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拍案惊起大千
身处绝望,最好的安慰是“和你在一起”

身处绝望,最好的安慰是“和你在一起”

作者: 暖暖育儿家 | 来源:发表于2017-09-07 14:37 被阅读699次

    令人心痛的生命毁灭

    2017年8月31日,榆林产妇马某在医院坠楼身亡的新闻刷爆了屏。一个即将成为妈妈的女人,放弃了人生最幸福的时刻,最终纵身一跳,撒手人寰。

    让马某跳楼的是她的绝望——生产的剧痛,内心的绝望,共同酿造了悲剧的发生。

    当一个人在意识层面,认为自己丧失了一切的主动选择权时,死亡便成了唯一可选择的主动选择。

    马某的生产之痛,让她失去了对生命的主动控制权,选择了死亡;而让人选择死亡的,更多的是心理的绝望……


    2014年9月22日零时58分,临澧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临澧一中学生科科长报警称,该校两名学生坠楼,一名学生当场死亡,另一名送往县中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经警方走访调查,死者龙某15岁,另一死亡学生游某16岁。

    调查证明两名学生因感到学习压力过大,自身学习成绩与家长、自己的期望值落差较大,产生了厌世情绪,相约自杀。

    学业压力既然大到了要相约自杀,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按理说,家里人总是要有所察觉的吧!

    但家里人一直没有发现两个孩子的异常。

    最冰冷的角落:我的痛没人能懂……

    龙某的爷爷表示:“ 龙某性格很内向,在家也不爱说话,脾气很好,对长辈也很孝顺,尤其是对奶奶。初中升高中时,龙某考上了临澧一中,全家都很高兴。”

    村民则评价游某:“ 在周围邻居眼里是个好孩子。”

    好孩子遭遇这样的悲剧,总让人更加地扼腕惋惜。

    好孩子心里早就苦不堪言,但是,没有人能懂。

    等到他们选择了死亡,周围人惊叹:“怎么也想不通呢?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痛苦,并不会直接导致毁灭,导致毁灭的是绝望感。真正的绝望感,常常是失望的叠加累计。

    无论是游某还是龙某,在感到压力不堪重负时,一定发出过求救信号。

    只是,当周围的人,都沉浸在对他  “你考上好中学是多好的事情 ” 、 “这没有什么,多大点的事儿”、 “ 我们为了你,多辛苦,你这不算什么”等主观认识时,我们看不到孩子,听不到孩子,更感受不到孩子的感受。

    一个人,当他发出的感受信息,不被接收和反馈,他即便在人群中,也是孤单的,且这种孤单更加地凛冽彻骨。

    得不到情感援助的心,最终会表现为被一根稻草压倒。

    看到过一个冷笑话:一个病人被医生宣告死亡,忽然病人醒来了,动了一下。

    在边上悲恸不已的家属却赶忙说:“ 别动,医生说你死了,你不可以乱动!”

    笑话当然只是笑话,但也却确实说出了我们经常存在的一个认识误区——你的感受不重要!

    谁在以爱的名义剥夺我们的感受

    而这种对感受的否定,最容易发生在亲子间。

    很多父母习惯了将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物,他们觉得很爱孩子,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付出物质,付出精力,却觉得孩子让自己失望。

    殊不知,这样的父母,其实从未真正去听到孩子的心声。

    其实,每个父母在生活中,都可能出现过这种“听不到”孩子的情况,举个简单的例子:

    有一次,我带着儿子去买玩具。儿子看上了一辆塑料制成工程车,我却觉得做工比较粗糙,与价钱不符;

    而我此时看上了一辆金属制成的消防车,做工要精致得多,价钱与儿子看上的塑料玩具差不多。

    于是,我不断地诱导儿子消防车的好,都被儿子断然拒绝了。

    我忽然意识到,在那一瞬间,我没有去感受他的需要,我内心的主观判断,已经盖过了孩子的需要和感受。

    好在,我意识到了,放下了自己的判断,告诉自己:我是在给他买玩具,当然要尊重他的感受。

    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如果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那么孩子的真实的想法,就会被一次次地忽略。

