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妍乐团
“吃亏是福”,这是我们熟悉的俗语。可是,在职场中,如果你以这种想法与领导及同事交往,却是大大的错误。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与你完全不同,你需要的是清晰表达你的想法和感受,因此,在职场中,下面这句话才是真理。
适当反馈你的感受,才会让对方反思!
这也是我在职场多年的感触,在秉承了谦虚礼让后,才发现如果没有按照职场的逻辑去进行,原来“付出=回报”这回事,只能是一厢情愿。
吃亏是福这句话,只适合某些情境,有些自我安慰的色彩。比如,你在大街上遇到了街霸,发生口角,如果一味地争口头的上风,可能会招惹更大的麻烦。这种“亏”是可以考虑吃的,但是这种逻辑,完全不适合于职场。
职场中,如果同事间发生争吵,你宽容大量,对方不见得领情,周围的同事也真不见得夸你胸怀宽广。反而还会觉得你是理亏,或者认为你这个人有些“面”。有时候你表现的有脾气一些,难伺候一些,倒会受到他人的恭敬。
职场,可以礼貌待人,却不是一个相互礼让的地方。工作都同样出色,给他加薪没有你的份,领导说,小张,你年龄大,礼让一下,这次就先给小王加薪了。你会答应吗?
职场更不是讲美德的地方,要你代表公司上台讲话,你谦虚一下,说自己的报告还有很多不恰当的地方,请大家会后转告你。请问,你这是去砸公司的牌子去了吗?当然,职场中,我们也不能故意知恶而为之。
首先,请记住,当他人超越了你的交往界限时,你对其言行一定要有所反应。
这样,才会引起对方的重视,才会让他在下次与你讲话时有所顾忌,也才会让对方反思他的言行,进而反思你的需求。特别是在与我们经常打交道的职场人员范围中。
任何涉及双方的言语中,包括上下级之间,也不完全是只听一方面的。如果你有事情都憋着,有想法也不敢表达,别人永远也不懂你,永远也无法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怎么与他人互动呢?而只要在职场,这种同事之间的交往也是必然要存在的。
当你有情绪有想法时,要学会恰当地表达。适当地表达意味着不带情绪,而且,即使没有被采纳或接受,也丝毫不影响你下一次的表达。
我认为,从心理学上来讲,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敢于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这是有良好自我意识的表现。一个自我意识强的人,首先会设定自己的心理界限,即在不妨碍他人的情况下,自己工作或生活安全舒适的空间。
如果在该表达的时候不表达,别人就会一直顺着他自己的认知说话行事,你就成了空气。而他的认知可能是错误的,对你非常不利。如果他本来对你有意见,你不澄清,他会更认为自己的看法是对的。然后,他会带着对你的错误认识来继续与你交往。
而如果你一直压抑你的愤怒,那些心理冲突没有地方疏导,只会越积越多,还会反过来,在某一个情景中,投射到对身边的同事、亲人甚至自己的语言伤害中。
如果你已经表达了不愉快的感受,就要有心理准备迎接对方的反应。对方的情绪有可能表现得超出这件事情本身。这时,你要有清楚的自我认知,在一场冲突中,并不是谁的脾气最大,谁就有理了,你并没有伤害到他,他也不会因为些许意见不同就对你如何如何。
有时候你可能会受到别人语言的对抗,不要受这种言行的影响,做你应该做的,只要注意基本的职场礼貌和对上级及同事的尊重就好,别让矛盾持续升级就可以了。
这也正是你提升自己的气场,完善自我人格的机会。你会发现,或许你们有争吵的问题当时并没有解决,但是后来对方会真的改变对你的态度。
一般来说,对内心有愤怒不敢不所反应的人,是因为个人有认知误区,认为自己只要一表达不满,对方就会生气,就会有严重的后果,这种现象会在自我评价过低,自我意识不强的人身上更容易出现,也有可能是道德的自我过于强大,对自已要求过高而造成的。
其实,你要知道,从你表达自我的情绪到事情完全失控,之间还有很长的过程,你完全可以在事件的进展过程中进行调整。
如果你到了一家新单位,还是试用期,单位总是不能按时发工资,你就向直接上级反应这件事,表达你的诉求。这样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难道仅仅是因为向人力进行了咨询,就会影响你的转正吗?
当然,要表达情绪应该注意不要用过激的言行,也不要害怕冲突。冲突是一定存在的,不是说你不表达,它就消失了。要对职场冲突有正确的认知,冲突是也是能量相互碰撞和重新分配的表现,要使冲突在可控的范围内。
在很多事情上,恰恰是你表达了诉求,让大家都知道,你是很在意这件事的,这样,大家以后也就会调整与你交往的方式。很多时候,正是我们自己把结果想得太严重,不敢替自己伸张正义,而使其它人自觉不自觉地侵犯了我们的安全空间。
或许达到职场目标的路有很多条,但没有一条是你的委屈求全和退缩沉默。
理直气状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展示那个与众不同的你,去觉察你的影响力,你会发现一个不同的职场世界!
*********
妍乐团职场系列文目录
职场每天一招目录
我是妍乐团,以上目录文章欢迎关注阅读,期待与职场的你共同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