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与干货一棵树🌐名人名篇🌍
于漪|教育的本质是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于漪|教育的本质是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作者: 后窗 | 来源:发表于2018-12-22 21:34 被阅读370次

    众所周知,基础教育在人的成长、成人、成才中起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

    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来看,基础教育从事的是人的基本建设,给人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科学文化打基础。根子扎得正,扎得实,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日后在社会风雨中锻炼,就能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个人有发展后劲,对社会就能多做贡献。基础教育面广量大,仅从义务教育而言,我国学生就以“亿”计算,学生人口之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基础教育不是着眼于少数学生、部分学生的提高,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着力于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今日的学生素质,就是明日的国民素质。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人的素质越高,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越显著越卓越。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必须眼睛向下,从人的学生时代抓起,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两全”要求,可以说,教育工作者对此耳熟能详,但只要认真地考查实际,就可发现偏离准星,距离相当远。

    首先,是“术”和“人”的问题。

    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中国教育,不管是哪类学校,哪个学年段,都应聚焦在培养中国的合格公民,为合格公民打基础。这不是口头说说、纸上写写就能实现的,而是要身体力行,下大功夫,下苦功夫的。这些年来,学校教育对“术”的重视,远远超过对“人”的重视。对知识和解题技能技巧的追求笼罩师生,实际上成了学校工作的中心,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学校不是真空地带,学校的种种做法都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上急功近利、浮躁心理的浸染,学生家长浅层次教育价值观的期盼,选拔考试指挥棒的威力,众多因素形成拉力,把学校工作往“术”的路上拽。“术”的培养是具体的,实在的,“人”的培养重在口头,比较空泛。

    学校教育无形中成为学生谋取进高一级学校的工具,成为谋求生存,获取高薪职位的垫脚石,育人的理想色彩、神圣内涵淡化了。考试是检测教与学的手段,是选拔的手段,其重要性不容贬低,但错把手段当目标,必然造成基础教育实施中不应有的损害。

    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哪个地方着力哪个地方就见成效。放眼看全国,此次课程改革的前期工作,有一项是对学生、教师、家长、校长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调研表明,学校课程在学生身上体现的情况和学校实际关注的目标都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批判性思考、责任感和道德、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等均较差。而校长与教师都认为,学生应具有终身发展的素质,要具备这样的素质,首先是责任感和道德,其次是价值判断,然后是传统美德和创新精神。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如此大相径庭,不得不令人反思。

    现实生活中基本道德流失的情况已是见怪不怪。只要别人为自己服务,不肯为别人出一点力。祖辈、父辈对孩子关怀备至,进学校起早摸黑,接,送,拎书包,精细地料理生活,而孩子不仅不体会,不尊重长辈,不感受亲情、恩情,还要颐指气使、动辄发怒。谈到公德心,有位校长痛心地说:学校刚修的新操场,借给人家开运动会,一天对绿化的破坏超过一年。学生吃零食落下的种种垃圾弄得学校满地狼藉,自己不断弯腰捡拾,学生却不屑一顾,无动于衷。有人认为这只是小事,无伤大雅。其实不然,三岁孩童映八十,从小无自律意识,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责任心,不懂得尊重别人,将来又如何“大雅”得起来呢?人的奠基工作缺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或基本准则不牢靠,就会思想上残缺,道德上残缺,行为习惯上残疾,怎能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又怎能长足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真正的教育是引导人的灵魂、精神达到真实之境,知识、技能是帮助提升精神世界的阶梯。《大学》一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习的目的,在于彰明内心美善的德性,在于使人自新,使人处于最美善的道德境界。古人如此,今人同样强调育人。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也就是追求人的精神世界的高尚。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和日本的池田大作在关于21世纪的对话中谈到当代教育时,认为教育的本质不应该以谋实利为动机,而是寻求存在于宇宙背后的“精神存在”之间的心灵交流,开启人的心灵与富有的大脑。显然,古今中外研究教育的大家都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完善人的精神世界。贯彻教育方针以德育为核心,姑且不去说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的需要,仅以教育本质来审视,就有着丰厚的内涵和现实的意义。教育的本质呼唤基础教育必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

