一位身材高挑、肤色白净的大姑娘,虽无绝色之姿,举止却端庄大方。
02
早在1912年,年仅六岁的溥仪就已经退位。紫禁城外,有了中南海的中华民国大总统,城内,依然沿用宣统年号,王公大臣依行跪拜大礼,一切吃穿用度都由民国政府发放,溥仪唯我独尊的皇帝生活,依旧奢华,并没有任何影响。
1921年,一天,宫中传来溥仪皇帝选皇后的消息。文绣的五叔“华堪”,要文绣去参选,想让没落的“额尔德特氏家族”重新恢复往日的荣耀。文绣坚决不同意,她有自己想过的人生,她不甘心自己的命运就这样被别人安排。
最终还是经不住母亲的劝说,而且她也不忍心母亲总是这么操劳。同时,她也存在一丝侥幸:那么多的名门闺秀,凭自己的长相,不可能会选上的。于是,去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送给了内务府。
最终送到溥仪皇上养心殿的照片,只有四张。那时候照相的技术还不咋样,照片上姑娘们的脸看起来太小了,根本看不清谁长得最美,至少在溥仪看来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我们的末代皇帝溥仪就想着,看谁的旗袍最漂亮,谁就是皇后。
文绣心灵手巧的母亲,平常就是为别人做挑花针线活养家糊口的,所以,为爱女做出的旗袍当然也是与众不同的。于是,溥仪的铅笔在文绣的照片上画了一个圈。那一年,溥仪15岁,文绣12岁。
文绣被选为皇后,端康太妃却不满意。她认为满洲正白旗郭布罗氏荣源家的女儿“婉容”,是典型的“白富美”。而文绣就一个“丑小鸭”,怎么能当皇后呢?所谓的“皇后大选”,其实也不过是要“拼爹拼妈拼后台”的,最终,溥仪在婉容的照片上也同样画了一圈。
虽说文绣没被选上皇后,可那些“遗老们”都说:既然皇帝圈过了,所以也不能再嫁,而且自古以来,后宫本来就是一后一妃。自然,婉容就成了皇后,文绣为妃。
在皇帝看来,他只不过是画了两个简单的圆圈而已,可是这两个圈,从此却圈住了两个女孩子一生的命运。
一年以后,文绣13岁,早婉容一日迎娶进宫,封为“淑妃”。自此,“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高墙绝红尘。”
淑妃文绣03
进宫后的文绣并不快乐,她想念宫墙外的花市,想念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生活,想念烟火人家的自由天堂!
有一天,文绣在宫里的花园里散步,突然听到鹿叫声,关在笼子里的鹿“悲鸣宛转,奄奄待毙,状殊可怜。”文绣悲从心来:这头鹿又何尚不是我呢?我在这紫禁城里,没有一点自由,就像监狱里的犯人一样,没有皇帝的赦令,就不能迈出一步。
文绣上学的那几年,正是“蔡元培”首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他大力支持民间办学,提倡:自由、平等、博爱。所以,文绣虽然性格内敛,一言一行谨遵礼法,但是,在文绣的内心深处,有一个比封建的身分和礼教更被看重的东西,那就是想过一个普通人的自由家庭生活。
不久,冯玉祥把溥仪赶出了紫禁城,溥仪的小朝廷也正式宣告灭亡。逊帝带着皇后、皇妃搬到了天津。
溥仪曾经说,此生不会做民国国民。所以,走出紫禁城的那一天,文绣在袖子里藏了一把剪刀,准备随逊帝“殉清”,后被人发现,未能成功,从那时起,有人称她为“刀妃”。
其实,溥仪从没想过要与清朝共生死,他满脑子的复辟,为了达到复辟,竟然投靠日本人,做了日本人的“傀儡”。
文绣反对溥仪的亲日行动,认为日本人并不可靠,劝他悬崖勒马。所谓“忠言逆耳”,溥仪非常反感文绣的说教,渐渐冷落、排斥她。
04
天津是婉容以前接受“西式教育”的地方。她懂英文,善于交际,喜欢参加各种交际活动。
比起以前的紫禁城,天津的生活让溥仪和婉容更加如鱼得水,他们整天出双入对,享受着紫禁城里所没有的自由生活。
而文绣,性格内敛,不爱说话,即使说的也是一些溥仪不爱听的大道理。渐渐地对文绣更加疏远、冷漠。
婉容的排挤,溥仪的冷落,让文绣非常痛苦,她整天以泪洗面,甚至想要自杀。但是,无论她怎样的痛苦,溥仪都视而不见,与对婉容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
一天,住在天津的妹妹文珊,带着表姐玉芬来看她。文绣向她们倾诉自己的痛苦,控诉着溥仪和婉容对她的不公平待遇。
玉芬是当时民国总统冯国璋的孙媳妇,见识很广,她听了非常气愤,对文绣说:“现在都民国时代了,溥仪早就不是皇上了,而且新的民国民法已经出来了,男女一律自由平等,你可以向溥仪提出离婚!”
