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讯”出品,作者/道君
在老子的《道德经》第二章中,有这么一句话“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里的“贤”,意思为贤者,贤事,更通俗点就是好人好事。那不尚贤,就是不推崇好人好事,可他意思真是这样的吗?我想老子作为一个先贤大德,这么“混账”的话他肯定是讲不出的。
以下是《道德经》第三章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对于《道德经》第二章第一句话的一般理解为:领导人治理天下,要不去推崇贤者、贤事, 使得民众不去争着做贤者、贤事,不要把难得稀有的货物弄的很贵重,使得民众不因贪欲而去偷盗它们。不去彰现容易勾起人欲望的事物,使得民众的心思不因此滋生各种欲望而乱动。
如果单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很容易曲解圣人的本意,就是不要推崇好人好事的意思,下面我们做更深层次的解读。
第一句:不尚贤,使民不争。通过前面两章的讲述,我们明白了自然法则就是“无”,无什么呢?无阴阳,无正反。应用到这句话,就是无贤与不贤,但是,推崇贤,就有了相对应的不贤,贤和不贤是人主观创造出的阴阳对立关系。 领导人“尚贤” ,有两重本意,首先是 区分,然后是 偏向。
因为领导人有区分,民众和民众所做的事物,就会被区分为“贤” 和 “不贤” 两种。这没有什么问题,贤和不贤的民众都有,都一样,这是符合自然和人性法则的。但是,因为人趋利避害的天性,如果领导人偏向贤,首先会引起人心中的“利益”判断,就会变幻出“利于我”和“不利于我”这两种对立关系。于是,民众就会去争做贤人,这也没问题,如果人人争做活雷锋,这对社会自然是好事。
但是又因为领导人有限的认知又怎么能区分出天下所有的贤与不贤呢?民众会发现,只有让领导者知道我贤,才会有利于我,如果领导不知道,我再好也没用。这样一来,在趋利的人性法则作用下,民众就会争相去做领导知道的贤。这就叫做“尚贤,则民争”。
这样争利的结果就是,民众只会去做领导知道的好事,不知道的就不去做。并且因为领导的偏向,人们做“贤”的目的也就变成为了利益而去做“贤”,而不是为了“贤”而去做“贤”,人们就会变得只注重表面,而偏离了“贤”的本意,这样的“贤”就变成“伪贤”。
这还不够,尚贤更大的危害是,民众也会发现,如果做了不贤的事情被领导知道,会挨骂受罚。这样一来,在避害的人性法则作用下,民众就想法掩盖自己做的不好的事情,以免被领导发现。
因为万物万象是无限的,而人类已知的是有限的,所以人们未知的,永远比人类已知的要多的多。因此我们发现,领导人如果“尚贤”,一方面 民众会去争贤,但本意却从“做贤”变成“争利的伪贤”了。另一方面,暗地里做坏事的民众却会变得比做好事的民众更多。这样一来,世上就只剩下 伪贤和不贤了,这就叫“领导人越尚贤,民众越不贤”。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关键就在于“人性的趋利避害”和“认知的有限性”。所以道德经开篇第一句就讲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要让人类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不要自以为是,妄作非为。以有限对无限,只能是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第二句: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和上面一句同样的道理,读者不妨按照这个逻辑试着理解下。
第三句: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同理,如果领导人去彰现那些容易引起来欲望的事物,民众的心性就会被偏向满足自己的“欲望”。“欲望”是人性的一面,如果偏向自身欲望的满足,就会破坏了欲望和无欲的平衡,使社会陷入混乱。
小结: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的这个“不尚贤”在今天仍然有现实的意义,比如说组织里优秀员工的奖励往往是给了那些善于表现的人,而默默做事的人往往会被忽视,为了争做先进个人有人往往不择手段,滋生腐败,更有单位把评先评优的名额分配到各部门,部门人员协商轮流坐庄,这些都司空见惯。
但是,这提出了另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还需要树标兵,设榜样吗,我们怎么去激励下属?所以,“不尚贤”也不是绝对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努力做到怎么样去区分贤和“伪贤”,去奖励真正的贤。(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告知)。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