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创业(下)
我们从蒋坤元老师的《四十才是青春》读到诸多的故事,从他的故事讲述中深感到了里面的艰难苦楚——稍有不慎,全盘皆输,辛辛苦苦的″江山"就有可能毁于一旦。
作家于《四十才是青春》的创业章节中写了一个故事——《妻子一句话我节省了五六万》,说的是,他因为妻子一句提醒,及时更正电梯房的施工而省去了数万元的故事。
建厂房之时,最缺的是钱。创业之始,最需要的是接洽业务。事业要做大,就得逼着自己百折不挠、不断奋进……
这一切,谈何容易!
他说,为了开拓业务,经历过嘲笑和耻辱。
其中有一篇《那天我带着眼泪离开》中,作家引用一寓言故事阐明一道理:面对低矮的门,我要低头进去。
2007年,是他忙得焦头烂额的一年。
2008年,是他经历苦风凄雨的一年。
……
他经历了风雨,消耗了精力、财力的同时也获得了经验、财富,他最终见到绚丽彩虹横跨于阳澄湖上空。
作家创业风雨中的点点滴滴,是嵌进一个企业家生命中的朵朵浪花及波涛汹涌。
所有这些流于作家的笔端下引人深思……
作家写的每篇文章都是精华。他有诸多的箴言蕴藉着人生的哲理和思想的精髓。
比如,他的一篇《我和政府部门打交道的哲学》里说:“要做好一个老板就要学一点哲学,拓宽视野、触类旁通……要听政府的话,按照规范和标准来。”
作家在此文中传授他的处事哲学——听政府的话,别因小失大!安全意识一定要的。
当然,也有难免出错的时候,建大逻辑的厂房时,因当时资金紧张,格局受限,后来还是推翻原来的消防设施重新整改而花了十几万。
这是经验教训!蒋老师告诉我们一道理:该花钱的地方就花,不能省。
创业的苦和泪,作家独自坚强地吞下……他说,当苦难来临的时候,爱也随之而来,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
他不断激进,不断总结经验,就算身心疲惫之极也不忘初心,坚持写下这些故事给大家分享。
他的事业要发展,他奋起直追。
他说,他的正翔一定要做大,他的晴谷才会接他的事业,才会肯定他的父亲。
他还说,好名声作为精神财富留给儿女比那些留给子女的物质财富重要得多。
还有,他的一篇《上门来要钱,我一定要还》中写道:“若要我还钱 只要提前七天告诉我”,同时表达了他对阿舅和阿嫂的无比感激之情。
为人真诚,讲信用是置自己为不败的法宝。
紧接着,他还写《我应该为承租企业着想》、《我微弱的善良》和《我主张有话好好说》。
我们于这些文中更进一步领会到作家的胸怀大襟、助人为乐、急他人所急的古道热肠的优良品质和做人原则。
作家的一篇《我从不关闭接触世界的窗口》中说:“一直以来,写作是我接触世界的窗口。”随着事业的成功,妻子的态度由不悦转变为赞赏。
看来,赚钱是王道,写作是修行、是艺术——既要重视物质财富还要重视精神财富!
蒋老师,一个作家、企业家,他的著书已有近四十本,事业也正在蓬勃发展,走向世界。
试问,像蒋坤元老师这样,事业、写作同时如此成功的人还有谁?
我们要学习他,就继续与他的书对话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