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逆反心理,越是被强行灌输,越是想反抗。自我们上学以来,马克思伴随我们至今,非但没有让我们更加了解他,反而与之越走越远。所谓“越学越不信”,正是如此。其本质原因便是我们对马克思长久以来积攒的深深误会,若是马克思在世,他也会不信马克思。也希望通过本文对于马克思相关思想的梳理,使读者对其产生兴趣,从而真正了解马克思这一伟大思想家。
马克思本文主要针对基于本体论的立场上,来表明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来源。古代蒙昧时期,从野蛮时代到古代文明时期产生对立,也就是在先秦即古希腊时期。全部的哲学历史发展只不过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历史。马克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基本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用概念的逻辑体系加以表证的世界观。这里的“观”是动词,是观世界和怎么去观世界的问题。也正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言“观其会通”的问题。是“观”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总结,前二者构成了物质世界,思维知识构成了精神世界。有着怎样的世界观,也就有着怎样的方法去做事,所以说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哲学家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对于这一回答,规定和制约着一切问题的解决方向与道路。二者的“关系”是相对于实体而言,是二元要素的线性关系。
二者的关系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对二者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划分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对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哲学中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仅仅在于对世界本源的回答即站在本体论的立场之上,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
主观唯心主义将个人的主观精神看作是意识世界中一切事物产生于存在的根源,而现实世界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这里的个人主观精神包含了自然界内在非物质的总和。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精神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这种物质世界只不过是这种精神世界外化的表现。绝对唯心主义所理解的世界即意义世界,含有唯心主义所有相同点,属于多神论。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如先秦时期阴阳,五行学说,古希腊时期泰勒斯提出的“始基”是什么的问题。道尔顿提出“原子论”分析思维的基础,以“原初物质”作为世界本原的物质。这种观点的缺陷便是以物质的个别性代表了一般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赋予了原子“不可入性”,即物质就是原子,永远静止,不可变化。这种观念虽高于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并且克服了其猜测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科学基础,但却割裂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一切事物的总和,指出了所有事物的“共性”,区别于前两种的“个性”以偏概全的缺点。
马克思
清算唯心主义的思想错误
由于马克思出生于相对自由的家庭环境中,且启蒙老师与校长都是具有着自由主义思想,所以接受着理性主义教育,也接受了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在马克思在早期的几篇文章如《青年选择职业的考虑》中,就已经意识到“社会关系”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但此时的社会关系意义只是笼罩在黑格尔思辨哲学下的市民社会,这种市民社会被认为是一种理论性的体现,是从理性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意义上讨论市民社会与国家间关系的。
在大学期间,马克思就读法学专业,在近代法律思想史中,法律“是什么”与“应当是什么”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为了法学领域的重要问题,这其实就是“休谟问题”的“是”与“应当”的关系问题,康德通过理性规制了这个问题,称之为“实然”与“应然”问题。黑格尔对此坚决反对,认为理论与现实之间应该是一种辩证关系。而马克思认为康德的这种解决方式对社会科学领域来讲并不合适,并在《献给父亲的诗册》中提到:“康德和费希特在太空飞翔,对未知世界在黑暗中探索;而我只求深入全面地领悟在地面上遇到的日常事务。”马克思后来又接触到了青年黑格尔派,并在其影响下将“自我意识”当做了决定一切的力量。他在博士论文中,讨论“原子偏斜运动”所体现出的自由理念也正是这种自我意识的体现。在此,马克思持有的依然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在《莱茵报》的初期,马克思的理论框架基本是限定于政治法律层面,用代表理性的法律去限制代表盲目利益的冲突,并认为理性“无所不及,无处不在,无所不知。” 正因如此,马克思通过对《法哲学原理》的研究加深了对黑格尔思想的了解。黑格尔认为家庭靠“爱”来实现他人与自我的统一,但爱作为一种感觉是一种自然形式的伦理,在国家中是无法存在的,“市民社会”是以物质利益为纽带,并按不同的物质利益划分阶级的社会实体。而马克思则恰恰相反,其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主要探讨了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强调了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了国家,并非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和家庭。也意识到了物质利益的强大,转而研究经济学,指出“国家制度在这里就成了私有财产的国家制度。”由于市民社会是物质关系,那么其实质便是经济关系与生产关系的总和,那么,生产力成为了决定性因素。由此,马克思从“自我意识”出发,经由“异化劳动”,实现了“落地”达到物质生产这一概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发生社会形态的更替,马克思随后从“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角度出发,也表示出了其站在了客观的历史必然性的角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那种日趋保守的态度逐渐变得极为不满,在后来的《神圣家族》中对于青年黑格尔派进行了批判,与其划清了界限,随后研究费尔巴哈,引入了唯物主义。
创立唯物史观的科学方法
对黑格尔哲学唯心思想的肃清,于马克思而言,费尔巴哈在哲学论证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正是由于费尔巴哈唯心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使得马克思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升华了。正因如此,在《1844哲学与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是为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做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并且“从根本上推翻了旧的辩证法和哲学”。之所以社会关系能够成为哲学当中的基础性问题,这与费尔巴哈创立的真正的唯物主义与实在的科学是密不可分的。费尔巴哈“辩证法”的出发点就是他确立了“感性的存在”。如此,历史才能够被认为是真实的历史。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了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深刻揭示了社会实践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并在此基础之上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以及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科学实践观的提出,为马克思的历史观找到了正确的立足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全面阐述,他强调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才是其考察历史的出发点,人类的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分工,这种分工不仅使得生产力,社会状况与意识三者间的矛盾成为了现实,也导致了对人的约束。通过对分工的考察,马克思与恩格斯深刻阐明了生产活动与分工的关系。在分工基础上,他们揭示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间的矛盾,运动以及一般发展规律。最后揭示了市民社会的本质,阐明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间的关系问题,完成了关于社会形态的学说。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首次对唯物史观做出了公开阐述,他将自己创立的科学政治经济学完全建立于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之上,还确立了其研究对象即:客观的,运动变化的社会生产关系。这不仅是理解社会历史本质的前提,也成为了一切具体学科必须坚持的基本前提。马克思首次用“生产关系”这一概念,进一步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见的辩证运动规律。《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与恩格斯用唯物史观揭示了整个的人类社会,科学解释了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与历史地位。
后记
哲学是以具体的科学为基础,用以指导具体科学的学科
正是由于唯心思想家思考的过程,才逐渐显现并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科学性
自然科学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才使得唯物主义的发展走向成熟
【消解误会,重读老马,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