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建筑圈今日看点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时间花得越多学得越好?你也是个焦虑的人吧。

时间花得越多学得越好?你也是个焦虑的人吧。

作者: 不开心的林糟糕 | 来源:发表于2017-01-19 12:40 被阅读136次
    For better life

    大概3760字按300字每分钟计,需要13分钟,各位慎重选择阅读。

    Part1 我后桌的姑娘

    以往,每到设计赶图周,记得自己总是挑灯夜战,日子过得认不出亲妈,白天黑夜,在专教吃喝拉撒,不分寒暑。

    出图周每天在专教看人文楼日出,心里想一次赶图换几次美美的日出,值当!

    在朋友圈看好友早起的励志

    我知道学校早晨五点的样子

    随手一评

    建筑生知道学校全天24小时的样子。

    好友惭愧并回一个大赞。

    好啦,你该知道到这画风要转了。

    从大一到大四,身边有个朋友,几乎出图不熬夜,有时早一两天甚至四五天完成图纸方案,早早去寻找自己要的生活,美容养生,音乐桑拿。

    你可别说人家的质量不行,随便一张绝对是能把大部分同学比成渣渣。

    开始时我很不服气,凭什么我们熬夜画图通宵打卡,你每天舒舒服服,面膜红茶。

    我一直以为这现象纯属偶然,而且打心里认为是偶然,但当这种情况四年如此,我也心里打颤。

    请允许我在这里称她为:

    我后桌——一个害羞起来两只小手捂不住一张大脸的可爱姑娘。

    四年了,我终于忍不住心中的疑惑,来反思自己。

    这四年出方案,每当我在苦苦挣扎在想要不要给老师看我那不成形的一草二草甚至没有方案给老师看时,我后桌在干嘛?

    给老师看方案!

    这四年,当我们同样来到教室没有方案,手头同样空白的草图纸时,我自己在纸张上瞎涂乱画打发时间时,我后桌在干嘛?

    当场画给老师看!

    这四年每当我辛辛苦苦在熬夜,彻夜不眠时赶图时,我后桌在干嘛

    完成了她的方案!

    我摔,后桌你就不能让让我吗?

    如果强行设定每次这样的对比都导致全班丢一次脸,那么,全班丢过的脸,应该可以铺满大明湖畔。

    可以说后桌早已是我心中不可攀女神了,不对,她就是我心中的女神。

    当然后桌也不总是女神光环,偶尔也会有做不出方案垂头丧气。

    她有时候甚至都没有准备充分,但她还是上,如果你明白,你就会知道有时候准备是永远不够的

    你总会没时间,你总会太穷,你总会太年轻

    不要等了,没有那么完美的时机,就算有,凭什么是你?
    你说表白?那还是等一等吧。

    Part2.1 勤奋?

    我一直是没有醒悟的,有一天偶尔看到篇公众号推送。

    为什么说绝大多数人都是“低品质勤奋者”

    里面的观点很戳中心灵

    • 这根本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大多人做事都停留在浅层,缺乏深度思考。

    每有试着把自己脑海中的概念整合出来,试着去表述你想要的观点的时候,你可能 就会有所收获,而不是别人问你为什么的时候,你只是会说

    我喜欢。

    Part2.2工作狂?

    同样是在后桌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一个似乎是很勤奋的人,我们的文化是赞赏具有工作狂这种态度的人的。

    勤奋就等于好吗?
    花的时间多就等于做得更好了吗?

    排除那种真的工作量很大的工作,我们是不是要承认,在长达半学期的时间里,那个自认为很努力勤奋的人在一定程度是没有规划和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似乎工作中很多公司是有加班文化的,似乎加班才能体现薪水的价值,但其实,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表扬那些能高效完成自己的内容,及时下班回家休息的人呢?

    事实上,一个加班的人导致的麻烦比一个能准时完成工作下班的人导致的麻烦更多不是吗?那些加班的人甚至会让不加班的同事产生一种愧疚感,让大伙都不得不陷入加班,甚至主动导致加班,是否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这样的人是否导致整个公司的低效率?或者说,加班文化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有思考过为什么自己的效率低吗?
    有没有想过有什么技巧可以提升效率?
    你听说过辅助记忆的定桩法吗?
    想过事物背后的逻辑吗?
    知道如何学习如何阅读吗?

    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去掌握一点技巧,不要再用时间上的付出来掩盖你技巧上的缺乏。读点心理学,学习怎样去学习,学习怎样去工作,这些是我当下能想到的部分建议。

    Part3 动手洗第一个盘子

    如果你在家里煮饭,吃完不想洗碗怎么办?

    我开始反思以前,做设计时用很多的时间看材料,看书找参考,看到喜欢的风格就保存。

    我始终没有做的是什么?

    动手画几个可能的方案,或者深入地分析一个方案背后的逻辑构成。

    我在这里的企图似乎是在寻找一个完美的范式可以完完全全生搬硬套到我的方案里。想一步就跨到最后完成的那个方案,每次这个方案抄一点时,看到一个更好地于是就去模范另一个,我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我要做一个怎样的东西。

    为了逃避思考于是就用大量的时间来给自己一个自我感觉良好。
    我轻易做到了,我是一个努力的人。,多么简单!

