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卷 虽一字不识,真诗人矣
八十八、董君隔面
【原文】丁丑春,陈古愚袖诗一册,来告予曰:“得一诗人矣。”适黄星岩在山中,三人披读,乃常州董潮字东亭者所作也。其《京口渡江》云:“轻帆如叶下吴头,晚景苍茫动客愁。云净芜城山过雨,江空瓜步雁横秋。铃音几处烟中寺,灯影谁家水上楼?最是二分明月好,玉箫声里宿扬州。”想见其人倜傥。癸未,阅邸抄,知与香亭同中进士,入词馆。予方喜相交之日正长,不料散馆后,竟病卒。余因思:未见其人,先吟其诗而相慕者,一为蒋君士铨,一为陶君元藻,皆隔十馀年,欣然握手。惟董君则始终隔面。渠未必知冥冥中有此一知己也,呜呼!
[译文]丁丑年春,陈古愚装着一册诗集,来告诉我说:“得了一位诗人。”刚好当时黄星岩在山中,三人披衣坐读,是常州董潮、字东亭的人写的。他的《京口渡江》一诗说:“轻帆像树叶一样下了吴头,晚上景象苍茫触动了异乡客的愁思。芜城刚下过雨连云彩也分外干净,秋天的江面上大雁飞过。烟雾中的寺院隐隐有铃声传来,谁家楼上亮着灯光。最漂亮的是二更天的明月,住在扬州城听见玉箫声声。”从诗中可想见这个人是如何地风流倜傥。癸未年,我看邸极,知道他是和香亭同中的进士,入词馆,我正高兴与他相交来日方长,不料散馆后,他竟然死了。我因此想:没有见到这个人,而先读他的诗从而倾慕的,一个是蒋士铨君,一个是陶元藻君,都能隔了十几年,见面交好,只有董君始终未能见面,他未必知道冥冥中还有我这样一个知己,这实在是一件可叹可惜的事情啊!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记录了“ 董君隔面”的故事和诗。
丁丑春,陈古愚袖诗一册,来告予曰:“得一诗人矣。”
适黄星岩在山中,三人披读,乃常州董潮字东亭者所作也。
其《京口渡江》云:“轻帆如叶下吴头,晚景苍茫动客愁。云净芜城山过雨,江空瓜步雁横秋。铃音几处烟中寺,灯影谁家水上楼?最是二分明月好,玉箫声里宿扬州。”
想见其人倜傥。
癸未,阅邸抄,知与香亭同中进士,入词馆。
予方喜相交之日正长,不料散馆后,竟病卒。
余因思:未见其人,先吟其诗而相慕者,一为蒋君士铨,一为陶君元藻,皆隔十馀年,欣然握手。
惟董君则始终隔面。渠未必知冥冥中有此一知己也,呜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