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兵追击:楚王落难,郑伯脱险

作者: 已阅君 | 来源:发表于2024-09-15 12:09 被阅读0次

春秋战国故事253

楚昭王乘船向西渡过沮水,又向南渡过汉江,进入云中(今湖北安陆市南),遭遇了数百名草寇。他们趁着夜色实施抢劫,用长戈攻击船上的楚昭王等人。

王孙由于恰好站在楚昭王身旁,见势不妙,用背遮挡住他,大声喝道:“这是楚王,你们想干什么?”话音未落,肩膀被戈刺穿,鲜血直流,淌到了脚跟,很快就站立不稳,昏倒在地。

草寇们说:“我们只知道船上有财物,不知道有楚王!再说,楚国的令尹大臣个个贪污受贿,又怎能怪我们这些小民呢?”于是不管不顾,肆意搜刮船上的金银财宝。

混乱中,箴尹固匆忙扶楚昭王上岸躲避,楚昭王急得大喊:“谁来保护我的妹妹季芈?不要让她受伤!”

下大夫钟建听到后,立刻背起季芈,紧跟在楚昭王后面一个劲地快跑。到了岸上,回头看去,强盗们放火点燃了船只,烈火熊熊,船已成烧成火海,把天空都映红了。众人又惊又怕,连夜赶路,紧赶慢赶走了好几里路。

第二天早晨,子期和宋木、斗辛、斗巢先后循着踪迹,一路打听,找了过来。斗辛说:“我家就住在郧(今湖北安陆县)地,距离这里不到四十里,请大王暂且屈尊到那里歇息,再做打算。”

不久,王孙由于也到了。楚昭王惊讶地问:“你身负重伤,怎么逃出来的?”

王孙由于回答说:“我伤重不能起身,火快要烧到身上时,忽然有人把我推上岸,昏迷中听到那人说:‘我是楚国已故的令尹孙叔敖。请传话给楚王,吴国的军队不久就会自行撤退,国家仍能长治久安。’接着用药物敷在我的肩膀上。等我醒来时,血已经止住了,疼痛也消失了,所以才能来到这里。”

楚昭王说:“孙叔敖在云中出仕,他的英灵不灭。”众人感叹不已。

斗巢拿出干粮让大家一起吃,箴尹固解下葫芦瓢打水。楚昭王让斗辛在成臼河渡口寻找船只,斗辛望见一艘船从东边驶来,仔细观察,发现原来是大夫蓝尹亹。斗辛喊道:“大王在这里,快过来搭载他。”

蓝尹亹说:“亡国之君,我为什么要载他?”竟头也不回地离去了。

斗辛在渡口等候了很久,好不容易看到一艘渔船,赶紧大声招呼,又脱下衣服给渔人,才说服对方将船靠岸停泊。楚昭王和季芈一同渡河,来到了郧地。

斗辛的二弟斗怀听说楚王到了,便出门迎接。斗辛让家丁准备饭菜。斗怀进献食物,眼睛老是盯着楚昭王看。斗辛起了疑心,于是和三弟斗巢亲自侍奉楚王就寝。到了半夜,斗辛听到磨刀的声音,开门出去查看,正撞见斗怀手持一把利刀,满脸怒气。斗辛问:“弟弟,你磨刀想要干什么?”

斗怀说:“我要杀了楚王!”

斗辛问:“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

斗怀说:“父亲对楚平王忠心耿耿,楚平王却听信费无极的谗言杀害了他。平王杀了我的父亲,我杀他的儿子来报仇,有什么不可以?”

斗辛怒骂道:“君主就像天,天降下灾祸给人,人怎敢对天有仇恨?”

斗怀说:“楚王在郢都,那是一国之君,现在他失去了国家,就是我的仇人,见到仇人不杀,那还能算人吗?”

斗辛说:“古时候惩治罪人,不累及他的妻子儿女。楚王追悔先王的过错,任用我们兄弟为官,现在趁他有危难去杀他,天理不容。你如果有这个想法,我先杀了你!”斗怀提着刀出门而去,仍怒气冲冲,愤恨不已。

楚昭王听到屋外有呵斥的声音,披着衣服坐起来偷听,两人的对话一字不漏地传到了他的耳中,于是不肯留在郧地。斗辛、斗巢和子期商议后,侍奉楚昭王向北逃往随国。

再说子西,把守着鲁洑江,听说郢都已被攻破,楚昭王出逃,担心楚国民众四处流离,就自称楚王,穿上楚王的衣服,乘坐楚王的马车,在脾泄(今湖北江陵县附近)建立国家,来安定人心。躲避吴楚两国战乱的百姓,都投靠他才得以安居。不久,子西听说楚昭王在随国,就告诉百姓,让他们知道楚王在什么地方,然后亲自奔赴随国,继续追随楚昭王。

伍子胥因为没有抓到楚昭王,心中始终存有遗憾,对阖闾说:“楚王没有抓到,楚国不能灭亡。请让我率领一支军队向西渡江,追踪这个昏君,把他抓回来。”阖闾同意了。

伍子胥一路查寻,听说楚昭王到了随国,也动身前往随国,在南部边境驻扎军队,又派人给随侯送了一封信。信中说:“周朝的子孙,凡是在汉川的,都已被楚国吞并。如今,上天保佑吴国,能向楚君问罪。如果您能献出楚王,与吴国交好,那么汉阳的土地可以全部归属于您。吴王和您将世代同为兄弟,一起侍奉周室。”

随侯看完信,召集群臣商议。楚国的大臣子期,面貌和楚昭王酷似,对随侯说:“事情紧急了!让我假扮楚王,您把我交出去,楚王就可以幸免了。”随侯让太史占卜吉凶,太史献上卦辞说:

平必陂,往必复。故勿弃,新勿欲。西邻为虎,东邻为肉。

随侯说:“楚国是旧的,吴国是新的,不能喜新厌旧,鬼神给我指示了。”便派人回复伍子胥说:“鄙国是楚国的属国,世代有盟誓。楚君如果屈尊前来,我不敢不接纳,但他现在已经去了别的地方,希望将军明察!”

