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广东省古诗词咖啡与生活
夏日偶读 ‖ “为拾红棉过曲栏”

夏日偶读 ‖ “为拾红棉过曲栏”

作者: 大地倚在河畔 | 来源:发表于2019-06-24 11:37 被阅读126次

图/赏读:大地倚在河畔

■ 顺德清晖园:因一首诗的旅程

天蒙蒙亮,竹窗外几许鸟声,划破如画舫一般的小楼的宁静,也扰醒了诗人。他披衣而起步出门外,但见昨夜里的一场雨令园径草树依然湿润。为拾取从树上落下的红棉花,诗人在绿瓦回廊间走过婉转的曲栏……

这是诗人对庐 1984 年间所写数十首 “广东风物杂诗”中的一首,题为《清晖园船厅晓起》。 期间诗人应出版社约编写《广东风物志》名胜古迹部分,常与出版社编辑到各市县采访。此诗清新简练,看似隨意而為,却意蕴精致丰富,堪可咀嚼寻思。

记得那年长假第一天,是个清朗日子,与家人特意驱车往顺德,到园中寻觅诗人踪迹。

沐着秋日阳光,徜徉于青草绿树、亭台楼阁及花径鱼池之间,忽闻一阵鸟儿鸣唱。我想,莫非这就是诗中所说的 “幽鸟啼声”?此所谓时光已逝而情景依旧哦。

几番流连,诗中所写景物逐一对应找到。其中重要的 “船厅”小景,是诗人当年来园采访时的住宿之处。置身其间,本文开头所述一幕,瞬间在脑际浮现。

此诗浅显易懂。诗人绕过曲折回廊,弯腰拾取落在地上的红棉花,富动感和画面感,意境也清雅。然而我想,诗人仅仅是在简单描述一个画面吗?他透过这画面还要表达些什么呢?

是时诗人正遍访南粤各地,爬山涉水为着完成编撰志书的任务。于是我想,作者大概是要通过这小诗表达一种生活的恬淡安静情怀,也传递或隐喻一种象征意义。红棉树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广东、云南等地,红棉花更是广州的市花,在地域文化上有某种象征性。诗人记述广东风物,经历许多艰辛曲折,依然不辞辛劳。诗中意蕴正在于此。我以为这样理解此诗更恰切。诗人是以一种对景物及情景的平淡叙述抒发对南粤风物和寻常生活之爱,而这种表达又安静不着痕迹。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在园中已流连多时,于是连忙踏上归程 …… 今日室外安静,惟听雨声淅沥,偶然读到此诗,多年前长假清晖园之行的情景又历历在目。

                                              (写于灯湖畔)

清晖园【参见百度百科】

清晖园始建于明代,位于广东顺德大良镇市中心。故址原为明状元黄士俊的黄氏花园,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清嘉庆年间。清晖园体现主人尽赏曲径荷风构想,设计灵感得于南朝诗人谢灵运句 “昏旦变气候, 山水含清晖”,故名“清晖”。园林经多次修建逐渐形成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岭南园林。清晖园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并称岭南四大园林, 2013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0623

相关文章

  • 夏日偶读 ‖ “为拾红棉过曲栏”

    图/赏读:大地倚在河畔 天蒙蒙亮,竹窗外几许鸟声,划破如画舫一般的小楼的宁静,也扰醒了诗人。他披衣而起步出门外,但...

  • 读史偶拾

    大道从兹任独行,闭门调鼎自和羹。目空山海当高踞,财散东西博圣名。 函谷鸡鸣天未晓,华清漏尽沸初平。纷闻上使争朝谒,...

  • 读文偶拾

    又是文山会海杂事繁多匆匆而过的一周。周五晚上,照例是留给自己独处放空的。闭门翻翻闲书,追追美剧,或者兴致起时跟着瑜...

  • 南歌子 秋游

    漫漫青苍地,风摇沁桂芳。曲蹊阴翳渐清凉,看紫荆红棉舞破霓裳。 醉饮亭栏处,听涛看斜阳。山岚流转泛崇光,遥想殷勤春事...

  • 过太阳岭偶拾

    山路十八弯, 林木九连环。 清风徐阵阵, 怡然入心间。

  • 读《初秋偶拾》有感

    我喜欢夜晚 喜欢有月亮的夜晚 曾经那个小院 多少梦在那里安眠 用水扦插一颗月季 低低的耳语 我以为我会在那里死去 ...

  • 偶读《西洲曲》

    南风自诩知君意, 缘何抱月印西塘。 辉清难抒离人愿, 影重易生故人殇。 不见飞鸿入浅梦, 怎有短笔画残章。 一朝风...

  • 过南水北调郑州段偶拾

    商城西南云鹤东, 玉带逶迤荥阳行。 碧波粼粼现底沙 绿草茵茵傍岸生。 注:商城,郑州别名,云鹤指郑州西南云鹤公园。

  • 二八得十

    昨晚脑中偶得一图,试涂之。 横批: 二八得十。 oooooo 倒过来读: 拾得倪二。 oooooo 倪二为《红楼梦...

  • 感想和自学

    四羡为视偶,各是栏评委 博学涌词海,评则不综个 言词各个阐,则高严于栏 严栏矗栏尊,评则铭载物 我闻各词海,成语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夏日偶读 ‖ “为拾红棉过曲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gg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