    当孩子表达需求一次次受挫,就会在被听到这件事情上习得无助——他再也不愿意争取了,因为他不相信别人会听到他的愿望。

    如果这个被忽视的过程中,伴随着被惩罚的痛苦感,无疑会更加重这种无助感。

    很多孩子看上去懂事,其实只是不敢再表达心声的结果。

    他们要么觉得表达了也没用,要么觉得表达了会导致别人的痛苦,进而让自己更痛苦。总之,他们将表达需求、感受、愿望,渐渐视作洪水猛兽。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作者M.斯科特.派克说:“有的父母为了不停地掩饰在家庭教育上的失败,就会不停地告诉孩子,说自己是多么爱他们,多么重视他们。但真相是无法逃过孩子眼睛的。

    孩子不会被谎言和欺骗长期蒙蔽,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爱,但父母一再出尔反尔,只会让他们渐渐失去信心……”

    自杀的两个中学生对父母的支持失去了信心,跳楼的产妇,亦是对周围人的支持失去了信心……死亡,便成了惟一的选择。

    最好的支持,是我与你在一起

    很多时候,我们是没有办法去替代一个人经历痛苦的。

    但是,只要能创造一种“我和你在一起”的联结感,就可以将痛苦将至最低。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克说:“ 富有爱心的父母,善于审视孩子的需要,做出理性、客观的判断。他们也可能在面临痛苦抉择时,与孩子一道经受痛苦和折磨。

    孩子会逐渐意识到,父母甘心陪着忍受苦楚的一片苦心。

    他们未必立刻流露感激之情,却可以领悟到痛苦的内涵和真谛。

    他们会提醒自己,既然爸爸妈妈愿意陪着自己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见得那么可怕,而且未必是坏事……”

    这种陪伴,就是在一起了。是我理解你的感受,而且愿意和你一起穿越困难。

    而不是高高在上地说:“这有什么呀,我都是为了你!”

    亦不是看着孩子满脸的痛苦,对她说:“别人都可以,你为什么不行?”

    也许,当产妇马某痛苦地跪地或者在待产室里痛苦不堪时,能够有一个人陪着她哭,或者告诉她,她知道她的痛苦,她和她在一起呢!她愿意尽一切努力去保护她……也许,结果会不一样。

    也许,当两个孩子,对于学业不堪重负时,家人能给予他们由衷的理解,他们不会以生命为代价去逃避压力……

    一千个如果一万个如果,都换不会鲜活的生命。

    但愿,更多人生命中,能拥有一份 “我与你在一起” 的温暖支持,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化为对心灵最强有力的支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化蝶为水清澈见底:我体会过,《最冰冷的地方,无人能懂我痛的感受》。真的想到过去死,那种绝望,真的可以带走自己所以,只有死亡才能解脱。真的是心理导致,心脏控制不住,反而越控制越加速心跳,加快解决的办法,我体会过跳车的冲动,酒醉的麻痹,跳楼的抑郁,安眠而死的过程。都是九死一生,
        化蝶为水清澈见底: 万劫不复,再次重生,是因为自己走着很强的生命力。很顽强的求生欲望。心理学是我找到救赎自己的办法。一切都源于自己对未知的恐惧,对未知的不可捉摸。因而生出恐慌,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想掌控,但却适得其反,越掌控越失控。最后失去理智,丧失感性,走向结束。
        当绝望到最底层时,死亡才是最好的解脱!
        但是现在的我,觉得对的起自己最好的事是,绝地重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快感及领悟。

