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读《家世》

作者: 压力很大的六爷 | 来源:发表于2015-10-26 23:44 被阅读586次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家世》余世存著

    曾经听父亲谈起过家族的历史,那有趣的描述总觉得在听传奇,从未能跟自己的出生成长联系在一起。父亲说我们这一支许氏家族晚唐时期由于某些原因迁移到江西,选择了一个远离喧嚣、宁静清秀的小村庄繁衍生息。这小村庄在江西境内也并不出名,但正因为它的平凡和安静,能够在城市翻天覆地的更新,人们急功近利的进步时,保存着某些古老的味道,比如它美丽的古塔,它标志难懂的方言,它独特的食物……

    在我的记忆里能模糊调出一个画面,大概5、6岁的时候,老家乡下的祠堂里,爷爷父亲等长辈们拿出了一本非常非常厚的书,当时被告知,那叫家谱。小孩子,刚会写自己的名字,在这样一本厚厚的书里,被指引着寻找自己的存在,当时留下的,只有新奇和莫名。

    家谱、祠堂、祖辈,这些词,因为一本书,于我有了新的生命。

    族谱

    最近,跟朋友谈起想读描写大家族的书,朋友推荐了《家世》。这样一本书,介绍了17个家族的故事。初翻阅此书目录,前十几个家族均是国人耳熟能详的知名家族。必须承认,我是带着对这些家族何以成功的好奇心开始阅读的,但读过第一个家族的故事后,这书中不断渗透的家庭教育痕迹让我开始欲罢不能,越读越有味道。

    宋氏家族的故事已经在各种书籍、荧屏被我们了解透了,而宋家三姐妹是如何长大的令我觉得甚是有趣。他们的父亲,宋耀如,一个拥有各种头衔的大人物,在教育女儿们的时候,竟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实践者。我感动于宋耀如夫妇对子女实行的近乎严苛的生存训练和意志训练,这使他们的子女均拥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送女儿去美国留学时,宋耀如对孩子说:“爸爸要你们到美国去,不是让你们去看西洋景,而是要将你们造就为不平凡的人。这是一条艰苦的、荆棘丛生的路,要准备付出代价。不管多么艰苦,都不能终止你们的追求。”在这样家教培养下的孩子,不仅能够利用自身优越的条件吸收先进的知识,同时塑造了坚毅的性格和远大的理想,就这一点而言,是可成为影响中国人的大家族。

    宋氏家族

    说到梁漱溟,能想到的是他的著作,他的乡村建设实验,但我看到的,却是他给两个儿子取的名字。他说,因为“宽恕是我一生的自勉”,所以两个儿子取名培宽、培恕。宽恕,人类难得的体验,以毕生的追求为自己的孩子定下一生为人的基调,是可学习的典范。而这一点,也让我看到了学者之家的智慧传承。

    当然,这本书里还提到了很多大家族,比如卢作孚卢家、荣毅仁荣家、黄兴黄家、吴越钱家等等,他们各有各的成功之道,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各自守家的能力。一个家族的繁荣往往源于一个人或某一代人的成功,而成功之后为何还能够福泽几代人,甚至绵延几个世纪?从这本书里,也许能够找到不那么全面的答案: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对规矩、品德的养成、对子女个性性格的培养,还有,也许就是一种家族精神与个体的融合。

    梁漱溟父子

    说回我的那本家谱,我家乡那小小的简陋的祠堂。我从不记得祠堂上那几张老照片里祖辈人的名字,我也不懂过年时应该如何祭祖,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回到那个平凡而安静的家乡,以后还有没有人能够记得许家的这些故事。不过,我庆幸我的记忆里有过这样的画面,我感谢父亲给我讲过的那些如童话般的片段。

    而这本《家世》带给我的思考和感受,让我感动。实话说,这不能算一本易读的书,它琐碎、凌乱,似乎能够看到很多,可是每一个又不深刻,让人容易迷惑。但是,正如这本书向人传达的理念,看过这些家族,我们要想的不是过去,而是如何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吸收借鉴,你想向你的孩子传达些什么,传承些什么,是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13497dee2bd9:教育、传承、超越……也许是大家族里精神及思想延续得更多更久些吧……
        Shashatata:@静静的海 大家族还有更多的包容,同甘,和归属感吧。

      本文标题: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读《家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ex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