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3377/6254df131115f51b.png)
《太平广记 卷二一〇 徐邈》则,“邈曰:‘獭嗜鲻鱼,乃不避死。’遂画板作鲻鱼,悬岸。群獭竞来,一时执得。”是徐邈画技非常,竟使水獭以为画中之鱼为真也。先生引诸书、诸诗、甚至国外事例,以证明绘画乱真也。
小说中《红楼梦》之真假最为出名,其中脂砚斋批语有“一天卖出千个假,十年卖不出一个真”,是此书之原旨也。书中真真假假,细读亦不能完全理解。比如林黛玉之家财是否丰厚,许多人以为盐道敛财自古皆然,林如海不能免俗。再如作家刘心武评《红楼梦》,某读之在三,颇有道理,然而孤证不可定语,亦可以为是真假。人言四十不惑,近年不再局限于是书之人物命运之结果,反而对其细致描写感兴趣;如此读来,是书之趣味盎然。
生活中以假乱真之行当为古董交易。“乱世黄金治世古董”,近年古董交易扩大到民间,电视台之“寻宝”节目,收视率步步高增。许多不是古董的东西,一旦挂上古董名义,价值立增千万。洛阳高水旺先生做的唐三彩,故宫博物院专家也“打眼”。更有造假古董者,利用碳十四来测量,其年岁竟然达到一万年。此可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实际上,文化上的东西,真假无所谓,不过是一种精神寄托。亲手摩挲脂砚斋批《红》所用砚台,无非是发一忆古思今之幽思,与其真假有关?网传“捡漏”,以十块钱得一明粉花小碗,农村老太太用来喂鸡。在老太太眼里,就是喂鸡的料,在“捡漏”者眼里,是价值十万之古董?各缘各法,不必统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