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根一扎,然后你就“随便”开花

作者: 韩大爷的杂货铺 | 来源:发表于2017-09-20 11:19 被阅读3664次
图片来自网络

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1.

昨晚收到一条读者朋友发来的私信,浏览的时候私信栏只显示着最后一行字:“现在感觉很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看样子是遇到了大问题,我煞有介事地严肃点击,展开后的“苦恼”却长成这个样子:

“我现在大二,但是感觉自己不够优秀,有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好。成绩第一德育第一也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活动,也有一些奖项。但是,现在感觉很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短短三句话,读之的心情如坐过山车。成绩第一……哎呦,不错哦。德育第一……现在大学还考“德育”?还能评出个第一第二?看来自己跟不上时代步伐了啊。参加各种活动获奖……嗯,还是个全才。感到无助……这个……

这个可以理解的。

但估计一部分人无法理解:这不明显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嘛?这么优秀的娃,哪来的危机感呢?

唉,这位看官,您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一来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度与方面领域的多维度,那是相当之大,怎是个分数就能扫尽天下浊的?

二来呢,生活是有好几个层次的,这位读者朋友目前只能说在“求生”的层次一马当先,情感与人际层面,乃至哲学层面的问题处理得如何,还未可知嘞。

三来呢,我们要考虑到另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位读者朋友虽然账面足够“优秀”,但她自己总觉得茫茫然,生怕力气没使到正地方,心里没底,总觉着,缺了点儿什么。其实当今的年轻人,面对未知的未来,很少有谁具备足够的安全感的,哪怕是“第一名”。

2.

对照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可远没有这位读者朋友这么优秀。起码从成绩这一块来谈,就乏善可陈。

自从升入大学阶段,我的成绩就没进过前五。准确来说,一直在十名开外晃荡。有时临考突击偷了懒,还要甩到二十多名去。

唯一拿得出手的,倒是有几门专业课拿过头名,但算分都看总分,我是个短板很短的木桶。读研期间英语还挂过科,往好听了讲,算是完整了求学生涯,丰富了生命体验。成绩单是不含糊的,它不会这么写。

至于各种学生组织和社团,倒是参加了不少。各种级别的比赛与校内校外的活动,也浸淫很多。奖项证书一类,同样拿过,但不值一提,多半还是纪念意义比较大。

这样稀松平常的大学生涯,按理说是没资格感到欣慰的,但坦诚讲,可能是我对自身要求比较低,或脸皮较厚的关系,自我感觉良好。回首求学生活,我是十分满意的。

我没法怂恿一位大好青年和我一样降低标准;脸皮比较私人,也不能借给她用用。那么想给她一点安定感,想让她走得更加清楚悠然,咱们就得聊点除了低标准与厚脸皮以外的,别的。

这个“别的”是什么呢?它是我给自己定下的一个永恒要求,名字叫“二八法则”。

诸君听闻莫要误会,这个所谓的“二八法则”指的并非是意大利经济学家提出的“帕累托定律”。

我个人的这个,要庸俗浅白得多,老实讲,无非就是自己常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话,还挺押韵:二八二八,咱把根一扎,然后你就“随便”开花。

3.

人活着不是完全给自己活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你活的时间越长,你的社会属性就越浓,承担的角色与责任也就越多,多到有一天,你往下摘,都发现摘不干净了。

各种与你相互作用的人,会根据自身的物质与精神诉求,向你提出种种的标准和要求。

理想状态当然是啥也不管,我活我自己的。但这不现实。哪怕你率领一家老小都树立了一种“自己觉得好就好”的价值观,但你的父母妻儿还是要上街的,经年累月,受得起浮嚣的浸染吗?

所以,有些东西该追逐还是得追逐的;但是,这涉及到一个分析与分配的问题。

人跟人不一样,处境也不同,那么总和是十,就会出现三七、七三、四六、二八、五五等多种分法。

我个人的分法是二八,也就是说,二的部分,我尽情满足你们,但也别贪心,八还是我的。

换句话说:二是我与这个世界谈判、协商甚至是扯衣服揪头发之后,做出的妥协,让渡出去的部分。这部分,就是你的,你说了算,我全情投入地满足与配合,毫无怨言。而且,这个二还是根,不能没有,没有我活不成,咱们的关系也受威胁,所以做足了二的功夫,对我也有好处。起码,给八提供了底子。

但咱说好了,剩下的八,归我。

4.

在“二八法则”的英明指导下,我首先成为了一名吃货。

十块钱给你,你怎么吃?我不知道。

我的吃法是:先花个八毛一块的,买个馒头,垫巴垫巴,压压饥,把本能层面的坑填一填。

剩下九块钱,可劲儿尝鲜。臭豆腐,烤冷面,烤冷面包臭豆腐,炸鸡柳,土豆泥,脆骨烤肠……来来来!一起吃一起上!要是能富裕出三块两块的,来瓶最便宜的啤酒,再煮一包方便面,美!妥!

