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书摘
《硅谷最受欢迎的情商课》呈现了谷歌情商培训课的精髓。在硅谷,一群全世界最聪明的人联手为谷歌员工打造了一套情商课程,名为“探索内在的自己”。这门课程迅速风靡硅谷,成为全球众多职场人士必修的超级情商课程。这本书介绍了一种通过正念禅修练习来提高情商的方法,指出高情商的基础是高质量的注意力,禅修训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注意力,从而提高情商。
适合谁读
· 商界人士
· 创业者
· 想提高情商的人
关于作者
陈一鸣,谷歌元老级工程师,曾参与打造谷歌第一代搜索引擎。陈一鸣的智商高达156,并通过自修,把自己从一名代码高手转型成为谷歌的首席情商培训师,他推出的领导力课程“探索内在的自己”也在硅谷爆红,并辐射到全球各地。目前陈一鸣任职谷歌人力资源部,负责谷歌 EDU个人成长项目。
学什么?如何提高情商
现代社会,人们面对的是快节奏的生活和复杂的人事关系。如果一个人没有较高的情商,是很难应付现状和取得成功的。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供我们练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情商呢?
《硅谷最受欢迎的情商课》就对提高情商的问题提供了“正念禅修”这一练习方法。“正念禅修”强调有意识、不带评判地觉察当下,是佛教禅修主要的方法之一。“正念禅修”的练习可以培养注意力,而注意力是情商的基础。书中还介绍了几种提高情商的小技巧,通俗易懂,落地性强,对情商的提高有切实的帮助。
你还会发现
· 被誉为“现代积极心理学之父”是谁;
· 什么是谷歌的情商课爆红的关键因素;
· “自我激励”的三个步骤是什么。
一、“人缘好”不是情商的全部
说到情商这个词,很多人可能都觉得很熟悉、很简单,情商就是指会来事呗。但是,情商高真的只意味着人缘好、会办事吗?当然没那么简单。我们以前曾经读过世界公认的情商大师,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写的书《情商》,书中,他把情商划分为两大层次、五个方面。
第一层次是内省智能,包括自我知觉、自我调节和自我激励三个方面;第二层次是人际智能,包括同理心和社交技巧这两个方面,并进一步指出,真正的情商绝不仅仅指人际交往的技巧,更重要的其实是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管理。只有自己的情绪平和了,才会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同时为大家带来快乐和正能量。
在我们今天读的这本书,《硅谷最爱欢迎的情商课》中,作者陈一鸣更是告诉我们,情商是一种能力,它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杰出的工作业绩,创造卓越的领导力,打造快乐和谐的团队。
情商真的有如此大的作用吗?你还别不相信,真的有。有研究表明,情商对“卓越”的贡献度比单纯的智力和技能因素要高出两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被誉为“现代积极心理学之父”的马丁·塞里格曼,就曾经作过一次关于情商的影响力的科学研究,结果发现,在保险代理行业中,保持乐观主义情绪的代理人,要比悲观主义者的平均业绩高两倍。
你可能会说,销售和客户服务这类行业中,本来就要求从业人员要有高情商和外向的性格,情商影响业绩很正常。这种理解的确是没什么问题,所以,马丁·塞里格曼又在普遍认为工作业绩主要依赖智商的高科技领域做了同样的研究,结果发现,情商对纯脑力工作者的影响同样巨大。
塞里格曼的研究证实,在工程师这类需要高智商的领域,有6种能力最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按重要程度排序依次是:强烈的成就感和影响力,概念思维和分析能力,喜欢挑战和自信心。
认真分析这六种能力,不难看出,其实只有两种能力,即“概念思维和分析能力”是智力因素,而剩下的四种,包括排在前两位的“成就感和影响力”,以及后两种“喜欢挑战和自信心”,都属于情商的范畴。
谷歌就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才在谷歌大学开设了 “探索内在的自己”这门培训课,希望能借此提高公司员工的情商。据说,这个课程在谷歌非常火爆,一群全世界拥有最聪明大脑的人在课堂上争先恐后地学习和交流,而数千人居然真的因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比如,谷歌工程部经理比尔·杜安,他曾经是一个脾气暴躁、性格执拗的人,公司没什么人喜欢与他在一起。但通过“探索内在的自己”这门课程的学习,他学会了更好地聆听、控制自己的脾气,并且能更好地理解各种人际关系中的冲突。他开始变成一个受欢迎的人,下属也更爱戴他,他还很快得到了升职机会,而且成了一个更有效率的管理者。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很多公司都有类似的课程,为什么只有谷歌的情商课爆红硅谷?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在于谷歌引入了许多优秀的合作伙伴,比如斯坦福大学的神经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心灵禅师诺曼·费雪,甚至还有第一个将正念疗法引入主流医学的医生。这些世界一流的人才为谷歌的情商课加入了许多科学的元素。
