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是我们民族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黄金时期,各种思想激烈交锋,代表各种思想流派的诸子们纷纷为那个时代开出不同的药方。
其中,儒家和墨家都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是缺“爱”,墨子针对儒家的“仁爱”思想提出了“兼爱”,墨子认为儒家的“仁爱”是一种“亲亲之爱”,是一种有差别的爱,也就是说儒家“爱”首先是爱最亲的父母,然后是爱兄弟,再后是爱族人,再往后是爱朋友或者同学,最后是爱陌生人,因此,儒家的“爱”是由近及远的,是依次递减的。
墨家的“兼爱”思想则提出了无差别的“爱”,不论是高低贵贱,还是亲疏远近,所有人一律享有来自他人同等的“爱”,反之,如果所有人能做到给于他人同等的“爱”,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再有战争和杀戮,“爱”也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
根据当时战争行为,墨子提出了“非攻”思想,他主张国与国之间不应该互相攻伐,应该用和平的外交手段来解决纠纷,给普通民众一个安定的生存空间。为实现这一目的,墨子亲率弟子奔走于列国之间,帮助那些弱小的国家建设防御工事,甚至直接替他们守城,由于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墨子和他的弟子们把头顶和小腿上的毛都磨掉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磨顶放踵,以利天下”。
针对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墨子提出了“尚贤”理论,他认为原来的世袭制度阻碍了有能力、有德行的贤人的上进之路,而那些无德无才的人却尸位素餐,为此,他提出了用选举的方法选出那些贤人,让他们来治理国家,从国君到普通官员一律实行选举任免。
为使政令能够有效传达与执行,墨子提出了“尚同”理论,他认为在一个组织内,下级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只要是上级已经决定的事,在下的人则无权议论,只有传达和执行的权力。
墨子还认为“人性之恶”也是天下大乱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还认为“人性之恶”不是法律问题,而是道德问题,甚至是信仰问题,因此,他又提出了“明鬼”理论,他在君主之上设置了“天”,在人之上设置了“鬼”,“天”和“鬼”都是有意识的,是能够惩罚那些作恶的人的,从此,,,国人有了基本的信仰。
在墨子设计的理想国里,人与人之间没有亲疏,没有仇恨,只有满满的爱,国与国之间没有战争和杀戮,只有相互并存。无论是国君还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从不胡作非为,同时也应该看到他的理想国是极其专制的,普通民众在其国内是毫无权利的,甚至是缺乏人性的,比如他的“非乐”理论就曾提出停止所有包括听音乐、读书在内的一切娱乐活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