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满足于被看见吗?

作者: 小舒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23-05-17 12:08 被阅读0次
我们终其一生不是为了要满足一个人,而是要找到跟自己同频共振的那一部分人。这世界很喧嚣,做你自己就好。
                            ———房琪不放弃

相信这句话大家并不陌生,甚至成了好些人的座右铭。在进行具体阐述前,我们先引入一个概念,社会原子化:

社会原子化,原子是一种微观粒子,现在借用到社会上是说,人们像一个个原子一样,四处飘落,联系少,关系疏离的社会状态。

不禁让人疑惑,社会原子化何以形成?

一方面,现代化社会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从共同体中剥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随之而来的是人际关系的粘度被削弱,个体的效能感被逐步放大。

另一方面,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便捷性和丰富性,使得人们所需的情感不在只能诉诸人际关系,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娱乐方式进行排解。

还记得之前有一个段子,给你一个房间,有吃有喝,有手机,有Wi-Fi,能够待多久?

三天,一个月,更有人戏谑说一辈子。

无疑,先不论这种方式的好坏,足以说明现代化的便捷性可以让人们多一种选择和生活方式,甚至是脱离人际关系而沉溺于虚拟世界中。

可真实情况呢?

社会在逐渐趋于原子化,个体却在极力寻求某种出口,渴望自己独特性能够被发现,被理解,引起广泛共鸣。

个性签名,微信头像,朋友圈…无不在彰显着带有个人色彩的特性。我们希望在茫茫人海中寻找那一丢丢感同身受,被看见,可我们却不愿花费一点时间来了解,理解他人,这不很可笑吗。

正如自己最近碰到的一个困惑,每当尝试去写散文的时候,总感觉带有浓厚的个人体悟,而这种体悟是非常私人的,没有相同经历的人确实很难理解,也不愿去理解。

更何况在快节奏的当下,除非作品非常具有价值,否则别人凭什么花费额外的心力去读一篇劳心的作品。

这篇再见2022,你好2023|从己出发,遇见更大的可能性

还有这篇爱|这封情书只为你

这两篇主要关注的还是自己内心世界的变化以及成长。在写的时候,会有一种被扔到镁光灯下进行曝光的感觉。不禁会问,真的决定好了去解剖内心想法并公之于众吗?

确实会有片刻的犹豫,可更多的还是书写的冲动,想把内心这团混沌着的东西给撕开,理出头绪,也希望能够引起些许的感同身受。待真正写出来的时候,好似积蓄在心里的一道淤血给吐出来了,畅然而轻快的感觉。

书写带来的体验按理说已经达成了,可我还是会奢求更多,抱着巨大的期望,希望它能够被更多人看见,希望他人能够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独特性,进而找到一群同频的人。

此时的自己,对于同频的理解似乎带有了明显的“功利”色彩,真实情况呢?

其实,当我发现这个平台,开始书写,深耕内容,由此遇到一群同样热爱文字,同样心怀梦想的友友,大家相互畅聊,且不论你写的如何,表达方式多么特别,在这里都能得到理解和包容时,同频的那部分人已经找到了,至少在文学,在写作方面。

时间确实会冲淡一切,也会见证一切。慢慢的,内心变得浮躁起来了,不满足于把文章仅仅是写出来,即便内心获得了释放,可还希望有更多人看到,收到更多人的喜欢。

这个过程,“贪欲”也就滋生出来了,当无法得到满足时,又会陷入失落,自我通过写作所所维系的平衡也被打破了。

相关文章

  • 《决策有方》——耶格系统推荐书籍

    当你追求卓越的时候,你是不会愿意满足于仅仅把工作做完的;你想要以一定的质量水平完成你的任务,而不是仅仅可以被接受的...

  • 你愿意被看见吗?

    一开始我以为《无隐私时代》是吐槽现代社会人们难以保护自己隐私的问题,看完之后才发现作者对隐私问题有很多角度的思考。...

  • 你渴望“被看见”吗

    我一向不喜欢那种“不显山不漏水”的做事风格,不知道是不是太过自卑的缘故,从小到大,我都特别渴望自己“被看见”。换句...

  • 你喜欢被看见吗

    自我认为存在感比较低,一般情况下喜欢坐在角落里,看着喧闹的人群,很是享受这种的感觉。如此看来,我是不喜欢被看见……...

  • 无人给我点赞!!!!发一个动态无人问津,我的朋友圈太安静了,太安

    难道我就是发了一个私密吗 难道我的微信动态没有人看见吗,哪怕仅仅是一个人看见,但是竟然没有一个人个我点赞,哪怕仅仅...

  • 看见被看见

    生命的最本质的需求,是被看见。 在和别人交谈和相处的过程中,投过点点滴滴的投射或者感受,看见了对方的局限或者是不足...

  • 陈年里的爱好

    爱好讲究质量吗?这是满足于心的赏心悦目。

  • 你真的被“看见”过吗

    看见,是我觉得世间最温暖、最有温度的词。 穿过表面,看到一个人内部更深的东西的反映。 当你生气,我看到你的恐惧和不...

  • 完美才能被看见吗?

    1 晚上又和土豆小姐畅聊了,开心于彼此的欣赏和鼓励,更开心于好像解决了一点她心中的小郁结,其实也是我的。 大概我们...

  • 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你为什么记不住?

    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被爱,被保护,他们更渴求得到尊重和理解。 破坏性批评能够直接摧毁孩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仅仅满足于被看见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my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