二、情商,“三分天注定,七分靠修行”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所谓情商,绝不仅仅是会交际、人缘好,它更注重的,其实是我们自身内在的快乐和平静。那么,如何获得这种内在的快乐呢?大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选一个清静之地,旅游、度假、放松心情。
的确,从喧嚣不堪的工作和生活中抽身出来,在香格里拉、西藏、清迈这样的人间仙境或佛光普照之地放松几天,自然会感到身心愉悦,甚至忘却一切烦恼。
但是,假期总会结束,我们绝大多数人,终归是要回到这万丈红尘中的。这时候很多人就会发现,生活照样一地鸡毛,我们还是遇到一点儿烦心事就暴跳如雷。
其实,度假这种方式,只是在逃避,并不能让我们获得真正的平静。真正的平静,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安静。即使是泰山崩于眼前,也能立刻察觉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从容自在的状态。
听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觉得,这太难了,而且这种能力是天生的,我肯定学不会。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陈一鸣说,情商这种东西,真的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修行。如果能掌握正确的方法,任何人都能让自己的情商提升一大步。
书中提到,建立情商的基础,就是训练自己拥有高质量的注意力。正如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所说,“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有一个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而这些反应中包含我们的成长和快乐。”强大、稳定和敏锐的注意力就是增强这个空间的最佳武器,它能够让我们保持头脑冷静和清晰,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清楚客观地观察自己的思想和情绪,摆脱情绪的控制,从而做出更好的选择。
我们以前读过英国神经认知科学家丹尼尔·博尔的书《贪婪的大脑》,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一种增强注意力的方法,那就是冥想。
尼尔·博尔向我们证明了,任何人都可以学会冥想,并可以通过持续的冥想减轻压力,降低身体的患病风险,而且工作的专注度也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今天我们读的这本《硅谷最受欢迎的情商课》中,也提供了一种提高注意力的方法,而且是和冥想同源的神秘方法,那就是禅修。
禅修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基础的就是正念禅修。所谓正念,最初来自佛教的八正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它强调有意识、不带评判地觉察当下,是佛教禅修主要的方法之一。
对很多人来说,禅修都是非常神秘的。似乎只有少林寺里的高僧,或者藏传佛教中的喇嘛才能驾驭这种古老又高深的法术。事实上,大道至简,真正的禅修可以无关任何宗教,只是一种心灵和注意力的训练方式,每个人都能做到。
通过足够的禅修训练,一个人就会变得平静而且注意力集中,不为外界所动。当注意力提高之后,你就会发现:精神变得高度放松,却又十分警觉,同时,平静、清晰和快乐这三种很棒的心灵体验也会随之出现。
听起来很神奇是不是?为了让普通人也能掌握这种正念禅修的技巧,本书的作者陈一鸣还创造出了一套非常容易操作的正念训练方法,名字就叫“容易法”。有多容易呢,你每次只需拿出几分钟的时间,用适度而持续的注意力来关注自己的呼吸。
每次从关注自己的呼吸开始,然后渐渐将注意力转向呼吸的过程,呼气—吸气,呼气—吸气……就好像你的生命中只剩下了呼吸这一件事。如果走神了也没关系,只需温柔地将注意力带回到呼吸这件事上就可以了。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采用任何自己喜欢的姿势,坐着或者躺下,也可以选择睁眼或者闭眼,总之,只要你能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其他的事情都无所谓。
这种修禅方式,对场地、时间几乎没有要求,再忙碌的人都能轻松松松坚持下来。一旦你能经常练习,就能使自己的心灵更加平静和清晰。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大人物通过禅修受益终生,我们熟悉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就是其中之一。苏东坡一生命途多舛,在四十年的政治生活中多次被贬,甚至好几次险些丧身官场。后来好不容易得到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却因为赴任的路程遥远,劳顿奔波而导致幼子夭折。