    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在基础教育中当然占有重要位置。基础教育阶段传授的知识,许多是知识的“核”,不因时间推移而老化,因而,这个时期学生学到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往往陪伴终身,一辈子都起作用。然而,知识与技能只是人的素养的一部分,不是人的全部。正好像手、足是人的“局部”,“局部”不是“整体”,“手”“足”不是人的全部,也无法代替人的全部。重“术”轻“人”,忽视心灵世界的培养,学生就会缺少精神支柱的支撑,落入“技术主义”的桎梏。

    其次,是“主渠道”与“点缀”的问题。

    教育方针中说的德育、智育、体育应该是有机整体,既有各自的内涵,又相互渗透与交融,绝不是割裂开来,互不相干,各自为政。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学生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进学校求学,每天好几节课,大量时间是在课堂里度过的。课堂教学是片面质量观主宰,还是全面质量观指导,育人的质量就会迥然有异。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发挥它特有的多重功能。比如语文学科,语文课当然要引导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如何正确理解,如何规范地使用,这是实用功能,因为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此同时,它还具有发展功能。语言和思维、情感同时发生,语言的发展能很好地促进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的发展。教学生学语言,就要注意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尤其是思想力的发展。语言还应发挥教育功能、审美功能,把握语言文字的表现力、生命力,推敲内含的情和意,给学生以熏陶感染。学科教学发挥多重功能,不是人为杜撰,而是学科性质所决定。语文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材选文大都文质兼美。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非凡的智慧,高尚的情操都是通过精当、美妙、生动的语言跨越时空传递给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思想、情感是糅合在一起的,只是由于我们认识不到位,或者是受急功近利等思想的影响,进行教学时常常有意或无意地把它们剥离,取知识、技能而使精神养料流失。

    语文学科如此,其他学科又何尝不是这样?每个学科均有其各自的性质,各自的个性,深入探讨,把握规律,均可发挥多重功能。学科教学应以本学科的智育为核心,整合德育和美育,给学生打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相互融合,全面奠基。当前进行的课程教材改革,强调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实现教学目标的三根支柱,其实质就是把育人放在首位,就是教育方针思想进学科教学,进课堂。在这种新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在学到知识、获得能力的同时,情感受到熏陶,精神受到哺育,价值判断力得到提高。这种教育不是外加,而是与知识、能力的有机结合,是学科内涵的深入阐发。这种立体化施教,发挥学科的多重功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持之以恒,学生必深受其益。

    基础教育部门、学校,对德育不算不重视,机构健全,措施不少,时间也花得不少,但实效性不理想。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有两点在学校工作中特别值得探讨。一是对当今学生现状研究得远远不够,对学生的知识世界关心多,对他们的生活世界、心灵世界知之不多。他们追求什么,信奉什么,有哪些困惑,哪些烦恼,共性怎样,不同层面的学生又怎样,往往只知大概,有时连“大概”都说不准。教育的实效性与教育的针对性紧密相连,实际情况若明若暗,教育就常流于空泛,不能真正起到育人育心的作用。二是学生主体作用的确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成长,用“纪律”管头管脚,总不能成事。大至为国为民、忧国忧民的理想信念,小到不糟蹋粮食、爱护公物、爱卫生等行为习惯,总要靠引导、启发、唤醒、激励,形成积极向上的内驱动力,提高“自律”的自觉性。特别是高中学生,如果还用抱着走、牵着走的办法,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的主动性、积极性就得不到锻炼与培养,一旦没有具体管束的条条框框,有些人就会方向模糊,放任自流。育人不是停在口头,更不是花样翻新,而是要落到实处。既要激励学生树立高远的志向,又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一点一滴做起。再好的做法,不落到实处,没有实际效果,往往就成为摆设,成为“点缀”。

    基础教育为学生奠基,让每名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技能基础,良好的做人基础,日后能与时俱进,长足发展,这是从事基础教育全员的大事,从教育理念到具体操作,内容十分丰富,难度极大,是极其宏伟的巨著,须静下心来,去除浮躁,排除干扰,一步一步攀登。

    不说自明,当今世界综合国力之争,说到底是人才之争,而人才之争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基础教育为学生的素质奠基,任务光荣而艰巨,责无旁贷。

                                                 (本文选自《于漪全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漪|教育的本质是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mw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