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拨错谬究真谛
陈德正
《<三国演义>细解》《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自从成书之后,凭借卓越的艺术表现手法,迅速传播开来,受到历朝历代的喜爱。因为其中的演义成分太多,人们评论《三国演义》的内容时,只笼统地用“七分实三分虚”来概括。具体其中哪些是“实”,哪些为“虚”,仅见于零散的文字。《<三国演义>细解》的出版发行,无疑初步解决了以上悬疑。
一
恩师欣然作序历史存在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这种历史无法复制重演;第二种历史是史学家记载的历史,这种历史因不同的史学家而差异较大;第三种历史是民间演义和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虽然与历史不符,但却具有巨大影响力。
历史虚无主义者不承认后两种历史的存在,认为历史由胜利者书写,历史学家记叙的历史尤其不能相信,从而陷入历史不可知论。《三国演义》作为历史存在,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正史的《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因此,有些人以《三国演义》作为史实进行研究,得出的所谓结论,当然毫无意义。
本书作者多年来致力于秦汉史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史料,目前已经出版有《三国史话》(延边教育出版社)和《三国演义:现代白话版》(济南出版社)两书。《三国史话》侧重人物传记,彼此内容独立成篇,《三国演义:现代白话版》侧重于原著的推广普及。在此基础上,作为这两部书的姊妹篇,《<三国演义>细解》从更为宏观的历史视野出发,正本清源,拨开历史迷雾,系统解析《三国演义》,初步讲清楚了三国近百年的历史事件,使人们读后豁然开朗,不再为其中演义的故事情节心中生疑,甚至唏嘘感叹。
二
书目一部壮丽华美的《三国演义》,让“演义”冲淡了历史,既有其贴近人民群众美好愿望的积极一面,也有对历史人物的不公正评价。本书按照《三国演义》的写作顺序,还原了真实可信的历史。读罢本书,掩卷深思,感觉有以下突出特点:
第一,史料丰富,用翔实资料论证说话。《三国演义》“扬刘抑曹”的总体基调,混淆了视听,使读者产生很多错觉,认为以刘备作为正统的蜀汉政权,在情理上应当接续东汉王室政权,就像刘邦和刘秀一样,实现国家重新统一。作者并没有对这些观点进行驳斥,只是从黄巾军起义讲起,说清楚虚构的桃园结义及刘关张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的实际情况。读完本书的开篇之作《黄巾军起义与桃园结义》,就会对《三国演义》中刻意塑造的神秘感顿时恍然大悟:原来那些故事并不存在,这都是为拔高刘备作为铺垫的。当然,读了后面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一文,才发现所谓的关羽温酒斩华雄和三英战吕布都是些虚构的情节,除去曹操和孙坚积极攻董外,其他各路诸侯都各怀心思,彼此之间勾心斗角,随后发展为乱战,从而真正理解“三国无义战”这个基本评价。
与此相对应的是,曹操作为《三国演义》中艺术塑造的反面人物,小说家尽可能把其艰苦创业的一面省略掉,让人感觉好像“天上掉下来个曹将军”“天不灭曹”。本书的《曹操献刀、捉放曹及其崛起》,把一个提着脑袋打拼的英雄人物形象,完整地展示给广大读者。《三国演义》对陈宫的竭力美化,也是丑化曹操的一个重要方面。至于曹操诛杀边让导致陈宫叛变,《三国演义》中只字未提,本书进行了资料补充,这才是真正令人信服的史实。
第二,知识广博,用地理环境佐证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读罢《三国演义》,总体感觉罗贯中先生的地理知识不太丰富,经常弄出一些南辕北辙的故事情节。比如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本来从河南到河北抬腿就到的距离,小说中非要弄出“千里走单骑”的荒诞路线,把关羽描写成了彻头彻尾的路盲。读完本书中的《关于关羽的历史与演义》,就会豁然开朗。
三国时期的刘备“借荆州”,历来为学术争议的焦点,到底孰是孰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据。本书中的《刘表匹马定荆州》及《“借荆州”与“三气周瑜”》两文,通过叙述荆州的地理方位与历史沿革,用真实可信的历史,代替演义出来的故事情节,清晰讲述了荆州争夺的前因后果。随后的《襄樊之战》,作者站在公允的角度,对关羽北伐的得失成败进行客观分析,驳斥了“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民间流行说法。
对于蜀汉最终没有统一全国,而是被晋国灭掉,很多人感觉非常遗憾,作者用人口数据来充分说话。刘备占据益州后,到了刘禅时期,原来沃野千里、富甲天下的天府之国益州部,已经变成了民皆菜色的贫困区。国中九十四万人口,却供养着十万两千多名军兵,再加上四万多名官吏。这样的国家架构,能够支撑几十年,其实已经是人间奇迹了。如果不是曹魏及取而代之的晋国内部政权更迭混乱,偏居一隅的蜀汉政权,早就应该维系不下去了,根本不是所谓刘禅与黄皓的问题。
第三,唯物解读,对虚构情节条分缕析。诸葛亮是《三国演义》极力塑造的一个艺术形象,过多的演义情节,使其脱离了原有的真实情况,以至于鲁迅先生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本书从“三顾茅庐”开始,还原了真实的诸葛亮,把那些演义的情节一一揭开。相信每名读者再读《三国演义》就会感慨说:“诸葛亮出山三把火,以及随后的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等等,我说在情理上讲不通呢,原来都是小说家编造的故事!”
