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精品美文集萃古风旧瓶装新酒
史湘云: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史湘云: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作者: 小闲云 | 来源:发表于2018-03-05 20:33 被阅读257次
湘云

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湘云作了两首“咏白海棠”。

今天来赏析她的“咏白海棠其二”:

蘅芷阶通萝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蘅芷阶通萝薜(bì)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蘅”和“芷”都是“香草名”。

“萝薜”是“攀援的蔓生植物”,也指“女萝”和“薜荔”。

唐代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就有“密雨斜侵薜荔墙”。

有的时候“萝薜”也指“隐士的服装”。

也有版本说是“萝薛”,当然也都是植物的意思。

种满蘅草和芷草的台阶通向种了萝薜的门口,它们既适合生长在墙角也适合生长在花盆内。

《红楼梦》中的一个匾额题字就叫“蘅芷清芬”,原文中为贾宝玉所作。

元春省亲时赐名为“蘅芜苑”,后来变成宝钗的住处,是一个十分清幽的地方。

就是说这些常常代表美好品质的香草具有隐士的品质。

它们既可以在墙角也可以在花盆内生长,似乎表现出了一种随遇而安的处世之道。

湘云是十分喜爱宝钗的,这两句话也可以看做她对宝钗的赞美。

而下面“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就又可以看成是说黛玉了。

宝玉的“咏白海棠”有“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对比“钗黛”,湘云的“咏白海棠其一”中也有“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可以用来对比“钗黛”二人。

更觉得这两个人的“咏白海棠”诗作中会对比“钗黛”二人,或许是因为我觉得湘云和宝钗走得近一点,宝玉和黛玉关系更亲密一些。

当黛玉嘲笑湘云咬舌吐字不清,把“二哥哥”说成“爱哥哥”时,湘云反击:“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

而且她也说过:“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无妨碍的。”

后来,湘云到贾府也要和宝钗一起住。

而宝玉对待“钗黛”,也有他“亲不间疏,先不僭后”的道理。

当然,他们的诗作中主要还是突出每个人的特点。

而且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钗黛”二人是并列第一的。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白海棠)因为偏爱高洁所以难以寻得佳偶,人也因为对萧瑟的秋天感到伤悲而容易生发悲哀之情。

而这“寻得佳偶”,也是一种“觅得知音”的体现。

就像湘云觉得黛玉是因为常常“心窄”而总是苦恼,总是觉得没有人可以理解自己,总是哀哀凄凄。

湘云

何况黛玉她又多病,还不懂自己保养。

若是太过清高,别说“知己难求”,有时甚至是注定了一场悲剧的命运。

岂不闻唱妙玉命运的那首《世难容》?

“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所以还是要协调好“出世”与“入世”的关系。

秋天本来就是一个萧瑟的季节,“自古逢秋悲寂寥”。

若是多愁善感之人,自然更是容易比别人多一番缠绵郁结的心肠。

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若是此时再来些风雨让黛玉这样心肠的人看到了,便可能是黛玉《秋窗风雨夕》的心境了。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玉烛”也是“烛”的一种美称。

在风中的蜡烛流干了烛泪,水晶帘子阻隔了月光,让月影留在了帘子上。

“晶帘隔破月中痕”和黛玉《桃花行》中的“寂寞帘栊空月痕”倒有些相同的伤感之情。

这句话的情感基调不同于“咏白海棠其一”中的“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湘云为诗人吟哦白海棠不感到疲倦感到欢喜,觉得不能让寂寞之情陪伴你我度过早晚的时光。

湘云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喜爱热闹,性格十分活泼的女孩子。

只是“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这句话流露出的伤感之情,不同于她往日活泼喜闹的性格。

