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百花齐放”竞宗风
四、大唐法相
所谓“法相”,简单地说,“法”就是佛法,“相”是佛法的表现形式。所以,法相宗这个宗派的着眼点就在于佛法的宗旨、实践、变化和名相之学。法相宗强调万物皆从“心识”而来,因此又被称为唯识宗或法相唯识宗。因为祖庭在长安慈恩寺,所以法相宗还有个名字叫慈恩宗。
法相宗的创始人就是我们熟知的大唐玄奘大师了。
玄奘(公元602~公元664年),俗姓陈,洛州(今河南洛阳)人。
玄奘的祖父陈康和父亲陈惠分别在北齐和隋朝廷做过官,隋王朝开始衰朽后,陈惠就辞官回家,隐居在了乡间。玄奘就是在父亲隐居期间出生的,也就是说,玄奘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儒学世家。
与六祖慧能相似,玄奘幼年时父亲陈惠便去世了,但比较幸运的是,玄奘当时还有三个哥哥可以照顾他。
玄奘的二哥陈素很早就在洛阳净土寺出了家,法号长捷。玄奘从小就跟随这位哥哥兼师傅学习《法华经》、《维摩经》等佛教经典。十三岁时,玄奘自己也正式出家,开始同寺里的师傅学习《涅槃经》与《摄大乘论》。小说《西游记》里讲玄奘是由一个老和尚养大成人,从小就接收到了佛法的熏陶,这还是有一定根据的。
据玄奘的弟子所著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简称《慈恩传》)记录,隋炀帝下令在洛阳“度僧”,要通过考试招收二十七名和尚,当时十三岁的玄奘本来年龄不达标,参加不了考试,只能眼巴巴地站在考场外,主持考试的大理寺卿郑善果看出这个孩子不一般,就上前问他:“出家意何所为?”玄奘地回答很经典:“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往远了说要继承如来的佛法,往近了说要将如来的佛法发扬光大,这与后世张载的“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语录》)”有异曲同工之妙。玄奘的志向此时就展露无疑。
西安大慈恩寺玄奘像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为了躲避战乱,十九岁的玄奘跟随兄长长捷进入蜀地。他游学究通诸部佛法,声誉大著,并且就在成都大慈寺正式受戒。两年后,他又东下各地,便访名师,孜孜不倦的学法。
游历了三年后,玄奘又向西到了长安。他便利用长安这个“国际大都市”,学到了一些外国尤其是西域国家的佛学和文化知识,为他以后西去求学打了基础。
中土的各家佛学这时几乎已经被玄奘读了个遍,他在其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所以:
“尝谓翻译者多有讹谬,故就西域,广求异本以参验之(《旧唐书》)”。
为了校正中土佛教界典籍,也为了再提高自己,玄奘有了前去天竺取回佛经的想法。
但当时大唐边疆混乱,西域战事频发,太宗皇帝便不同意玄奘西去,任玄奘苦苦哀求,太宗就是不给他发通关令。在这种情况下,玄奘作了一个冒险的决定:“冒越宪章,私往天竺”!说白了,就是“偷渡”。
说来玄奘大师也真够大胆的,要知道,“偷渡”这事,被抓到的话完全可能被扣上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正因为如此,玄奘的西行之路上大多时候都是孤身一人,即使有人想随他同去,恐怕也会因为担心被株连而放弃。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玄奘大师由长安私发,冒险前往天竺。我们在第五章说法显的时候提到过,古时的行程基本全靠步行,熬过人烟罕至的西域沙漠,翻过没有路径的葱岭可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况且玄奘与法显的境况不同,他没有一个“取经者联盟”,要在西域的重重关卡中孤身周旋,遇到的困难自然是相当之多的。
玄奘后来在《大唐西域记》中写到,在沙漠中“时顾影唯一,四顾茫然,人马俱绝,夜则妖魑举火,烂若繁星,昼则惊风卷沙,散如时雨”;在葱岭上是“满山冰雪,千年不化,凝云飞雪,曾不暂霁”。可见,其中各种艰难是令大师刻骨铭心的。
然而,可以说,佛法就是玄奘毕生的追求,正是有了这种追求的力量,玄奘大师能够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而到达了天竺。
玄奘在天竺求学十余年,曾受教于那烂陀寺的高僧戒贤法师,也曾徒步游学于天竺各部。
在曲女城,玄奘参加了盛大的“无遮辩论法会”。所谓“无遮大会”,是各界佛学僧俗自由发言辩论的佛学交流大会,这个在古代的中国也相当流行,南北朝时的皇帝一高兴一年就主持好几次无遮大会。
在曲女城的大会上,玄奘施展佛学才能,一十八天无人敢辩,从此声名鹊起,威震天竺!他后来被天竺大乘部尊为摩诃耶那提婆(大乘天),被小乘部尊为木叉提婆(解脱天),作为一个外国僧,在天竺获此等殊荣,玄奘大师果然成就斐然。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玄奘携带六百五十七部经书踏上了回国之路。
跋涉两年,玄奘终于回到长安,还意想不到地受到了太宗的热情接待。这时的长安城里早已传遍了玄奘大师的威名,什么“偷越国境”的事早已显得不重要了,取得真经,学贯中印,技压群雄的事迹足以盖过一切了。
太宗为玄奘修建了慈恩塔(即如今的大雁塔)以贮经,并且设立译经院,召集全国各地高僧同在玄奘麾下译经。于是玄奘又潜心佛经翻译,他一丝不苟,甚至有些“死心眼”,从不因佛经内容过长而删减一点原文意思,什么“叽里咕噜”的经文也照译不误,而且他严令译经的其他僧众必须这样做,有不尽意的一律重译。在此之前,很多译经师都只是取经中大意而已,相比之下,玄奘开了严格尊重原文的翻译先河,这也是大师他后来注重佛法名相的缘起。玄奘共主持译经一千三百三十多卷,这个数量,为中国古代译经数目之最多者。
在玄奘所译的众多经书中,有一篇流传最广的经文,即《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全篇仅二百六十字,经文中的“四谛”、“五蕴”、“六根”、“十二因缘”等名相,表达出“般若皆空”的佛理,我们熟知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经典句子也出自此经,这篇经文可以说就是大乘佛法思想、法相唯识宗思想的浓缩,也是玄奘优秀译经成果的重要代表。
童年时便醉心佛法,曾游历求学,更遥往西域求取真经,苦行五万余里,是对佛法的追求给了他力量;修行不苟,才学惊人,翻译真经一千余卷,更开宗传世,惠及后学,也是佛法,给了他一个坎坷多磨而丰富精彩的一生。
大唐法相,自玄奘而生。
附:玄奘大师译《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原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正在更新,感谢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