在夷陵之战后,《三国演义》说陆逊因受困于诸葛亮的“八阵图”被迫退兵,这其实是欺骗小孩的。实际情况是,陆逊跟踪追击,攻入鱼复县即永安县,包围猛攻永安县城即白帝城。只是因为赵云和阎芝的援军及时赶到,陆逊损失了几千人,随后才被迫退兵。这些史料都鲜为人知,却是当时的真实情况。
对于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原,作者没有就事件简单论述,而是放在当时的宏观大背景下,从而得出了客观结论。比如第一次北伐是因为曹丕南征孙权失利不了,不久后去世,新皇帝曹睿继位,魏国政局不稳,诸葛亮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时机;第二、三次北伐则是因为魏国遭遇石亭大败,无力反击;第四次北伐则是对曹魏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第五次北伐是蜀、吴联盟同时进攻。弄清楚了这些前因后果,就会明白诸葛亮作为政治家与军事家,总是善于捕捉战机,与其继承人姜维的“九伐中原”最后演变成战役袭扰,形成了鲜明对比。本书对诸葛亮北伐的成败得失,剔除了演义成分,可以算得上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四,系统思维,对历史事件客观研判。研究判断历史事件,传统的学究式考证,往往因为引用资料庞杂晦涩,从而很难被读者理解。本书作者语言风格通俗流畅,虽然基础资料来自于《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中国传统经典,但因为作者经过充分消化吸收,所以读起来如行云流水,毫无艰涩之感。比如历史上争议较大的曹嵩被杀,作者通过介绍历史上割据一方的陶谦,以及与曹操之间的不断冲突,就能认识到,陶谦派人杀掉曹嵩,实际上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至于《三国演义》中为包装刘备,进而把陶谦美化成一名无辜的老好人形象,就会有一种全新的认知。
书中这样的例子非常之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三
书目“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毛泽东同志一生对《三国演义》爱不释手,以致凯丰在遵义会议上指责说:“毛泽东同志指挥战争并不高明,实际就是照着两本书打的,一本是《三国演义》,另一本是《孙子兵法》。”其实,研究透了《三国演义》,无论在哪个朝代,无疑都是行业中的翘楚之才。本书作者通过研读,发现了其中的做事做文做人之道(见《三国史话》《读<三国演义>谈“做事”“做文”“做人”》),所从事的工作都达到顶级水平,成为同行业的标竿与典范,而且平时的状态总是“胜似闲庭信步”,这都得益于精熟《三国演义》。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要想知道一棵枝繁叶茂大树的生长势头,仅看表面只会一叶障目。要想知道其能否继续生长,要看其根脉是否深植于沃土中。这正是借古鉴今的根本含义。今天的事件就是明天的历史,要时刻遵循历史客观规律而动,而不是逆潮流而行,这都需要了解熟悉掌握中国历史。
本书中的《宦官引发的两次宫廷政变》一文,对桓、灵二帝的腐朽统治,进行了无情揭露。当时的卖官鬻爵、用人裙带关系撕扯,已经到了封建王朝自身无法解决的阶段,被黄巾军起义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受《三国演义》影响,大部分人对蜀汉最后的结局感觉惋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从客观上看,蜀汉建立后,并没有给益州带来繁荣昌盛,连诸葛亮自己都承认“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却仍然对魏国频频用兵,导致民生凋敝,其灭亡的势头无法阻挡。在第一次北伐结束后,诸葛亮主动承认自己军事能力不足:“我们大军在祁山、箕谷,兵力全都多于贼寇,却不能破贼,反而被贼寇击败,问题不在于军兵多少,而在于主将一人。”
吴国后期也因为孙皓的暴政,搞得天怒人怨。相反,由于当时魏国采取了恢复民生的积极政策,所以尽管经历了不断叛乱和政权更迭,但其统一的趋势已是不可阻挡。《三国演义》把这归结于天命使然,是不符合历史规律的宿命论。
“浪淘尽,千古风流从物”“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些都来自于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熟悉。让我们轻轻打开《<三国演义>细解》,去感悟演义背后的千古风流人物!
(陈德正,历史学博士、聊城大学教授、博(硕)士生导师,兼任山东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获齐鲁文化英才、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智库决策咨询专家等称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