所以我虽然出身贫苦农家,长辈们对我期望也很大。可到了高三,离高考还有大半年,估摸着自己怎么也能考个普通本科,就踩一脚刹车,不怎么往死学了,而是“感受”了一下最后的时光,也顺便,看看大伙。

父母跟我相交多年,对此也没大意见,他们还是有底线的:只要这孩子别回村种地,将来自己能养活自己,就算小成。这就是“二”,这就是“根”。

“二”的部分我给足了,我家祖辈也没出过大学生,最后录取结果下来还是个重本,他们还挺高兴。

余富出来的“八”,我也没浪费。高中期间看过三百多本闲书杂志,该愤青愤青,该早恋早恋,吸烟没敢提前碰,是大学二年级后才学的。

大学期间在学业方面只给自己一个要求,拿一次三等奖学金,最终还真如愿了,但往家里上报时要讲究措辞:嘿,瞧见没有,咱可是拿了奖学金了!

大学里的“二”要复杂一点,因为涉及到将来的谋生大计,所以,甭管怎么变,要始终守住一个内核:尽可能塑造起一门一技之长,哪怕一切都不行了,还能指望它赏口饭吃。

所以,我专业课不敢含糊,动不动还尝试一下学门外语,心想哪怕老子啥工作都找不到,再不济,可以当个中学外语老师吧。当然,事实证明我想多了。

剩下的“八”,挥霍起来也有讲究,第一层考虑兴趣,第二层再考虑社会需求,第三层考虑接近性。于是玩的都是演讲啊、写作啊、编剧啊、表演啊、主持啊一类、偶尔再参加个学生组织,哪怕混到个一官半职,也是为了看看里面是啥样。

我个人精力比较盛,也是托了大学生活真够闲的福,就这么霍霍,那“八”里面还有富余。

于是,偶尔附庸风雅,看一些死人看不着,活人看不懂的书,刷了几百部电影,捎带手考个研,偶尔谈谈恋爱,做一些屌丝们常干的事情,什么的。

人应当有点志趣,最后,我把残留的一丢丢精力,奉献给了哲学。

审美,我底子薄,可也是一辈子的事,那都是后话了。

5.

最后,关于我这种二八法则,以及“把根一扎,然后你就随便开花”的座右铭,我想攀个高枝,用胡适先生的一段话,作为总结。

离开学校之后,大家总得寻个吃饭的职业。可是你寻得的职业未必就是你所学的,或者未必是你所心喜的,或者是你所学而实在和你的性情不相近的。在这种状况之下,工作就往往成了苦工,就不感觉兴趣了。

为糊口而作那种非"性之所近而力之所能勉"的工作,就很难保持求知的兴趣和生活的理想主义。最好的救济方法只有多多发展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与活动。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又应该有他的非职业的玩艺儿,可以叫做业余活动。凡一个人用他的闲暇来做的事业,都是他的业余活动。往往他的业余活动比他的职业还更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

他用他的闲暇来打麻将,他就成了赌徒;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革者;或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成个史学家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英国十九世纪的两个哲人,密尔终身做东印度公司的秘书,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在哲学上、经济学上、政治思想史上都占一个很高的位置;斯宾塞是一个测量工程师,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成为前世纪晚期世界思想界的一个重镇。古来成大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善用他的闲暇时间的。特别在这个组织不健全的中国社会,职业不容易适合我们性惰,我们要想生活不苦痛或不堕落,只有多方发展业余的兴趣,使我们的精神有所寄托,使我们的剩余精力有所施展。

有了这种心爱的玩艺儿,你就做六个钟头的抹桌子工夫也不会感觉烦闷了,因为你知道,抹了六点钟的桌子之后,你可以回家去做你的化学研究,或画完你的大幅山水,或写你的小说戏曲,或继续你的历史考据,或做你的社会改革事业。你有了这种称心如意的活动,生活就不枯寂了,精神也就不会烦闷了。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胡适

愿你有根,也能“随便”。

End.


各平台开白等事宜请给我的经纪人bingo_发送简信。(发送方式:点击蓝色字体)

相关文章

  • 把根一扎,然后你就“随便”开花

    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1. 昨晚收到一条读者朋友发来的私信,浏览的时候私信栏只显示着最后一行字:“现在感觉很无助,不...

  • 直起腰身,我望见那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年纪一把,不说木枪一把 至少也是稻草一把 随便一扎也应该可以扫一把 门前的灰尘 当然,起风是个例外 尤其是遇上不规...

  • 斋姑娘

    � 这个陌生的城市,古老的文化气息,我顶着蓬松的头发,橡皮筋随便一扎,然后下了阁楼去吃饭。 喝着粥吃着小咸菜,一位...

  • 关于树的爱情

    树羞于说自己的爱情,把根扎进土里;开花结果蔓延又生长。――题记 树羞于说自己的爱情, 把根扎进土里; 开花结果蔓延...

  • 落地,然后开花

    来三亚的时间不长也不短,刚好三个月了。这是我毕业离开学校后的三个月,也是我们创业的第三个月。不论一个能力有限、刚刚...

