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81090/af59ab443f777d4c.jpg)
-01-
闺蜜重感冒在家烧得迷糊,我去看望她。她很是心伤的跟我说“别人家的孩子生病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父母,可是我却不敢给他们打电话。”
“和自己的父母哪有隔夜仇的,想他们就打电话啊。”我宽慰她。
“道理我都懂,只是上次吵架的时候,我的父母说既然我觉得他们不理解我,那就不要告诉他们关于我的任何事。虽然我知道他们说的是气话,可每每想到这些就没那勇气打电话了。”
“你知道我有多难过吗?通宵加班累得不行的时候想听他们鼓励我,生病的时候想有他们给我掖被角,可是都没有。好多时候,我会觉得我在杭州是一个人,竟然都没有退路。”
“我们是最相爱的人,可是为什么却总是用爱的名义互相伤害。”
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闺蜜对她父母间的心结,也绝非一两日形成的。
-02-
朋友圈常戏称闺蜜家不是寻常人家:把女儿当成儿子养,却把儿子绑在了身边。
闺蜜从小就被她的父母教育要自立、自强、自信、自珍、自爱,遇到问题的时候也总是鼓励她自己去解决。
闺蜜初三毕业那年就能一个人坐37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去青海旅行;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也从未让父母接送过。套用现在的话说,闺蜜就是个十足的女汉子,能干的不能干的,都自己解决了,常让想要帮忙的男生无用武之地。
而闺蜜的弟弟则跟他完全相反,毕业后,工作换了一份又一份,高不成低不就,工作轻松的嫌工资低,工资高的自己又没那能力。
闺蜜的父母奔波于托关系帮儿子找“更好的”工作,心灰气冷之余总是跟闺蜜抱怨儿子的不争气。
其实闺蜜和她的父母都知道,关键不在于他们为儿子找到了一份多好的工作,而在于他自己。如果连他自己都不要强,只是混日子,那么身边的人再怎么帮他都没有用。
可每每闺蜜提及让父母适当的放手,让弟弟自己去尝试着独立,父母总是说社会太复杂,儿子不在身边会出岔子。
闺蜜也很是无奈,哪有因为怕孩子跌倒,就总是把孩子绑在身边,不让他去看看这个世界的道理?
-03-
闺蜜毕业那年,一个人在杭城租房子,她很纠结的问我到底是租贵一点的小区,还是便宜点的农民房。
之所以纠结,是因为以闺蜜当时的收入,虽然也能负担小区的租金,却没有多少钱可以存下来了,这和她的父母一直灌输给她的“不挥霍、量入为出”的道理是不相符合的。因此,闺蜜虽然也很喜欢小区的安全整洁,却还是遵照父母的意愿选择了后者。
在农民房租住的一年半时间里,闺蜜无数次的和我吐槽路边的站接和嫖客,下雨后混着泥巴和发臭鱼虾味的积水路面,楼下出租店里被情杀的打工女孩……直到有次夜半醒来,发现自己睡觉的时候压死了一只小强,闺蜜终于奔溃的大哭了一场,心里第一次萌生了父母的想法都是对的吗的怀疑?
后来,住在闺蜜对门的“白富美”小姑娘“被分手”了,只因为男孩子的父母觉得会住在这样环境里的女孩子,大抵家境都不太好,而他们,更想让儿子找一个对他有助力的媳妇。
“白富美”事件触动了闺蜜,她一直觉得住在农民房只是环境差一点而已,从来没想过住在这里不仅会影响了一个人的生活品质,甚至还会影响一个人的交友、情感、婚姻。
而她那么努力的工作,努力的生活,都不过是为了让自己以后能过的幸福一点。可是,按照父母的标准,以后又是什么时候?
“为什么要为了让银行卡里的数字不断上升,而延后了自己享受生活的步伐。”
在父母的不赞同下,闺蜜还是执意搬出了农民房,和同事在小区里租住了一个小套。
-04-
闺蜜和她父母间的矛盾终因一套房子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父母答应帮她首付一套房子,然后让她自己按揭。只是闺蜜左等右等,父母一拖再拖。
先是说要帮儿子把房子买好,房子买好了又说要帮儿子把房贷还清。后来贷款还清了,也有钱了,父母却说钱在银行还没到期,贴息取出来不划算。没多久,闺蜜的弟弟在父母的安排下进了银行工作,为了帮儿子完成拉存款的任务,父母毫不犹豫的把钱贴息取了出来存到了儿子名下。
等闺蜜再提起能不能先考虑下她的时候,父母说再缓缓吧,儿子的房子还没装修,车子还没买,婚还没结……
而事实上,此时闺蜜的弟弟还是单身,连女朋友都没有,考虑什么结婚问题。
闺蜜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虽然无所谓父母能给她什么,但她始终无法接受父母的做法。女儿和儿子不该是一样的吗,为什么父母总是让她学会独立,却努力的为弟弟铺平人生的道路?
