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下》,其中对“燕可伐与?”这个问题颇有感触,孟子对于燕国内部出现管理问题持否定态度,因为作为燕国国君的子哙,怎么私自把国君位置让给相国子之呢?子之怎么能够随便接受这个位置呢?这个行为在当时的封建诸侯国造成极大的反响,如果每一个诸侯国都这样,不等于篡位夺权,天下大乱吗?齐国也趁这个机会就攻占了燕国,当时的齐国大臣就问孟子“讨伐燕国可不可以?”孟子针对当时的国情与统治混乱局面,是支持讨伐燕国的。当然到底是谁有资格去讨伐?这个问题沈同没有进一步讨问,如果要问这个问题,孟子认为只有上天才有资格讨伐燕国!
原文如下:
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
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齐人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曰:“未也。
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
大意是:
沈同以他个人的身份问道:“燕国可以讨伐吗?” 孟子说:“可以。子哙不能把燕国交给他人,子之不能从子哙手里接受燕国。假如有一位官员,你对他有好感,不向国君禀告就私自把你的俸禄爵位给他,这个人也不要国君的任命就私自从你手里接受,这样行吗,燕国的事与这有什么不同呢?” 齐人去讨伐燕国。有人问孟子:“你劝说齐国讨伐燕国,有这件事吗?”孟子说:“没有。
沈同问我:‘燕国可以讨伐吗?’我回答他说:‘可以。’他就此去讨伐燕国了。他如果问:‘谁能讨伐燕国?’我就会回答他说:‘是天吏才能讨伐燕国。’现在有个杀人犯,有人问我说:‘这人可以处死吗?’我就会回答他说:‘可以。’他如果问:‘谁能处死他?’我就会回答他说:‘是士师才能处死他。’现今以无异于燕的国家来讨伐燕国,我为什么去劝说它呢?”
个人看法:
儒家文化强调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一个人的修为不到,那么他的家庭就不一定能经营好,一个家庭家族经营不好,那么他就很难把国家治理好,国家都治理不好,更加难以影响天下。燕国的国君子哙居然把国君位置让给野心勃勃的相国子之,造成燕国大乱,《淮南子·人间训》也说:“燕子哙行仁而亡”。韩非和《淮南子·人间训》的作者意在批评燕王哙一昧“行仁”,不明君王驾驭臣下之术,而被子之夺位,受到天下人的耻笑。燕国的国君子哙让位子之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获得尧让位于舜的好名声,结果弄巧成拙,身死国灭。齐国于是抓住齐国内乱,大举进攻燕国,企图完全吞并。从此,齐国与燕国结下仇恨。
燕国平定子之之乱后,燕昭王继位,重用人才,励精图治,终于国富民强,然后大举进攻齐国,夺取了齐国七十多城!燕国成为战国七雄。
回到现实生活中,春秋战国的历史规律已经放大到全球版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球的国际次序结构进行了重塑!国与国之间大规模复仇得到有效遏制。一个国家内部出现一时的问题,如果他国趁机干预,必将造成巨大的国际矛盾,相互复仇是必然的,所以彼此尊重主权比什么都重要,内部问题由各国内部解决!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148:燕可伐与?
2018-10-19于上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