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清净:不要用人情来混融佛法

作者: 5cc1a542ec19 | 来源:发表于2018-11-23 10:11 被阅读36次
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 主 讲|净宗法师 

轻点此处,观看视频

在争论法义的时候,一定是以经典教言、以祖师论著为依据的,也不需要混合、融通。

为什么呢?因为这不是我们的智慧所能达到的。

佛智难思,佛的智慧、祖师的解释是难思量的,不需要再加入我们个人的东西去混融它,否则可能会弄巧成拙,反而坏事。

这也是为了自利利他:我们自己得利益,是依清净的传承;也依这样清净的传承宣传阿弥陀佛的教义,让别人得利益。

比如说正行和杂行,有的人就不敢说,也不愿意说,怕说了以后得罪人,然后就开始修饰,这样就不好。我们依传承来讲,因为善导大师是有智慧的,他既然这样讲,一定有他的道理。

再比如说“阿弥陀佛无条件的救度”,有人也不敢讲,说这样讲不好:“‘无条件的救度’,有人听了造恶怎么办?”这都是根据自己的人情在融混,加了些自己的东西。我们不需要这样,阿弥陀佛比我们慈悲,比我们有智慧,他这么说我们就这么说。

善导大师的解释比我们强得多,对于“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大师解释说是抑止义,那我们就说是抑止义。

善导大师在很多地方解释第十八愿的时候,把“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八个字略而不释,以显示摄取门之义,那我们也就略而不释。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八个字不要了,你不能说这是断章取义,难道善导大师也是断章取义吗?大师是要表明什么呢?是要表明“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抑止义是暂时性的,永恒的还是要摄取。所以抑止是一种方便,摄取才是真实。这些都不要依我们自己的想法。

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中引用第十八愿文,除了在讲《观经》下品下生的抑止门提到,其他地方几乎都不提这八个字,这有特别的义理在当中。

我们学法就要传承清净,不要混杂,这是必然的要求。净土宗在中国其实够混杂的了,这是历史的因缘,是众生种种的因缘和合形成的局面。

我们学法,如果没有清净传承,那没办法;现在有这样的清净传承,还是依清净传承。这方面我觉得密宗比较讲究,这是有它的道理的。

说就要说得很明白,不要说含含糊糊的话。

说含糊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显示自己圆融,其实让人家听起来感到糊涂,这就不好了。人家得不到利益,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说什么。

我们讲法不是我们自己有智慧,我们智慧不如人、德行不如人。那我们为什么讲话这么肯定呢?这是因为顺承了祖师和善知识的教化恩德,贵在有传承

有传承,利益就非常明显。传承就像是在长江边上取水一样,取江水很容易,打一桶是一桶,打一缸是一缸。

那么如果没有传承、靠自己去悟呢?就好像自己打井一样,往底下打,打一百米,打一百五十米,打个深井,我们能打得到吗?人家可能还能打一百米,我们打一米就打不动了,我们根本就不是那个根机。

我们为什么能一桶又一桶地打到水呢?因为我们在长江边上。传承就像江水一样,是一个源流不断的法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如果靠自己开悟,就是悟得自己的心地、心田,就像在地上打井一样,一直往下追踪,那也能够得到水,不过水的量和长江是不好比的;而且只有自己得到利益,别人打不出井就得不到。所以我们不是智慧和德行超过别人,只是因为有传承,就不一样。

任何时候只要违背了机深信,就违背了我们自己的宗旨,因为我们这个法门讲机法两种深信。如果违背了机深信,自己把自己抬得很高,就自相矛盾了。那就不要去讲法了,自己就倒掉了。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讲,可能在某种因缘下,其实人家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人家,他就是我,我就是他,因为世间众生相就是这样的。

什么是“他”?什么是“我”?在这种情况下就叫“我”,你认为“这就是我”,就像西红柿长在这里就是“我”,换那个地方就是“它”。

所以众生无所谓他、你、我,各种见解都有它的因缘。

南无阿弥陀佛

 精彩回顾

请您听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中国佛教史上最伟大的祖师(视频)

净土行人不可不读的一部伟大著作

《观经四帖疏》纲要(收藏版)

全文收藏|《〈观经〉教眼》讲记

怎样读《观经四帖疏》

《观经四帖疏》玄义分(原文+视频)

《观经四帖疏》序分义(原文+视频)

收藏版|《观经》要义(视频)

《观经四帖疏》“就行立信文”叩问

善导大师对“无量寿”的解释

《观经四帖疏》精要摘录(收藏版)

《观经》以韦提夫人为对告众之深义

大经三辈与观经九品之同异

要门回向求往生,是靠十九愿吗?

相关文章

  • 传承清净:不要用人情来混融佛法

    轻点此处,观看视频 在争论法义的时候,一定是以经典教言、以祖师论著为依据的,也不需要混合、融通。 为什么呢?因为这...

  • 净宗法师精简法语露(三十七)

    净宗法师短语(三十七) 1 佛法不是人情。人往往喜欢人情胜于佛法。 2 佛用他的真心换我们的真心,来感动我们...

  • 【南怀瑾老师】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佛法不一定在高山、在清净的地方,或在庙子,真正大菩萨可能嘴里一句佛也没有,不要用宗教的外形...

  • 对联诗词:坠

    谈佛法乱坠天花; 修禅心清净六根。

  • 出家人要有“舍我其谁”的愿心

    1. 出家众是专业的修行人,不但依佛法自修,也同时承担了住持佛法、传承佛法的任务,进而更要以佛法教导他人,如果缺乏...

  • 出家人的风范

    1 出家众是专业的修行人,不但依佛法自修,也同时承担了住持佛法、传承佛法的任务,进而更要以佛法教导他人,如果缺乏慈...

  • 关于谤法: 一位大德的开示

    一般说,谤法就是毁谤真实的佛法说它不是佛法。 有种说法:你对佛所造的罪业,还可以清净,但对法所造的罪业,就很难清净...

  • 2019-02-26

    修为从事上来从行中来,比较认同这个观点,我现在学佛法,边学边用,边用边感受。 。所以不要以为只有坏的方面有执,这方...

  • 【解疙瘩】佛法,能不能用来治病?

    问:佛法能不能用来治病? 答:可以的,用佛法来治病是常有的事,几乎每个学佛的人都可以用到,因为用佛法治病不需要吃药...

  • 你其实适合“大器晚成”

    星云大师什么事情都能与佛法联系起来,用一切解释佛法,用佛法解释一切,奇思妙想随手拈来,不但善写,更善说。别人问其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承清净:不要用人情来混融佛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id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