        我始终坚信,只要活着,没有什么事是坚持不过去。坏到最底层就是好的开始,所以我活了下来,并且一切经历之后,一切渡劫过后,反而平安快乐,简单,看开。更能理解,感受他人的感受。
      • 沈姐说说:分析的有道理,赞一个🌹🌹👍👍
      • d3e799c897ec:现在的我慢慢的变好了😊
      • d3e799c897ec:我前几年,也想过自杀
      • d3e799c897ec:还不错😄
      • 井底的动物:感同身受~是不可能的现实情况。
        一切都是空相,不要太执着。
        把一切当做一次的游戏,输了也没关系,再玩别的模式。
        暖暖育儿家:@井底看蛤蟆 从大的角度讲,一切都是游戏,但置身于游戏中时,每个人都渴望支持:blush::heart:
      • ff050aca2749:狗屁不同,开头就论错了
      • 千禾随笔:和你在一起:smile:
        暖暖育儿家:@微笑乃禾 :heart:嗯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的“和你在一起”
      • 老她她:说得好。赞一个。👍👍😀😀
        暖暖育儿家:@老她她 谢谢您:heart:
      • 月影清韵:👍🌺🌺
        暖暖育儿家:@艾米在渔村 :cherry_blossom::heart:
      • 心向暖:剖析很深入!
        暖暖育儿家:@心向暖 谢谢:heart:
      • 好豆:说得太对了!我们困难时,最需要的是别人的支持,但事实上,很多时候,却令自己更受伤。这真的很矛盾。
        想当年,我在和我老公结婚前,交过一个男朋友,但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我们分开了。我当时特别痛苦,都快活不下去了。我妈妈很心疼我,但是她天天在我面前说:“这有什么呀?”“天下男人那么多!”妈妈不知道,她这么说,我就更痛苦,我以为我有问题呢!
        我现在做了妈妈,我决定要学习在孩子困难时,与他在一起
        暖暖育儿家:@好豆 嗯嗯,我们痛苦时,特别渴望的是被理解。理解本身,是最大的支持了。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孩子肯定会受益的。
      • 能不要昵称吗:且活且珍惜🙏🙏
        暖暖育儿家:@爱上你余生都是诗 嗯嗯,珍惜:heart:
      • 子不能说:好,推首鼓励(心理专题)
        暖暖育儿家:@子不能说 谢谢:smile:开心:cherry_blossom:
      • 四方辐辏:我们在对年轻的逝者表示惋惜的同时,也应该对这个越来越功利、越来越冷漠的社会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暖暖育儿家:@辜晓波 是这样的:heart:
      • 树叶_1531:警钟长鸣!
        暖暖育儿家:@树叶_1531 是的呢:heart:
      • 树叶_1531:写得太好了,由浅入深,层层剖析,这对许多父母,学校,社会都是一篇很好的育儿教科书。
        暖暖育儿家:@树叶_1531 :heart:谢谢鼓励,特别收到:cherry_blossom:
      • 艳丽的故事:父母的企图心盖过了孩子的自信心时,便看不到孩子了
        暖暖育儿家:@艳丽的故事 是的,看不到孩子的时候,爱是流动不到孩子那里的。
      • 月影清韵:一声叹息!🍎🍎
        暖暖育儿家:@艾米在渔村 是呀
      • 青柳青青:死者龙某5岁,另一死亡学生游某16岁。
        是不是写错了,应该15岁?:blush:
        暖暖育儿家:@北屯刘琴 谢谢提醒,马上去改
      • 欣荣Y:欣赏,学习
        暖暖育儿家:@欣荣Y 谢谢鼓励:heart:
      • 游丝袅晴空:但愿我们不被人用爱的名义绑架,也不以此去绑架别人……
        暖暖育儿家:@游丝袅晴空 是的,爱,绝对不应该是绑架的理由。
      • 爱的水瓶:昨天看到这个新闻,真是太悲剧了,哪怕是痛苦的时候亲人还要说,你应该很好啊
        暖暖育儿家:@爱的水瓶cx 是呀!压力就更大了

      本文标题:身处绝望,最好的安慰是“和你在一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ji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