文珊看姐姐还在犹豫,就鼓励姐姐:“二姐!既然这么痛苦,还不如早点离了好!”
玉芬又说:“如果你想好了就告诉我,我帮你找律师,放心,包在我身上!”
文绣听了玉芬的建议,感觉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于是下定决心向溥仪提出离婚。
溥仪、婉容、文绣05
几天之后,文珊以陪姐姐出去散心为由,把文绣带出了“静园”,文绣把一封信由随行的太监带回给溥仪,正式向溥仪提出了离婚!
没过几天,溥仪从律师手中得到文绣的一封信这样写道——
事帝九年,未蒙一幸,孤衾独抱,悲泪暗流,备受虐待,不堪忍受。今兹要求离婚......
玉芬为文绣聘请了三位律师:张绍曾、张士骏和李洪岳。
于是,“末代皇帝离婚案”的消息如一颗重磅炸弹,将全国的舆论炸翻了天。天津的各大报纸头条都刊登着一篇文章:《前清废帝家庭之变》。一时间,文绣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
对于文绣的控告,溥仪极度恐惧,认为这太伤皇室的脸面,也有失“皇上”的身份了。无奈之下,聘请了 林棨、 林廷琛两位律师,全权代理他同文绣的调解工作。但文绣已经铁了心要离婚。
溥仪为了保持最后的脸面,显示皇权,在京、津、沪三地报纸上登出一道“上谕”:“淑妃擅离行园,显违祖制,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钦此。”就这样,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宗皇室离婚案至此落下了帷幕。
两个月后,溥仪与文绣双双签订了离婚协议书,淑妃文绣和溥仪皇帝完全断绝关系,溥仪支付五万五千 银元作为 赡养费,而文绣终身不得再嫁,双方互不损害名誉。
这段离婚案,历史上称为“刀妃革命”。
多年以后,溥仪对一个朋友说,自己一生中干了两件轰动世界的“丑事”:一是给日本人当傀儡,成了日本人的走狗;二是答应妃子文绣的离婚要求,有辱皇帝的尊严。
文绣恢复了傅玉芳的名字,并做了一名小学教师,这是她离开溥仪以来,靠自己的能力谋到的第一份职业,心情特别愉快!
离婚以后的文绣,过着平民老百姓的日子。她糊过纸盒,做过苦力工,也卖过香烟,尝尽了生活的饥寒困苦。但是,她是快乐的,已经享受到了一个完整家庭的幸福生活。在去世的那一天,至少还有一个爱她的人陪在身边。而婉容,因为舍不得抛开她的“皇后”身份,最终却嗜毒成性,尸骨无存!
就如文绣引庄子的一句话:“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不愿其死留骨为贵也。”
“我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自由地游动,也不愿意困在这里,只为了死去,留下骨骸显示尊贵。”这便是文绣离婚的真正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