伍员因为楚国令尹囊瓦在郑国,怀疑楚昭王也逃到了郑国,而且太子建被郑国人所杀,这个仇也还没有报,于是调兵攻打郑国,包围了新郑的城郊。

郑国的贤臣游吉此时刚去世,郑定公非常害怕,把吴军的到来归罪于囊瓦,囊瓦被迫自杀。郑伯把囊瓦的尸体献给吴军,告知对方楚王确实没有到郑国。但吴军还是不肯退兵,一定要灭掉郑国来报太子的仇。

郑国的大夫们请求背城一战,与吴军决一生死。郑伯说:“郑国的兵马怎能比得上楚国?楚国尚且被攻破,何况郑国呢?”于是在国内下令说:“有能让吴军退兵的,我愿意和他分国而治。”

发出告示三天,渔丈人的儿子因躲避战乱栖身于新郑城中,听说吴国任用伍子胥为主将,便前来求见郑君,禀告说:“我能让吴军退兵。”

郑定公问:“你击退吴军,需要多少战车和士兵?”

渔丈人的儿子回答说:“我不用一兵一卒,一斗粮食,只要给我一根船桨,我在路上唱起歌来,吴军就会退兵。”

郑伯哪里肯相信,但一时没有好办法,只得让左右侍从给他找来一根船桨,说道:“你要是真能让吴军退去,我一定重重有赏。”

渔丈人的儿子让人用绳子把他从城上吊下来,直接走入吴军大营,在营门口敲着船桨唱歌:

芦中人!芦中人!腰间宝剑七星文,不记渡江时,麦饭鲍鱼羹?

士兵抓住他,带去见伍子胥。那人像原先一样唱“芦中人”。伍子胥离开座位,惊讶地问道:“你是什么人?”

那人举起船桨,回答说:“将军没看到我手中拿着的桨吗?我是鄂渚渔丈人的儿子。”

伍子胥悲伤地说:“你的父亲因我而死,我一直想要报恩。今天,我们有幸相遇,你唱歌来见我,想要什么?”

渔丈人的儿子回答说:“我别无所求。郑国害怕将军的兵威,在国内下令:‘有能让吴军退兵的,郑伯和他分国而治。’先父与将军曾有一面之缘,我请求将军赦免郑国。”

伍子胥仰天长叹说:“唉!我能有今天,都是渔丈人所赐,上天苍苍,我怎敢忘记!”当天就下令撤除包围,带着军队离开了郑国。渔丈人的儿子回去禀报郑伯。郑伯大喜,把一百里的土地封赏给他,国人称他为“渔大夫”。


本故事基于《东周列国志》进行编写,原创作品,持续推出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伍子胥传奇:攻破郢都,掘墓鞭尸

争夺郢都:吴进楚退

柏举之战:楚帅囊瓦的昏招

囊瓦索贿:蔡昭侯怒伐楚国

弃吴就楚:湛卢剑的预兆

相关文章

  • 被割了鼻子的魏美人告诉你,人没有分辨力就容易被道听途说的假消息所

    郑袖本来是楚王最宠爱的美人,但是自从魏国给楚王新送来一位美人以后,就渐渐分走了楚王对郑袖的宠爱。 为此郑袖日夜忧心...

  • 战国策79-魏王遗楚王美人

    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 郑袖妒之,然不露色。假意喜之,待之甚于王。 王说郑袖,魏女亦无戒心。 郑袖使女掩鼻见王...

  • 春秋里的故事(4)

    十六、郑伯战王师(桓公五年)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

  • 师春话题:晋军救郑大败于邲

    据《左传》,在鲁宣公十二年,楚国兵伐郑国,围城有十七天。于是,郑伯令人卜之,原文如下: “郑人卜行成,不吉;卜临于...

  • 郑伯与共叔段

    顾廷烨说她的继母小秦氏是郑伯,而他自己是公叔段。郑伯和共叔段是何许人也? 郑伯和共叔段的故事出自《左传》,郑伯是郑...

  • 《<史记>研读》104:吴太伯世家(二)

    吴太伯世家(二) 公元前541年,楚国公子围杀掉楚王夹敖后自立,他就是楚灵王。公元前538年,楚灵王集会诸...

  • 作者是个奇葩(序)

    序章 郑:向姚开炮! 郑兵1:啊!(螺旋升天x1) 郑兵2:啊!!(螺旋升天x2) 众郑兵:啊啊啊啊啊啊!(螺旋升...

  • 吴伯

    那年,小丽因患亚急性甲状腺炎住进了医院内分泌科。 这个科住的大部分是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患者,小丽被...

  • 几片桑叶引发的战争

    《史记.楚世家》:“初,吴之边邑卑梁与楚边邑锺离小童争桑,两家交怒相攻,灭卑梁人。卑梁大夫怒,发邑兵攻锺离。楚王闻...

  • 【1102我在悦读】战争

    书目:《老子释义》作者:郑伯森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兵追击:楚王落难,郑伯脱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ji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