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冬天的清晨来得比较晚,过了七点隔着窗帘缝隙还是只能瞄见一丝朦胧的光亮。
连续几天都在预报着下雪,却是连续几天都没有看到雪的影子,星星点点意思意思的景象都没有。朋友圈里倒是在晒着许多的雪,杭州的,上海的,郑州的,常德的……真是兴奋又热闹。
我喜欢四季分明的城市,喜欢春天的蝴蝶,喜欢秋天的落叶;喜欢夏天的风,喜欢冬天的雪。虽然不是一样的概念,却是有着一样的轻盈与欢喜。
州官从千里之外兴奋的发来视频聊天,原本睡眼惺忪,还有着因被打扰美梦而一脸不高兴的俩丫头,听到爸爸说“下雪啦”,立即翻身坐起四眼放光的紧盯着手机屏幕,所谓的翻脸比翻书还快真是一点都不假。
镜头里杭城的雪下得坚决而肆意,屋顶,树枝,绿化带基本都已被白色遮掩,停了一夜的车身也都像是被盖上了一床雪白的棉被,有些早起的孩童,也可能是某些童心未泯的大人们,把它们当成了表达心意的秀场,什么“2018,我爱你”“大雪,终于等到你”等等,还有许多稚气的简笔画,别样的温暖与可爱。
两丫头抑制不住兴奋,不停的对着手机又叫又笑。好不容易挂掉视频,即刻便飞身下床拉开窗帘,再打开罩着一层白雾的玻璃窗四下张望,不用说,是想要清楚的寻找一下雪姑娘的身影,看看有没有眷顾我们这一方天地。结果是失望的,但是并不影响她们回到温暖的被窝继续讨论千里之外的那场雪景。
这样看来,雪天生就是有魔力的,再刺骨的严寒也阻止不了人们对于雪的向往。
02
冷雨敲着窗,雪未至的小乡村宁静而悠远。随着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心中对于远方的那个家,对于逝去的童年的回忆与想念也就越浓。
儿时的自己也是极爱雪的吧。记忆里许多难忘的场景都跟冬天跟雪有着牵连。
曾经的老屋三面环山,出门下一个台阶就是一个大大的晒谷坪。每遇大雪纷飞,只要地上见了白,爷爷和爸爸就会拿上铁锹带着我跟我弟在那块坪里一起堆雪人。那真是一场三代人的狂欢,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挥洒着无尽的爱与温暖。冻红的手,寒风吹刮得有些生疼的脸,都是记忆里那些个冬天可以忽略不计的画面。
那时烤火还没有用电,就算是后来有了木炭,爷爷也还是习惯早早的在冬天来临之前,就在群山之间找寻,挖回来许多的树兜,把屋外靠墙处堆得像一座小山一样。他喜欢坐在屋里头那个四方的火坑旁,拿树兜烧燃烤火,他说只有那样的火才能烤得上身,才够劲不冷。
童年的许多个寒冷的冬日,我和我弟多半都是在爷爷的火坑边度过的。我们围坐在温暖的火坑边,静静的听爷爷说着许多古老的故事,有时也会夹杂着他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一些流传以久的猜谜游戏。
柴火的红光照着我们欢笑的脸庞,树兜偶尔噼里啪啦的发声附和,火堆里多半还有几个我们埋进去的红薯适时的飘香,想来,那真是无比幸福的时光!
回不去了,真是回不去了,无论是人还是物。唯有记忆永存。
03
远嫁的这个同样处于千里之外的村庄,虽然是在同一个省,一年却是难得下一次雪,大雪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我一直觉得冬天是需要下雪的,传统的年也是需要一场雪来升腾气氛与感觉的,哪怕只是一场,哪怕很小。
我喜欢一年到头有那么几天,大地是白雪皑皑的模样,苍茫又梦幻。可以埋葬掉许多的坎坷与突兀,像是一场洗礼,世界与人心皆可以想象成重生,清新又单纯。
情已酣,可雪,仍未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