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世
舅舅出生在1964,生长在文革时期。听姥姥说舅舅打小就聪明好学,性情温和热心助人爱管事儿,写得一手好字,邻村上下算是有文采的孩子。动荡的年代,中国一直在寻找一条强国之路,生活贫穷思想封闭,曾经不注重文化教育,文革让教育路线偏离了十年,又红又专的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大部分知识分子成了“臭老九”,都要投身到车间、农场去劳动改造。
文革的十年浩劫中,党、国家和人民大众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舅舅们这一代青少年,他们社会活动积极,广泛交友,响应号召,玩儿打、砸、抢运动。在最关键的学习期,没有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大多文化知识匮乏。
姥姥和姥爷都是城郊区老实本分的农民,舅舅没有把握住知识改变命运的高考,两年后,1981年他去当了兵。那年,我的妈妈升入高中。每次收到从部队来的信,舅舅说的最多的就是督促妹妹好好学习,他一定要供妹妹上学。
为了减少家庭的负担,妈妈考上了师范大学。大姨已经嫁人,大姨夫是个煤矿工人。年底舅舅转业回来,也去矿务局工会上了班。给妈妈上学的吃穿用晌,舅舅从不吝啬。
舅舅的特长爱好,来自一个叫“丁上海”的右派分子,老丁来自上海,是名牌大学毕业生,长得像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据说老丁的家庭出身不好,而且他说错了话。
在文革刚开始的时候,老丁说过学生不能光背语录,也要学习中国古老的诗词文化。后来被人揭发了,下放到北方这所农村学校,老丁人很正直,与人为善,所以被安排的主要工作是看大门、收发报纸,打扫院子。
老丁写得一手好字,会拉手风琴,舅舅课本上的诗词,老丁都会讲出有趣的故事。特别是附近机械工厂的技术难题,老丁看看就能帮忙解决了。老丁乐于教孩子们,舅舅想学毛笔字,老丁教他,还教他吹口琴参加学校的演出。
图片来自网络
学校开大会,老丁挂着“反革命”的牌子站在台上时,幼小的舅舅怎么看老丁都不像是反革命,他感觉老丁是知识渊博的善良人。他和老丁共守的秘密,就是老丁偷偷教他背千字文,古诗词,在大家都拿着棍棒斗私批修的时候,舅舅在老丁的知识海洋里享受着另一种文化。他崇拜老丁。
他读初二的时候,老丁平反回到上海,恢复原职。原来老丁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老丁令舅舅敬仰,他也想考取丁老的学校。可是,舅舅初中毕业的那年,姥爷病倒了,一病就是两年,他的高中两年,在家劳作比上学的时间还长,考取大学的愿望最终没能实现。姥爷让他回家务农,而后在一个远房亲戚的指点下,他参了军。
王二萍是他的初中的同学,父亲在乡里当干部。舅舅当兵的几年里,二萍时常来家里帮忙,姥姥家得到了二萍家不少的照顾。老人们明白姑娘的心事,也出于对儿子未来工作的考虑,两位老人作主替舅舅答应了这婚事。1985年,舅舅转业一的后,在姥姥的安排下,他娶了同村的姑娘二萍。舅舅是个孝子,他兑现了父母的承诺,却辜负了他相爱多年的另一位姑娘。
刘晋红是舅舅的高中同学,外贸学校毕业后在银行工作,他俩从高中毕业后就暗中相处,几年来情投意合,却驾不住父母的干涉。
舅舅曾一度消沉,他想逃离这个家。他请了假跑到上海去探望了老丁,回来后,他把心思全放在了努力工作上。
(未完待续……)
上节链接~索居闲处(3)
下节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