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史大纲》(14)

作者: 虎爪猫王 | 来源:发表于2023-06-06 04:44 被阅读0次

第五编:隋唐五代之部——第二十三章:新的统一盛运下之政治机构

中国经历四百年的长期分裂,而重新有统一政府出现,是为隋、唐。但那时的统一政府,其内容机构又与四百年前不同。

举其要者言之,第一是中央宰相职权之再建,第二是地方政治之整顿。

关于中央宰相职权之再建。

西汉初年的丞相、御史大夫,到后汉的尚书。曹魏时中书监开始参与大政,东晋时侍中揽权。再到南朝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

君权和相权,本是两汉文职政体的两面,相辅相成。魏晋以后,政治意识堕落,君权、相权转为相互制约。权臣篡窃,剥夺相权,归于皇帝私属。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王室仅相当于一个庞大的世家门阀,中书、侍中等也就相当于这个世家的家宰。于是政府实质性地解体,君权、相权均不复存在。

中央宰相之权之再建,概言之,即三省六部

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尚书省有都堂,以左、右仆射为领袖。下分六部:东为吏、户、礼三部,左丞主之。西为兵、刑、工三部,右丞主之。共二十四司,分曹共理,全国政务毕萃。

三省职能划分:

中书省:决策草诏

门下省:审核

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下六部主要职能划分:

吏部:管铨选考核

户部:管户籍财政

礼部:管礼仪科举

兵部:管兵籍军令

刑部:管司法刑狱

工部:管工程营造

自此,政府的框架已完成搭建,历朝历代未再有过剧烈的变化。

尤其是六部的设置,基本不受最高层机构变化的影响,比如宋朝有枢密院,清朝有军机处等,但六部他还是那六部,岿然不动。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这六部设置的合理性。

事实上,当今各部门的设置,也都深受其影响,区别在于现在划分更细致、精准,同时考虑了以前不关注的事情,如环境、商务等。再有如外交等,当时归属鸿胪寺等内府职责,不在其列。

简单对比看:

吏部——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户部——财政部、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安部部分

礼部——教育部

兵部——国防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安部

刑部——司法部、公安部部分

工部——工信部、水利部、科技部

大体而言,这是在六部的基础上做优化,并未动摇六部根基。

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

如此宏大而精密的政治机构,正好象征当时大一统政府之盛况。

关于地方政治之整顿。

概括成两个字:削权

两汉地方政权,无异于古诸侯,并不一一辖于中央,因此演成汉末分崩的局面。

经历魏晋南北朝,情况更糟:

——军政、民政不分,州县官以武吏军人为之。差不多可以理解为军管。

——州、县为豪强私利而分割。等同于独立王国。

——州、县无限划分,乃至领户日削,有名无实。也就是说,分着分着,发现没了。

到了隋唐,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同样还是周、县的设置。

唐代地方行政最低级为县,全国凡一千五百七十三县(按玄宗天宝初年)。

县以上为州或郡,全国州府凡三百五十八。相较西汉多了两倍不止。

稀释,也意味着分权。

加之科举制度,人才选拔、官吏的任用权在中央,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又截然不同。

自此,中央政务日繁,地方事权日轻。

相关文章

  • 温情与敬意

    学国学的人很多,读钱穆的人不多;读钱穆的人不少,真能细致深入的很少。读钱穆的很多人只知道《论语新解》《国史大纲》,...

  • 在钱穆先生的所有著作中,这本书比《国史大纲》写得还好

    《国史大纲》是钱穆先生的代表作,而且也很知名,我倒不是要批评《国史大纲》,毕竟《国史大纲》也有不足。如果你不想一心...

  • 读《国史大纲》始末

    《国史大纲》是在抗战爆发时写成的书,此书的出版在当时极大的提升了民族战斗力。钱先生目光如炬,把中国历史梳理得十分体...

  • 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

    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 历史文化学院 2018级公费师范生班 王宁 学号:2018410478 QQ:19090...

  • 读《国史大纲》之感触

    最近读钱穆先生著作《国史大纲》,时时击掌而起,拍案叫绝。先生此书成于抗战烽火狼烟四起之时,真可谓生于忧患之际。当此...

  • 《国史大纲》引言

    我读《国史大纲》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读其他的书。最近双十一将近,打算入手一套《理想国译丛》,或者《汗青堂》。但是在研究...

  • 《中国通史:国史大纲》

    《中国通史:国史大纲》 国史大纲,北大教授钱穆讲述。 高格调,低门槛的简明中国史,历经六十载传奇面世。钱穆先生曾三...

  • 慢读《国史大纲》引论(一)

    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在按照时代叙述历史之前,有一篇引论。字数不多,十四部分,其思路、其角度、其高屋建瓴...

  • 《国史大纲》开读前,有感

    “你们到底是来看书,还是来聊天的?”伴随着刚落的话音,还有啪的一声——大力甩书的声音。由于声量很大,即便戴着耳机,...

  • 读钱穆《国史大纲》序

    因为2019高考题的题目设置,照出来自己读书之少之偏之狭隘。课余终于开始读钱穆《国史大纲》,今天只读了序。 序言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国史大纲》(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ii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