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导演彼得杰克逊曾经拍过一部惊悚片《可爱的骨头》,讲述一位美丽的少女被变态邻居诱骗到地下室杀死,锁在一个铁柜里,然后丢在垃圾填埋场的故事。能把恐怖片拍得如此文艺、如此温情脉脉的估计也就彼胖了。本次惨剧的女主角也被锁在了铁皮的冰柜里,不同的是,剧情不仅不温暖,而且非常恐怖:她的尸体是冰冷的。
网侵删作为一枚死忠搭讪犯,除了常年学习和实践男女交往的科学理论,更是经常听大师们如何甄别那些可能有毒的男女。
不要接受那些对你叨扰不休的人的追求;
婚恋,一定要找一个人格完整的人。
————以心理科学为指导的情感专家们如是说。
可惜可叹,即便日复一复地努力完整如我,因为待业赋闲,今早小女神也离我而去。
巨婴遍地的国度,人格完整的人太少,恋爱成了一场修行,有的人互相成全了自我,有的人万劫不复地循环着。
本惨剧中的嫌疑人,不但不是那种喜欢打扰的人,而且,话不多,知进知退,典型的会带节奏的PUA学派(男女交往的泡学理论的一种流派)的老司机,看采访:
“他这个人是某家大型商场里的陈列师,这个人按照我们上海话说,就是喜欢掼浪头 ,搞得自己好像腔调很浓的感觉,不是那种很稳重的,平时说话就是挺拽的。”杨俪萍的高中同学曾在受访时觉得朱冬不靠谱。表姐觉得他“追女生是有策略的,欲擒故纵,若即若离的那种。”
妹子们估计要迷茫了,恶魔渣男在枕边掩藏如此之深,难以分辨啊,好怕怕啊,怎样才能找一个人安全地恋爱,结婚?
不怕,技术宅最近研究心理学可以教你一招,轻松躲开婚恋中那些能够致死的暴击。先从本案嫌疑人杀死受害者婚前婚后的表现(破折号后面的内容为症状)研究起:
(1)(2)喜欢掼浪头 ,搞得自己好像腔调很浓———夸大自己的成就和天赋;表现一种高傲自大(粗鲁和谩骂)的行为或态度。
(3)平时说话就是挺拽———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他们认为自己的这些独一无二的“能力”只有少部分高地位的人(机构)才能理解,或应该被联想到与上述的人为一类
(4)(5)杨俪萍发了一条微博:“前几天微信删了,找我就短信或者电话,也不知微博活着的人有多少,女性随时OK,男性有被删除的危险,在未来的48小时,微博也要战败了,开始陆续删人,这不是演戏,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喜欢妻子与一些朋友多来往,她们只能用微博聊天。————认为自己享有特权,管制妻子该有的社交权利;攫取他人的利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6)(7)爱打扮的她也一改时髦风格,每次与家人见面都穿很休闲的运动卫衣卫裤。但见面也在减少,用微信联系家人次数不多,朋友圈也很少发,朱冬婚后对她的管制更严了。两人合力家庭月收入并不拮据,朱冬用钱挥霍,十余个大大小小的玻璃盒,养了冷血动物,微距镜头记录在微博,表妹一直在帮他还赌债和卡债———攫取他人的利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缺乏共情: 不愿意(或我更想表述为不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以及需求,完全生活在“自我”里。
下面,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三遍不够说百遍,哥又开始老调重弹(敲黑板),再次把自恋人格的诊断标准搬出:
自恋型人格:
DSM IV中详细阐明了只要个体出现了以下列举的5项(仅一半以上),即可诊断:
1. 夸大成就和天赋。
2. 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分的幻想。
3. 他们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他们认为自己的这些独一无二的“能力”只有少部分高地位的人(机构)才能理解,或应该被联想到与上述的人为一类。
4. 对赞美成瘾 (经常寻求别人的赞美, 并且对恭维的话尤为敏感).
5. 认为自己享有特权。
6. 攫取他人的利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7. 缺乏共情: 不愿意(或我更想表述为不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以及需求,完全生活在“自我”里。
8. 常常嫉妒他人和相信他人嫉妒自己。
9. 表现一种高傲自大(粗鲁和谩骂)的行为或态度。
这种靠吃别人来堆高自己的人格障碍在影视界还有一种经典的恐怖化身:异形。
网侵删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他会要杯牛奶。————登门槛效应。
拥有自恋人格的人通常都智商很高,不少甚至是普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一旦取得优势,他们就会得寸进尺,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证明自己的独一无二,由于普遍缺乏共情能力,对受害者的痛苦根本毫不在意。
为什么自恋人格的人经常轻松得手?
因为他们通常都有着能影响受害者的巨大优势,可能是颜值,可能是权力金钱(也就是说,和那些取得成功的自恋人格患者交往基本上会付出极大的代价比如被剥夺自我),可能是偶像崇拜(比如本案的受害者,日本摇滚乐手MIYAVI,叛逆的音乐青年是她的偶像),也可能是信仰(比如那些打折着信仰旗帜危害虔诚信徒的伪教徒),甚至可能是胖(比如某些信仰奉胖子老实的妹子)。
一旦拥有这个影响力,接下来的剧情就是PUA的老套路了:开始不断打压受害者,占据一个强势的位置,使自己看起来非常权威,各种洗脑,然后在他们丧失判断力的时候为所欲为。
所以,这一招很简单(还是说三遍):
远离那些有自恋人格的人! 远离那些有自恋人格的人! 远离那些有自恋人格的人!
当然,如果为了那些巨大优势,你愿意附上代价,也没人拦着你冒险赌一把。
网侵删PS:本案的亲人朋友描述可以看出,受害者是个优质的乖乖女,成长过程中一直太温柔太听话了,唯独在婚恋这件事情上自己做了一次重大决策———也就是说从小缺乏表达自我的机会,在和朋友的平常人际交往中也很少主动表达自己,甚至在叛逆期父母都没有注意到什么异常表现,而这偶像MIYAVI,很可能就是受害者投射出来的内心深处的自己。————可惜逝者已逝,我们除了默哀,再也听不到更多了。
所以要善用叛逆期,只要成本和风险可控,少年们应该多尝试、多争取表达自我,家长们也要多聆听甚至多诱导,给他们机会表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