-05-
我想,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自己一直坚信的信念被动摇。
闺蜜一方面心疼父母拼了一辈子,守了一辈子,也苦了自己一辈子;一方面又总是会忍不住质疑父母对她的爱和付出。
“父母怎么会不爱我呢。小的时候,父亲每次出去有什么好吃的,总想着揣兜里带回来给我吃。那时候家里有一个挂的高高的竹篮子,装了父亲存着的零嘴,我表现好的时候,就能从里面捞出来一颗糖、一个橘子。”
“可是如果他们爱我,为什么总是忽略我内心的感受。我也想像弟弟一样在他们身边开心了撒撒娇,不开心了闹闹脾气,不想一直戴着要懂事的面具生活。我也希望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他们能说一句闺女,想住小区就小区吧,喜欢的东西就买吧,家里也不差这几个钱。我也想要他们主动关心关心我……”
可惜,怀疑的种子一旦被种下,就会生根发芽没完没了。
当然,闺蜜也不快乐。因为她不喜欢现在的这个如此计较如此自私的自己。
-06-
闺蜜的经历多少让我有点唏嘘。因为爱,我们变成更好的人,也因为“爱”,我们变得敏感和执拗。
我想,等她情绪稳定点,我一定会告诉她一些她选择性的忽略了的东西,或许,明白了这些,她可以活得更舒展一些!
第一:我们常常会给爱下各种定义,然而,没有一种爱是能被完全定义的。“我想要的是春花,而你给我的是秋月,我就觉得你不了解我了。但是我们会不会忽略了,秋月可能是他所能给你的全部?”这段被引用于恋人间的话语,对父母子女间的关系,亦是如此。在闺蜜父母的眼中,女儿一直是他们的骄傲,做什么都不用他们操心,毕业后也如他们所愿的进了事业单位。父母在闺蜜的成长过程中,给了她他们所能给予的所有的爱,教会了她他们所能想到的应对这个世界需要的所有品格,在她工作后,也想要让她迅速的建立起自生能力。然而,在后面事业处于上升阶段的时候,父母对自己因疏于对儿子的管教,导致儿子如今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过多的规划也是充满了浓浓的愧疚。因而,闺蜜的父母总想着在他们有生之年能为儿子多留下点东西,让他以后的路走的顺畅一点。
没有哪对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你必须坚信这一点。
第二:过度委屈自己,不会带给任何人幸福。身边有太多的女孩子,总是记得给父母定旅游套餐、给朋友生日惊喜、帮男友买衬衫裤子,可是她们唯一不记得的就是善待自己。想买个裙子看看价格牌想想算了,想要出去旅游又觉得费钱,喜欢吃的东西总告诉自己下一次吧!可是,她们是不是忽略了,幸福感不是父母、朋友、男友给的,而是来自自己内心深处的滋养。水满自溢,如果连自己都不能给自己爱,那么又如何去给身边的人幸福呢?闺蜜亦是如此,一直小心翼翼的压抑自己对干净整洁的小区的向往,而委屈自己去住农民房,虽然是遵照了父母的意愿,可说到底,对于已经实现了经济自由的闺蜜而言,这样的痛苦终究还是自己造成的。
所以,姑娘,不要总委屈自己,对自己好一点,想要做的事情就去做,想要买的东西就是买。当然,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第三:尝试着去理解父母,温柔的去看待问题,也让自己快乐点。有的时候,细腻和要强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好品质,它会让你感受到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可是,凡事都有度,一旦过了这个度,细腻和要强就变成了敏感和执拗。就像我很喜欢的一篇文章里说的:“真正伤害你的,从来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要想让自己免于伤害,就要从乐观的视角温柔的去看待问题。”
学着去理解父母,不要钻牛角尖,也是一种对自己的解脱。
第四:想要的自己去努力,不要指望别人。父母与子女间虽有最深的血脉牵连,却也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不能强求子女去继承他们的意志,子女亦不能对父母提出更多的物质要求。歌德说过“我们虽可以靠父母和亲戚的庇护而成长,依赖兄弟和好友,借交友的扶助,因爱人而得到幸福,但是无论怎样,归根结底人还是要依赖自己。”
只有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的,才能享受的心安理得。
第五:尽量不要和父母吵架,家的温暖将是你最坚稳的后盾。从中国的传统伦理上来说,父母对子女有着绝对的权威。很多父母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了孩子的身上,却忘了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主观思想,痛苦在所难免。然而,套用佛家的观点,父母和子女皆是因为缘分而走到一起,虽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关系,在相处的时候,却还是应该互相尊重和惜缘。而不是把这种吵不断的血缘关系,当成互相伤害的筹码。
所以,姑娘,尽量不要和父母吵架,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