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真的是晦气。
早知道老六这么斤斤计较,不!是为了一只烂口袋计较,二狗怎么也想不通老六的脑子里是缺了一根筋还是多了些东西。如果不与老六买玉米,也就少了这一趟晦气。
回家搞养殖的二狗,自然少不了买玉米。前几次,二狗都是从集市上顺道就买了回来。图个方便嘛,也不用去村子里打听谁家还有玉米。
再说5月份了,村子里的剩下的玉米质量都不怎么好啦,肯定是留着喂猪喂鸡喂牲口剩下的。宁多勿少,多了可以卖给别人。少了的话那就麻烦了。很多村民没有车,所以去集市买玉米是个不容易的事情。
村民们如果搞着养殖,就会多留一些。有些人是养殖的东西出栏了,然后就把玉米也给卖了。他们有这么一个习惯,出栏如果赶不上玉米成熟,那就休息一段时间等自己的玉米收割了再养。
二狗作为新起的专业养殖户,自己肯定要出栏了马上就要去买小猪仔。所以,他对玉米的需求量很大。
山里的路,下了雨就不好走。车子,没有办法开出去。这一下,二狗的玉米就撑不到集市那一天。没有办法,他只好去村子里打听谁家还有玉米。
问了好几个村民,都说刚掰下来没多久就卖了。去年堆放到三月份,玉米就跌价。所以,很多村民早早地把玉米卖了。
有个村民告诉二狗,老六和翠兰家还有。翠兰家的六头猪卖了,可能还会剩一些。多少没有关系,只要有个一两百斤过渡到集市那一天就行了。
二狗到了翠花家一问,翠花说有是还有三袋,可是质量不好,都被老鼠啃了个遍。翠花让二狗去老六家看看,买不成再来扛她家的这三袋先去喂。
“你个老六,你不养猪鸡干嘛剩12袋玉米?”二狗问道。
“嗐……你别说了!收玉米的猪三原先说是全部都要啦,后来装了车就剩下这12袋。我又不得闲,所以一直堆到现在。”老六说道。
卖玉米的时候,很多人都是请人帮忙的。老六估计是舍不得那顿饭,所以就自己装玉米了。别人就是害怕把玉米剩下麻烦,所以就多叫两个人搬搬抬抬。
一旦猪三的拖拉机装够了,那就只能等猪三下一次。这下一次,价格就不好说了。价钱涨了那还好说,价钱跌了脸面挂不住。
估计,村子里的玉米少了以后猪三就没有再来。老六的玉米,就这样剩了下来。老六平时上集市都舍不得买菜,也是个把月才会去买点油盐。
听村子里的人说,老六家不买味精,说是读了医书不吃味精。村子里好几个人和老六一样,神神叨叨的。每个周末都要去读医书。然后,回来就在村子里讲什么诺亚方舟四福音、耶和华耶稣,村民们不爱听这些就远离了他们。
“你也是,我听说你每个星期天都要去读医书,你有那神经的时间抽出来早把活计干好啦!”二狗说道。其实,二狗是想说早把玉米给弄到集市上去卖了。
老六知道村民们反感自己的信仰,也不好辩解。所以,问道:“这玉米你还要不要?”
如果二狗不要,他就堆放到今年玉米脱粒了再倒出来,拌一下卖给猪三。猪三不可能每一袋玉米都看的,再说了装车他就不看了。只要自己先脱粒一些,拌好堆到一间屋子里,等猪三来看了以后装车时再装上去就行了。
“质量还可以,价格就按集市上的1块2。”
老六没有说什么,抬出秤来称了一下。反复算了七八次确定没有弄错,钱是1632以后才说猪三的不是。二狗可没功夫听这些,付了钱就开始扛玉米。
“等等,你带了口袋没有?”
“老子还会差你那几个口袋吗?等着!”
说是这么说,二狗心里也没有底。让儿子拿几个口袋丢小卡车里,不知道够不够这12个。口袋这东西,村民们还是比较看中的。如果不给口袋,村民们会抱怨的。
还好,二狗把口袋数了丢给老六。老六反复看了个遍,挑出一只烂口袋让二狗去家里拿一只来给他。
“没那功夫,一只烂口袋你会死啊!老六,你是不是读那狗屁医书读了不会做人?”
得,一句话就引发了老六的火气!两人吵了半个小时,如果不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村民拉着肯定得一死一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