    记得老师给过一个建议,大概意思是

    如果每天你肯花两小时的时间在方案上,方案再怎样也不会很糟糕。

    这半年开始试着观察每天的时间花销的时候,我惊讶的发现那些认为每天努力的事,事实上一星期花的时间少得可怜,因为脑海中认为自己在努力,所以自动给自己一个错觉:

    我在上面花了很多时间

    那回首这些年,难道不是这样吗?难道不是把太多的时间用在找所谓的范式和无关的内容上?

    其实面对我面前一堆要洗的盘子,我要做的只是动手洗第一个碗,因为我拖得越久这种不愉悦就持续越长。

    去开始几个构想,去细化各个可能,而不是在过载的知识中陷入恐慌。

    Part4 不分轻重的完美主义者

    有这样一些同学朋友包括我也是,花很多的时间在一张分析图上,用很多时间建一个不可能渲染到的角度,然后大肆炫耀自己模型的精美。

    并嘲笑那些模型建得不怎样的同学,最后自己出了不怎样的方案和图纸,有时候甚至都不能及时交图。

    我也是带着点完美主义的人,我承认这是一个能力的欠缺,缺乏事先的规划,让自己不知轻重,当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分配了太多时间,就容易导致无法进行下一步,这就像多米诺效应一样,导致最后整个过程都受一开始的延迟的影响。

    好油用在刀刃上,合理花时间。

    做点时间管理吧,测量自己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多少时间便于自己做好规划,给每项任务定下Deadline,而不是让一切自由发展,导致在一个小项目上花上无尽的时间。

    每天在开始的时候做你最不愿意做但又很重要的事情,而不是躲在舒适圈让自已无法自拔,让自己陷入时间的黑洞。

    Part5.1 不同的做法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以前我很疑问

    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可是要我说出什么的时候,我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我问过老师,老师说

    再去看看。

    这或许是我那时能得到最好的建议。

    当我后来用输出的方式来看书时,发现一切不同,仅仅是读书方式不同,最后得到的东西就不一样了。

    当要写一篇书评、读书笔记,会导致同一个部分我会不断看、总结,会试图理清前后文的关系,会问一问

    如果说对自己有用,那么这本书说了哪些有用的东西?

    当然有些书不适合用这样的方式去看,如果你要详细学习读书方法这里推荐你看

    《如何阅读一本书》

    当然至今我还没有掌握好读书方法。

    同样的事情放在看电影上,如果你只是用娱乐的心态看电影,当然会得到娱乐的结果,有时候甚至你只做一个一两百字的评论,你就会发现不一样了,你会试图回想电影中的场景,对话,研磨寓意。

    做事的方法不同,结果就不一样了。

    你试过用用你看到的书里面的方法了吗?看了自控力、看了如何阅读你践行过了吗?
    如果你看书只是当看过,那么你今后能做的就只是对着别人说

    我看过,那本书还不错。

    Part5.2 教是更好的学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要解释一个概念给一个六岁孩子听的时候,你会怎么解释,你要怎么告诉他一些抽像的概念,怎么让他明白这个世界的战争?又要怎么和他解释金融风暴?

    初中时候,我们的数学老师很喜欢让我们讲课,当然我是一个糟糕的讲课人,害怕公开演讲以及各种抛头露面的事情,这么久之后我其实有很大的体会就是

    如果你需要教另一个人一样东西的时候,你考虑的东西就会不一样了。

    那时候很多同学找学习好的同学讲题目,他一遍遍地讲,自己不断理解透概念,甚至有些同学提出了他没有思考到的问题,又让他扩展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导致他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在教的时候你要思考对方能不能接受,或者应该用怎样的方法让对方更容易理解,我至今是一个很糟糕的传授者,原因是大多时候缺乏足够准备,到要传授对方的时候发现自己逻辑很乱,总是跳跃,会一项技能不代表我就会当老师。

    教是更好的学,教导致你自己不得不学得更仔细。

    Part6 松鼠症

    松鼠怕冬天找不到吃的通常会四处找食物藏起来,而冬天真正到了的时候,通常它们又会忘掉自己藏了很多食物。松鼠症就是说这么一类有收集癖,总以为收集到的东西以后会有用的人。

    很不幸,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收集很多电子书,发现最后要看的一个都没看。看到好文章会点个收藏,其实后来从来没有再读过,你是不是这样的人呢?看到朋友手头有教程视频就拷过来,但很多都是看都没看。

    有时候你可能和我一样有这样的错觉,以为下载好的书存在硬盘里的教程就是自己读过会了的,于是心中就有一种安全感的错觉。

    可是真的会了吗?

    我们拥有的只是一个物质实体,甚至只是那堆信息流,只有整合到自己的系统、、脑海中才是自己的。

    学会断舍离,给自己腾出一块地方用来真正学习。

    我是一个很喜欢藏书的人,但有段时间,我终于觉得这是一种负累,无论是书的重量会导致以后丢弃的困难,还是没有阅读的书带来的愧疚感,于是渐渐我开始送书绷给朋友同学,腾出了不少地方。

    End

    一万小时定律给我们的启发是,要刻意练习,不断积累,逃离舒适区在学习区学习进步。

    一肯定听过这样一句话,以大多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就用不上拼天赋。
    这里我说一句

    要超越大多数人需要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用不上拼天赋。

    也许你不知道的是20小时的合理学习,就可以让你在一项技能里突破挫折壁垒。

    好啦,恭喜你终于看完了,我要承认,以上一切都是胡说八道。

    Lif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间花得越多学得越好?你也是个焦虑的人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mb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