所以推测这其实是预示了她最后悲惨的命运。

在风中流干了烛泪的蜡烛就像新婚不久就守寡的她自己。

在黛玉《秋窗风雨夕》中的“泪烛摇摇爇(ruò)短檠(qíng),牵愁照恨动离情”中的“泪烛”也像是她自比。

蜡烛燃尽了就不会再滴蜡了,颦儿的眼泪流干了也就不会再流泪了。

等到它完成了照明的任务,颦儿“泪债已还”时,一切也都归于沉寂了。

或许对于湘云而言,她也已经像“风干的蜡烛”那样已经伤心到极致,也就流不出眼泪了。

“水晶帘子”是“华美透亮的帘子”,可是却把月影的姿容阻隔在外。

因为“透明”,所以看得见,可是却不能近距离接触,倒有些“镜中花水中月”的意味。

这或许也是符合湘云此时的心境的,曾经很多期待中的美好都因为现实的残酷打了水漂,所以只能对着回忆空牵念了。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这里的“虚”或许翻译成“空”字会好一些。

(我)想把放在心里的情思告诉嫦娥,只是对于在夜色中昏暗的空荡走廊无计可施。

这首“咏白海棠其二”,其实从字面意义上看,就已经很像是写人的心境了。

“把幽思告诉嫦娥”,认为嫦娥能懂。

或许是因为知道嫦娥独自吃了不死丹药升天在广寒宫中十分寂寞,所以觉得寂寞人应该能与寂寞人惺惺相惜吧。

只是这走廊不仅昏暗还空荡,就不愿意去了,否则只能让人更生寂寞之情。

只是此时是一个人的寂寞,在《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和黛玉是两个人是寂寞。

湘云

后来来了的妙玉,三个人。

不过那时候心境既然也是伤感的,那即便多添一个人也只是多添一份寂寞罢了。

相关文章

  • 史湘云: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湘云作了两首“咏白海棠”。 今天来赏析她的“咏白海...

  • 玄武

    蘅芷阶前玄武门,也宜青蓝也宜珍。 花因纯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蜡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

  • 诉离衷

    枕上轻沾三点痕 晶帘隔断月魄魂 眉尖心头一点愁 点点斑斑湘妃竹 玉烛滴干相思泪 靡香燃尽缠绵烟 梧桐深夜无情风 偏...

  • 夏诗两首·满笛催催又一程

    夏诗两首 夏遇·满笛催催又一程 水引无痕莲留痕, 晶白莹泪惹舟行。 帘下清飘烟垂沐, 动达满池玉...

  • 【古风】诗‖海棠

    文/钱大白 裙叠跗重眩九门,红猩赤珠啼血盆。 欲诉柔媚言不尽,未沾香蕊已离魂。 不倦夜夜隔窗望,流尽玉烛风里痕。 ...

  • 《老怪闲语◎偶感》

    雨漱窗台湿粉帘,晶滴柔润玉珠圆。 春闺一刻值千金,娇身惬意妆镜前。

  • 觅愿

    晨间玉露滴,颗颗晶莹泪。逢时扶风过,屡屡带相思。暖玉东方起,涩影身后藏。留得玉珠痕,难觅相思泪。回首跷望乡,似是故...

  • 红楼梦:她才冠大观园,却没得到妙玉邀请喝体己茶?

    大观园有两个特别重要又特别特殊的人,就是妙玉和史湘云。史湘云经常往来贾家,偶尔住在大观园,却来来去去不定时。妙玉是...

  • 第三十八回:咏菊十二首黛玉折桂,螃蟹三人吟宝钗讽诗(十五)

    第十首:《菊影》枕霞旧友(史湘云)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烘(破)月锁玲珑。 寒芳...

  • 湘云:滴干最后一滴眼泪

    史湘云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史湘云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令人喜爱的豪爽女性。但她毕竟是薄...

网友评论

  • 大地知心2020:拜读完毕
  • 23f6a72a049e:您好,我之前看您写的红楼梦中人物有一篇当中提到人生三大憾事的是哪篇?您的文章我追很久了,真的能增长我不少知识和乐趣
    23f6a72a049e:@卿慕 三克油
    小闲云:@putixiami 林黛玉: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 Soul麦芽:佩服佩服,
    小闲云:@Soul麦芽 谢谢
  • 苍黄岁天:父母不争气儿女受苦,儿女不争气父母受苦。
  • 墨安泊:因为湘云活泼,到后面的结局才更觉凄惨。😭😭😭😭
    小闲云:@墨安泊 对比强烈
  • 舒云萱:好
    小闲云:@舒云萱 😘

本文标题:史湘云: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of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