但不论经历什么样的磨难,苏东坡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旷达的人生态度。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与他的佛禅修行有很大的关系。
说到这,我不禁想起了苏东坡与高僧佛印之间的一段趣事。
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时,结识了云门宗(禅宗的一个流派)禅师佛印和尚,并结为知己。有一天,苏东坡在静坐禅修之中突然若有所悟,立即提笔赋诗一首:“稽[jī]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诗中的“八风”指的是人生中的八种境遇:称、讥、毁、誉、利、衰、苦、乐,这四顺四逆代表了八种外来的干扰。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自己已经深刻理解了禅修中“静心”和“安心”的精髓了,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干扰,我都可以端坐莲台,岿然不动。写完之后,苏东坡反复吟诵,越读越得意,于是满心欢喜地差遣书童拿给江对岸的佛印和尚看。可谁知,佛印和尚看完后,提笔在空白处写了两个字:放屁,然后就打发书童回去了。
苏东坡一看这俩字,不由得火冒三丈,心说,我这么好的诗,你不懂欣赏也就罢了,居然说我是放屁,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立即过江找上门去,准备责问佛印和尚。哪想到,苏东坡怒气冲冲地跑到庙里去兴师问罪,却吃了闭门羹,小和尚告诉他,佛印师傅正在做功课,不见客。
满腔怒火的苏大学士这回是实在忍不住了,推开小和尚就直奔佛印的方丈室而去,到了门前,他刚要抬手砸门,忽然发现大门上贴着一幅字,端端正正两句诗,写的是“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这句诗仿佛是一道惊雷在苏东坡的头上炸响,他站在门前收回了想要砸门的手,定定地呼出一口浊气,然后低头叹息道:“是我错了啊。”
是啊,区区“放屁”两个字就能把苏东坡气得火冒三丈,那诗中的“八风吹不动”岂不是一句空话了么,所以佛印这句诗无疑是当头棒喝,让苏东坡警醒了。从那之后,苏东坡越发地敬重佛印,对自我修行的要求也越发地严格起来。
在《东坡养生集》中详细记载了苏轼平时的养生习惯,他每天清晨起床后,首先练习传统的叩齿功,然后打坐修行,吐故纳新,对于禅修中的感悟,他还下了这样的诗句“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二日。”意思是闲时沉下心来,摈弃琐事的烦扰,静坐反思,一天仿佛有两天那么长,而且这一天的收获,也都比得上两天了。
正是因为每天坚持打坐修禅,让苏东坡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坎坷,都能保持心平气和,洒脱豁达。
三、情商象肌肉,越炼越强壮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锻炼注意力的方法,但这只是建立情商的基础,只学会“容易法”这个最基础、最简单的方法,还是有点不够。用“容易法”时,我们很容易体会到平静和美好的状态,但问题是,“容易法”只是培养我们将溃散的注意力不断回收的能力,真正的挑战在于把这样的意识状态“普及”到日常生活中。
为了帮助我们胜任这样的挑战,作者贴心地准备了许多小技巧。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练习一下这几种大脑的体操。
第一个小技巧是不要喂养情绪怪兽。我们都知道,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紧张和暴躁的情绪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通病。特别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每天一睁眼就要面对房贷、工作、养老、育儿等种种烦心事,各种压力之下很容易情绪失控。
这些烦心事和压力就好像是情绪怪兽,侵扰我们的心灵并让我们感到痛苦和焦虑,很多人都对这些情绪怪兽感到无能为力。但陈一鸣说,这些情绪怪兽看似强大,但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必须依靠我们的喂养才能得以存活,如果你能学会控制自己不向它们提供养料,这些怪兽就会被饿死。
停止喂养它们的办法就是练习处理情绪触发点。
具体的做法是:停下—呼吸—觉知—反思—回应。
停下:当你感觉自己的情绪将要爆发时,先停下来;
呼吸:然后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
觉知:当你逐渐平静下来后,运用正念不做评判地体会身体在前一时刻的感受,如果你体验到了你即将“发怒”,并且已经及时停了下来,那么接下来,你就可以进行反思了。
反思:你要想一想是什么引起了你的愤怒,你的这种愤怒情绪是在攻击自己,比如自我贬低、自我否定,还是在攻击他人。如果涉及他人,你要把自己与对方进行一次角色对换,当你能够感受到对方在当时情境下的心境时,你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回应了。