  • 社交怯懦症:一起聊聊尴尬经历

    早晨送走孩子,脑袋往被窝一扎,猛咧咧的睡到了十点多。起床后,随便套了保暖的衣服,准备把屋里卫生搞搞。 阳台上前几日...

  • 我就随便写写   你就随便看看

    无关文学 只是随笔

  • 我就随便写,你就随便看。

    呃. 是谁创造了 永远 这个词呢!? 恩.是那些信誓旦旦的人. 时间的浪潮打来又退去, 留下一片狼籍.. 我的执着...

  • 2019-12-31

    请随便记住我 然后把我忘了吧

  • 你就随便写写

    文字是心灵的垃圾,堆积起来让它慢慢转化释放氮气,变成肥料,才可以用来种花花。 你要耙土、施肥、吸收太阳热能,持续地...

网友评论

  • 旭日仪:不是很明白,为什么是二八呢,三七可以不
  • 七汤汤:加油
  • 跳完舞:写得真好
  • 喵语者:胡适先生这段话很棒,已记录。谢谢韩大爷
  • 北风殷殷:看到那句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雍和,冷不丁的想起了自己的专业课😂
  • 548b93512516:嗯虽然我大学要毕业了,但希望现在看到这篇文章还不晚
  • 琰言:我个人的分法是二八,也就是说,二的部分,我尽情满足你们,但也别贪心,八还是我的。

    换句话说:二是我与这个世界谈判、协商甚至是扯衣服揪头发之后,做出的妥协,让渡出去的部分。这部分,就是你的,你说了算,我全情投入地满足与配合,毫无怨言。而且,这个二还是根,不能没有,没有我活不成,咱们的关系也受威胁,所以做足了二的功夫,对我也有好处。起码,给八提供了底子。

    但咱说好了,剩下的八,归我。

    这一段最好


  • 无兮:二八,挺不错的,我的大学刚刚开始
  • 0c7d93eebe55:能够保证生存的前提下,努力绽放出更美的花花🌸🌸🌸
  • 刘曌:我感觉您的文章都是通俗易懂 用最简单的话说出哲学一般的大道理
    而且这种态度也挺好的 不让自己太累 但是至少能养活自己 至少能活成大多数的样子再高级一点就更好了 要有一点奋斗目标 有一点可以让你疲倦不堪时仍旧眼前一亮的事物在坚持。(也不知道这样说符不符合这篇文章的意思)
  • 长弓一箭:非常简单适用的招数,妙!
  • 杨茗辞:我的兴趣只有吃:cry:
  • Grace粥粥:人活着不是完全给自己活的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扎心了:broken_heart:
  • diamond千树:花不开哪来的根的种子??
  • 草木本心zZ:最近才关注大爷你的看了几篇文章感觉都深受启发好吧其实我就是想八卦一下大爷你现在是在做什么领域的工作呀你的那个“二”是啥
    韩大爷的杂货铺: @曼曼_Marissa 犯二呀
  • 安嫚儿:认识大爷稍微有点晚,要是早点认识就好了。🤔
    安嫚儿: @誉恬家 没有没有,我不是那个意思。有种ineffable的感觉。
    跳完舞: @十一月安 人家有老婆了😂
    韩大爷的杂货铺: @十一月安 😅😅
  • 夏弥夏弥:感觉好疯狂,却感觉疯狂不起来呀😂😂😂
    韩大爷的杂货铺: @冷冬树影 🙈🙈
  • 且存:特别值得反复读
    且存: @茁77 喔是嘛~我几个账号同一头像的🤗
    1fdaad2d21ae: @且存 头像好熟悉
    韩大爷的杂货铺: @且存 👏👏👏
  • 小婷半清:最近更新这么快,大爷的脑细胞有没有累死好多:joy:
    跳完舞: @小婷半清 越用越活
    韩大爷的杂货铺: @小婷半清 还好还好
  • 23040f0b66d5:大爷你这个二八原则可不简单呢,看完后我焦虑😂
    韩大爷的杂货铺: @水瓶蚊子 😅😅
  • 其麦芃芃:用力但不尽力吗?
    44b888f77588: @侯鸟 还是没读懂啊,朋友
    韩大爷的杂货铺: @侯鸟 不是啊
  • 努力生长的大脸娟娟:把根一扎,随便开花。谢谢😊😊😊
    韩大爷的杂货铺: @夏纸木理想记 不客气
  • 2a45ae438718:哈哈
    韩大爷的杂货铺: @懒妈部落 😉😉😉
  • 人鱼飞燕:二八法则还可以这样用
    韩大爷的杂货铺: @人鱼飞燕 挪活
  • 1472b18f3153:大一感觉就“随便”了,忘记扎根了。大二要好好学习专业课。但是感觉这学期专业课都是理论,各种教育学心理学,没有什么实用性(小学教育专业),可能这些学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吧。
    韩大爷的杂货铺: @望澄 理论要知道一点,实用部分多侧重

本文标题:把根一扎,然后你就“随便”开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nn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