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顿悟

作者: 杨阿德0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01:52 被阅读2次

        佛陀二十九岁之前贵为王子,处于深宫,养尊处优,不知生老病死,不知人间疾苦,完全与世隔绝。一次偶然的机会随仆人出宫见到一个老人,苟延残喘,卑微地活着,让他感到生命不是静止不动的,会老去,会变得没有尊严。笫二次出宫见到了一个病人,面色苍白,浑身痉挛,眼神空洞,让他感到生命中是有痛苦和绝望的。第三次则见到了一个死人,硬梆梆地躺在地上,像一截被锯掉的木头,让他意识到生命是有尽头的。第四次则看到了一个追求精神生活的人,让他认识到生命可以有另外一种活法。于是他陷入痛苦的思考,要达到精神生活的境界就要摆脱身体以及和身体相纠缠的亲情、爱情、友情等,而此时他挚爱的妻子正好给他生了个儿子,纠结中他给他的儿子取了个名字叫铁球和链(即束缚之意),内心的不舍和精神的苦闷像一只尖锐的矛和一面沉重的盾在他的内心铿锵对撞,心被震碎了一地。

        在辗转数日之后,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万般不舍地望了酣睡的妻儿最后一眼,他毅然抛家弃子,走上了修行之路。起先,他去和瑜伽大师去学习去控制自己的身体来达到修行的目的。完成后仍觉得这不是他所期许的目标。于是又找到六个苦行僧去折磨自己的身体,把身体折磨到极限来释放精神。长达六年的苦行,每天吃几粒米,喝很少的水,大多数时间喝尿,把自己折磨的四肢如竹竿,肋骨像旧房子突出的旧椽,眼窝深陷如同枯井,整个人就是一个行走的奄奄一息的骷髅。在饿的头昏脑涨之际,他似乎出现了幻觉,迷幻中他看到了小时候的父亲和自己,看到了地下的蚂蚁和蝴蝶,看到了世间万物,感到了生命的珍贵,感到了生命的喜悦,于是他放弃了苦行。 他想他妻子,想他的儿子,想他的每个亲人朋友了,像快渴死的鱼想念大海一样的迫切。

        六年苦行要摆脱的东西成了拯救他的良药,命运跟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本来为之抛家舍业尽弃荣华的修行失败了,但这次失败让他更加懂得了珍惜,珍惜生命和生命中与你相关的人和与你无关的人或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以及无可替代的情感,因为只一世,这些东西就幻化得踪影全无,佛且六年苦修而放之不下,何况我们这些人间柴米呢,人世短暂,且行且珍惜。

相关文章

  • 佛陀的顿悟

    佛陀二十九岁之前贵为王子,处于深宫,养尊处优,不知生老病死,不知人间疾苦,完全与世隔绝。一次偶然的机会随...

  • 禅与心

    佛入东土之前,东土就有参禅悟道。禅宗,由佛陀于灵鹫山传经,拈花示众,唯有摩诃迦叶会心一笑(顿悟)。佛陀知道...

  • 3.19练习

    佛陀,双人座椅,打嗝。 游历世俗,顿悟真知,是每个僧侣成为佛陀必须走的一条路。 悟心走出大悲寺的时候,看着被落叶铺...

  • 天使觉察日记——什么是成长

    天使觉察日记# 首先谈一谈成长,成长绝不是顿悟,佛陀也是在尝试了各种角色后才顿悟的,那怎么样才能提升? 我的经验是...

  • 『我在“空知造”上的重重误解』

    最近反复听《空、知、造》高阶辅导音频后,对照讲解,发现自己有重重的误解: 误解一: 佛陀是在树下静坐49天顿悟的,...

  • 禅宗宗风

    “禅”,溯源自印度佛陀于灵山会上的“拈花微笑”,发扬光大于中国唐代的六祖惠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南宗顿悟禅,由...

  • 佛陀拒绝公主求婚 公主看信后顿悟神通

    佛陀拒绝公主求婚 公主看信后顿悟神通 编者按:在三藏典籍中有很多精彩绝伦的故事,包括本生故事、本事故事、因果故事、...

  • 《尘埃》

    三原则:图原创,文原创,诗原创。 江南的烟雨,有你 塞外的风雪,有你 佛陀的顿悟,有你 红颜的凋零,有你 万亿个你...

  • 大航海时代最后一次课备忘

    一,理念的世界是最高的世界,是统领现象级的,现实界和实在界都是现象界,佛陀说通过修行体悟感悟顿悟。我想修行得入世,...

  • 佛陀 目录

    佛陀 目录 佛陀1 佛陀2 佛陀3 佛陀4 佛陀5 佛陀6 佛陀7 佛陀8 佛陀9 佛陀10 佛陀11 佛陀12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陀的顿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ku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