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与儒学

作者: River鲁丹洋 | 来源:发表于2020-05-16 17:07 被阅读0次

  孔子是儒家的开山鼻祖,儒学的创始人。在孔子之后,还有一位叫董仲舒的人也继续去推行儒学,并且将儒学讲于汉武帝,由此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但是我觉得董仲舒所讲的儒学与孔子的儒学是有不同之处的。

  董仲舒推出了新儒学,董仲舒说道:春孕育了生命,使万物复苏。仁者也正是这样将仁爱来波及百姓,用此来治国。对于这个社会没有通过自己的人爱来这里将这种人爱波及到每一个人的心中,这样一切才会非常的美好,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拥有德行的人,也是需要通过这样的多来修养自己的内心。那小通过这样的德行还不断地修养自己的内心不断地去填充养护。秋,万物凋零,一切都走向了灭亡。正像是刑法用的刑法来惩罚那些有过错的人。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才可以让人们知道正确与错误。

  而这种人是爱人,而不是在爱我,要将这种仁推到别人,要外推,但不是自己内在拥有仁。义,用于正己 而不是来纠正别人。

  如果自己的内心不正,但是却来纠正别人那么这样就不算是义。一个人如果不被别人爱,的话,虽然自爱,但这也不叫仁。

  董仲舒依然在推出新的同学,但是这种儒学与孔子的儒学是有不同的。董仲舒的新儒学是建立在上天对于世上的一切可杀,可生。可以让一切不断地在生长,同时也可以去惩罚一切,让一切灭亡走向凋零,不然就是后者这两面都是二元对立的。但是孔子的儒学就和董仲舒的儒学有本质的不同,对于孔子来说天就是生生不息的,并且是创生万物的。一切都在源源不断地生长着,这两方面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董仲舒和孔子对于天的理解就有不同,他们的儒学自然也是不一样。所以在董仲舒看来,仁是用来爱别人、外推,而不是自己内在拥有这种仁。但是孔子却不是这样,孔子的仁是由内而外首先自己就要是一个仁者,然后再将这种人外推与他人,要仁者爱人。对于董仲舒来说义也是要来正己,而不是来正别人、自己没有必要去纠正别人的过错,但是孔子显然也不是这样的孔子正己,同时也要正人,这两者不是对立的。

  但是人们为什么也说董仲舒为创儒学的一人?我想这是因为董仲舒他有自己的新儒,并且将它推与汉武帝,不断的传承这种儒学。但是董仲舒的儒学与孔子不同,他已经改变了,最初始的观念。

  可如果像汉武帝独尊儒术也是有劣处的,因为如果独尊儒术别的一些学派比如道家,法家这些就不会得以发展到了最后可能就会出现一些伪君子的行为,他们只是表面形式上在遵守其实自己的内心已经没有仁了。很多的学派会得到一个相遇的促进作用,就不会将人们的思想固化,而是有一个不断地进步,以及激发。

相关文章

  • 董仲舒与儒学

    我们都知道儒家的创始人就是孔子,传着传着就有一个继比较特殊的继承人继位了,这个人就是就是董仲舒。 ...

  • 董仲舒与儒学。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儒家的开创者,那么董仲舒才是属于绕儒家更加发扬光大的一位。这里面有一定的时间原因,因为当时是春秋时...

  • 董仲舒与儒学

    在儒学历史中曾经有过三次兴盛,一开始就是孔子与孟子。孔子创造了儒学,而孟子则是延续了孔子的思想,完美的继承了...

  • 董仲舒与儒学

    孔子是儒家的开山鼻祖,儒学的创始人。在孔子之后,还有一位叫董仲舒的人也继续去推行儒学,并且将儒学讲于汉武帝,由此...

  • 董仲舒与儒学

    儒家在中国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家,不仅仅是现在非常出名,在以前汉武帝那一段的时期,儒家又达到了和以往一样的高潮。儒家的...

  • 董仲舒与儒学

    春者,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霜者,天之所以杀也;刑者,君之所以...

  • 董仲舒和儒学

    虽然说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但是对于儒家来说,最重要的人除了孔子来说,其实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董仲舒,其实董仲舒...

  • 下马陵——or蛤蟆陵?(手写)

    说到下马陵,不得不提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董仲舒在汉景帝刘启时来到长安,成了朝廷的儒学博士,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教授...

  • 帝国的昂扬精神(九)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谶纬文化 董仲舒主张抬高圣人,实际上却抬高了解经者,因为“经”是曲笔完成的嘛,所以解经者的地位就变...

  •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董仲舒,代表作《春秋繁露》。他以《天人三策》系统阐述了他的唯心主义哲学和尊君的政治思想。 “天人感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董仲舒与儒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lr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