回应:能够像苏东坡一样正确回应自己的不良心态当然好,现实中很多时候其实并不一定必须做出回应,哪怕只是设想一下怎样做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也就够了。
为了方便理解这个过程,我们来举个例子。
在陈一鸣的情商课程上,有一个名叫德里克的员工就曾分享过自己成功赶走情绪怪兽的故事。
有一次,德里克和丈母娘一起带着一岁多的小女儿出门,在等公交车的时候,粗心的老太太竟然忘记把婴儿推车的刹车拉上了,结果,婴儿车快速地延着坡道滑走了,并且穿过人行横道撞到了一辆汽车上,小宝贝被吓得哇哇直哭,不过好在孩子没受什么伤。
如果按照参加学习前的脾气,脾气暴躁、说话不经大脑的德里克肯定会跳起来对着丈母娘大骂一顿。
但这一次,他决定试验一下新学的情商技巧:他保持沉默,只是用心关注鼻腔里的呼吸;不去想事情的最坏结果,也不去想丈母娘要是细心点会怎样,更不去想自己为什么没有提醒丈母娘;然后做了两个深呼吸之后,德里克不仅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还意识到丈母娘此时一定很内疚。
于是他意识到,骂人不会让任何人好过,包括他自己,于是他决定从心底原谅丈母娘的粗心行为。一场家庭纠纷,就这样化解于无形之中。
在今天这本书的开头,我们说过,情商包含五个方面,分别是“自我知觉、自我调节、自我激励、以及同理心和社交技巧”。饿死心中的情绪怪兽,实际上就是运用同理心,帮助我们实现自我知觉和自我调节的好办法。
提高情商的第二个技巧是自我激励。在书中,陈一鸣把自我激励的过程简化为简单的三个步骤:保持一致、展望未来和富有韧性。
保持一致指的是让工作和你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就像谷歌的很多工程师,天生就热爱编程,对于他们来说,来到办公室只是满足自己的乐趣,取得报酬只是顺便的事。
展望未来就更简单了,如果你想实现某个目标,只需想象自己已经实现它了,这样实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或许你会觉得这有点匪夷所思,但这是有心理学依据的,我们的大脑的确会根据想象和预测匹配最佳的认知、情绪、行为以及人际交往方式等。
有了目标之后,你还需要韧劲来帮助自己到达目的地。这种韧性指的是能克服前进道路上障碍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基础,就是正念禅修所得到的内在平静。
“保持一致、展望未来和富有韧性”这三个步骤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利用这个方法,我们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如何度过一生。
上面说的两个小技巧,不要喂养情绪怪兽和自我激励的三个步骤,都属于情商中的内省层次,也是基础层次。当你打好了基础,就应该尝试进阶了,情商的进阶主要体现的是由内而外的能力,它包括同理心和社交技巧,这也是很多人认为自己“情商低”的主要原因。
怎样才能实现进阶呢?作者陈一鸣也给出了一个妙招,就是带着慈悲心对待他人。什么是慈悲心?书中说:慈悲心是一种对苦难众生心怀悲悯,强烈地希望减轻他们痛苦的心情。说得通俗点,实践慈悲心的过程,就是从关注自己到关注他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能实现从“我”到“我们”的改变。
和内在平静一样,慈悲心也可以通过禅修的方式来培养。这种方法也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在吸气的时候,想象正在吸入自己的善良,并假设把这份善良在心中扩大一百倍;呼气的时候,想象自己正在把这些善良传递给全世界。然后,想象我们重新吸入来自别人的善良。
当我们不停地重复这种想象,内心就会自然而然产生“我能放大善良,我可以帮助别人,我也同时在接受别人的帮助”的信念。而我们自己,最终也会因为这样的锻炼,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同理心和领导力的人。
总结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变得急功近利、焦虑浮躁,常常被烦心事和情绪所驱动和控制,而忘记了自己内心最本质的需求是平静和快乐,所以,学会自我修炼和情绪调整,是每个现代人的必修课。
今天我们解读的这本《硅谷最受欢迎的情商课》,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的“大脑体操”,它可以让普通人也能通过正念禅修的方式来享受最纯真的内在快乐和平静。
作者陈一鸣在书中说,“通往世界和平的简单三步”是:
1、从我开始。
2、使禅修成为一门科学。
3、将禅修融入日常生活。
的确,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快乐一哥”说的这三步,那么,世界和平、世界大同也许真的就不是一个梦了。
《硅谷最受欢迎的情商课》金句:进步或成长均来自于克服抗拒。
高情商不只意味着人缘好、会办事,还意味着能有效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