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刻)丝是一种古老的工艺,起源早已无从考究,而现有最早的工艺是从已遗失楼兰古国传承革新而来。
缂丝与其他刺绣工艺不同之处在于缂丝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
在唐朝以前,缂织法主要受织锦方法的影响,一般以齐缂或平缂为主。
而在宋朝,缂丝工艺达到了巅峰。此期间缂丝作品内容写实,风格朴实,设色典雅,技术精巧。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北宋缂织还新创了构缂和双套缂等技艺,缂织的花纹比唐朝更为精细,显色阶层也更为丰富。这一时期的缂丝多用于作书画包首或佛经经卷的封面。
时至清初,缂丝业中心已移至苏州,所用彩色纬丝多达6000种颜色。清乾隆年间,缂丝被大量用来缂织御制诗文书画、梵经佛像、袍褂补料、室内铺陈用品等。清代缂丝最大的创举就是缂、绣、绘三者结合的“缂绣混色法”。这种方法大多用于缂织人物、山水、花鸟、虫鱼以及含有福、禄、寿等含义的书画图轴。故宫孝藏清苏州织造局所藏的《缂丝加彩绣九阳消寒图轴》就是缂丝中的精品。

到现在为止缂丝的工艺品早已近乎消失于市,全国只有很小部分人还尚且会缂丝的工艺,作为最古老的织造工艺,其复杂程度完全没有任何机器可以来替代,只能纯手工织造,低产量高成本,使得缂丝已然是濒临绝境。现存尚在织造缂丝产品的企业在全球早就不足十余家。

在国外,重工产品香奈儿、范哲思都有很好发展前景且备受国人追捧。而作为本土重工织造业却不被国人重视,宁可花数以高于本国同类产品几十几百倍的价格去追捧国外的工艺,却对本国传统快要失传的工艺织造不屑一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