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見

这个题目很久前就想写,迟迟未下笔,因为没找到好的说辞。
人和人之间有个安全距离,超过这个距离,就会感到局促不安。我们会有警惕性,就像动植物的天然保护色。
和许久不见的前同事偶然相遇,问及近况,都是含糊几句就过去了。因为不在一个“圈子”,不想过分假客套,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刻意保持距离,是不想让自我经历成为别人的饭后谈资。
习惯回忆的人,往往都有个心结需要时间松绑。因为故事删不掉,所以回忆也只能如影随形,长时间封印在脑海,偶尔因为一首歌一句话解封,重新在心底,在情绪里释放,重温,再被时间安然哄睡,继续安静。
这种距离我们通常拿来祭奠,比如祭奠已逝的青春,错过的爱情,转身的十年。
心里距离适合安放在一个角落,一个诚实的虚拟空间,不骗人,首先不骗自己。
保卫心理距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走近。
迎面,敢于直面,真实的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