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经典国学文化经典读书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三十三章 奸盗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三十三章 奸盗

作者: 红林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22-11-02 12:50 被阅读0次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三十三章 奸盗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了老子所说的“带利剑”与“资货有馀”两大祸国之法。君主不依法治国导致讼繁仓空,淫奢成俗,犹如利剑穿心,祸害国家。官员饰智伤国,徇私枉法,巧取豪夺,导致国贫私富。事物的成败无外乎是内外因作用的结果,但,归根结底是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国家的兴亡同样遵循这个道理。国家灭亡,一是内因国力贫弱,二是外因强敌入侵,内外因不是独立成因,而是互相相联,国力贫弱给强敌入侵创造了机会。在中国历史中没有一个国家是在强盛之时被外敌入侵而亡的。国力贫弱的主要原因就是“带利剑”与“资货有馀”造成的。

    传统的国学经典如此具有生命力,历经千年还依然朝气勃勃,忧国忧民是核心原因。圣贤忧国学说,一是维护正统,二是造福百姓,这样的学说既可高登于庙堂释理成法受君主帝王的遵从,又可散落在民间开花结果受到百姓爱戴。古代受限于书写工具,高度浓缩的精神精华诗经文言,在现代人看来有些晦涩难懂,其实他们表达的都是至朴至纯的思想,但用白话文解释后又感觉不应该是这样,缺少了经典应有的雅致与深遂,这也只是现代人强加给经典的特质。经典,只所以是经典,是后人可以对其做出无数的解释与遐想,这就是一佛开百花,各有各的艳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齐放是自然法则的作用,是和谐共生,生生不息的表现,争鸣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的表达,是求同存异的表现。

    韩非子最怕的是“带利剑”与“资货有馀”成为社会风俗,在他看来“国有若是者,则愚民不得无术而效之;效之,则小盗生。”意思是国家如果像这个样子,那么愚民就不得不想办法来仿效它;仿效了它,小盗贼也就会产生出来。韩非子所说的“若是”就是“带利剑”与“资货有馀”,这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庙堂之风有紧密的关系,说得直白一些庙堂之风决定了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就是庙堂之风的衍生,堂风决定民风。君主不依法治国,淫奢成俗,朝臣饰智伤国,徇私枉法,百姓自然想办法效仿则生小盗。韩非子在二千多年前,就说明了官场腐败,民风不古的原因,“上行下效“是核心。君臣行大道,依法治国,百姓自然行正道无讼专耕,国家自然富强。

    堂风不正,民风行邪。在韩非子看来这样下去的结果是“由是观之,大奸作则小盗随,大奸唱则小盗和。”意思是由此看来,大奸兴起,小盗就跟着产生;大奸起唱,小盗就跟着附和。社会风气上下一团恶,不得不说韩非子观察社会的深度与强度让人佩服。大奸小盗相随相和,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社会自古都是一个整体,社会分裂与分化并不是很大,这是中央集权社会形态的一个特点。上行下效,说明社会整体性很强,趋同性与认同感很强,并没有出现上下互不相干的现象。

    【国有若是者,则愚民不得无术而效之;效之,则小盗生。由是观之,大奸作则小盗随,大奸唱则小盗和。】

    大奸小盗相随相和的问题,让我们明白领导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同样,也让我们明白治国先治吏的道理,这是中国最为经典的治国智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三十三章 奸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jj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