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周500字学佛心得有佛气儿
要门本为弘愿开,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弘愿

要门本为弘愿开,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弘愿

作者: 5cc1a542ec19 | 来源:发表于2019-04-30 17:28 被阅读11次

    且此文中,“定散等回”,显一乘义;“速证无生”,示顿教义。

    这个意思是顺着上面两句来的,“异论我们暂且不讨论它,留到后面;但是我们的本论、本义,自己的观点、意思是什么,先在这里进一步讨论”,所以他加了一个“且”字。

    这一段也有三科:第一“二教且殊”,第二“二教一致”,第三“观归愿力”。

    这两句是说二教的暂时表法有所不同:“定散等回向”这一句是显示一乘教义;“速证无生身”,这是显示顿教之义。“显”和“示”的意思是一样的。这里并没有直接用“一乘顿教”,而是显明这个道理,这要看得出来;如果看不出来,这里的“显”和“示”就不明白。

    为什么“定散等回”是“一乘义”,“速证无生”是“顿教义”呢?下面有问答料简,我们这里就略过去了。关于“一乘”和“顿教”这些名词的含义,我们会不断复习,也会经常遇到,因为这个概念很重要,在下面问答料简的时候再跟大家分享。

    我们看下面:

    二教虽殊,终归一致,总是顿教一乘故也。

    “二教”就是释迦教、弥陀教。释迦教是“要门教”,弥陀教是“弘愿教”。这在第20页倒数第3段说得很清楚——“所信法者,谓二尊教。弥陀本誓,即弥陀教。极乐要门,是释迦教”。

    既然说“二教”,总是有差别的,没有差别就是“一教”了。“二教虽殊,终归一致”,虽然立二教,它们有差别,但最终还是归于一致的,总的来说都是“顿教一乘”。

    这段文句从表面看很好懂,但是详细思维内涵很多。

    “二教虽殊”,“殊”是不同。有哪些不同呢?这要看上面“序题门”所引的。

    第一,名称不同。一个叫“要门教”,一个叫“弘愿教”。

    第二,教主不同。要门教主是释迦佛,弘愿教主是弥陀佛。

    第三,所主经典不同。要门教是“此《观经》”,弘愿教是《大经》。

    第四,摄机不同。要门教是定散善机,弘愿教是一切善恶凡夫。

    第五,所堪之行不同。要门教是定散二行,以此二行标出它的堪行之机;弘愿教是念佛之行,无人不堪。

    第六,利益不同。要门教的利益是“回斯二行,求愿往生”,弘愿教的利益是“善恶得生”。一个是“愿生”,一个是“得生”。

    当然,这两个利益之间是有关系的,必然是先有愿生,才有得生;而得生,正是满足了当初的愿生。但是在语言表达上,一定是有教门施设的先后差别,总是先愿生,后得生。即使愿生的当下,所谓“愿便入”,“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但是在语言表达上还是得先说“愿生”,后说“得生”,这就是教门施设的差别。

    “终归一致,总是顿教一乘故也”,这个“终”是指最终,它未必是时间的概念,就是归根到底,终究是归于一致的。这说明二教在教门施设上,表述的角度、方法不一样。不管是释迦佛的要门教,还是弥陀佛的弘愿教,它们的根本目的本来就是一致的

    所以,这个“终”有“本来”的意思,不能理解为时间。理解为时间,就是指开始不一致了。它们从开始就是一致的,只是表达的角度、方式不一致而已。所以,它们的根本目的本来就是一样的。

    最明显的证明就是“二河白道喻”,看《圣教集》657页:

    东岸忽闻人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

    又,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这就是很明显地说明“二教终归一致”。释迦牟尼佛在东岸发遣,他说“你要去啊!你要寻此道往前去,不能在这里停留,住了就会死”;对岸的阿弥陀佛呼唤说“汝一心正念直来,你要来啊!我能保护你,不用害怕”,这是语言表达不一样,一个说“去”,一个说“来”;但是他们的根本心意,从一开始不就是一样的吗?所以,释迦佛也好,弥陀佛也好,这叫“终归一致”。

    不一致的,是我们从表面看到的;一致的,是它内在所含的意思,两尊佛的密意、本怀完全一样。这也是为了调化我们这样的顽劣众生。

    所以,本来一致的教法分为二尊不同的说法,一个在此岸发遣,一个在彼岸招唤。这都是为了谁呢?都是为了我们。如果我们能听出二尊讲的是一个意思,“终归一致”,就叫作信顺二尊之意,就是听明白了。

    “总是顿教一乘故也”,“总是”有两种意思

    一是指二教总合起来。因为前面说“定散等回”是要门教显一乘义,“速证无生”是弘愿教示顿教义。把这两个总合起来,就显示是“顿教一乘”。当然,这种理解是比较浅显、直观的。

    二是指二教都是“顿教一乘”,因为二教是密切相关的,不是把它们合起来之后才是“顿教一乘”。

    我们分开单看每一个“定散等回”(其实是分不开的,只是语言上这么说),虽然说显“一乘义”,但是暗中也有“顿教义”。为什么呢?因为平等回入弘愿之故。弘愿就是顿超、顿证,“横超断四流”“速证无生身”。既然“定散等回”是平等回入弘愿,那在一乘教义的当下当然也有顿教之义

    另一方面,“速证无生身”示顿教义,它也潜表有一乘义。“潜”是潜藏,潜藏在下面也能表示一乘义。为什么呢?因为弥陀弘愿说“一切善恶凡夫齐得往生”,这不就是一乘吗?不讲五乘了。大家都平等,共乘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这是所乘,所乘的唯有一个,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能乘的包括一切善恶凡夫。既然一切善恶凡夫都包括在内,所以声闻、缘觉、菩萨也自然含在内,所以叫“五乘齐入”,五乘齐归一佛乘。这个道理我们到后面再分析。

    这三句就是第二科“二教一致”。

    下面是第三科“观归愿力”。

    又,此二教既归一致,观门所归,愿力一道。

    这是承接上面的“二教虽殊,终归一致”,承接这个意思,这里就说了“观门所归”。“观门”是指什么呢?指要门教。“观门”又叫作“十六观门”。前面的十三定观称为“定善之教”,后面的三辈九品称为“散善之教”。

    所以,“观门”属于要门教,“愿力一道”是弘愿教。

    这里的语言理解起来也有点儿讲究。怎么说呢?“二教既归一致”,怎么就能得出“观门所归”是“愿力一道”呢?所以这里就要细细地思维。“二教既归一致”,它是什么状态呢?这一定要配合前面说的“终归一致”的“终”,它的终究、本来就是一致的

    比如有两条河,一条清水河,一条浊水河,然后两条河混到一块儿,成了一条河流,这也叫作“终归一致”。但是这种现象不是这里要表达的意思,因为这两条河的“终归一致”,之前是不一致的,清是清,浊是浊。

    但是,释迦佛的要门教本来就是为了表达弥陀的弘愿的,本来就是从弘愿所开的。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讲净土三经,就是乘着阿弥陀佛的第十七愿“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而来的。所以,它的本质跟弘愿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从弘愿所开,还要归到弘愿一道。这样才得出这个结论,说“观门所归,愿力一道”。

    也就是要门归入弘愿,并不是要门跟弘愿两个混合起来,归成一个新的局面,不是那样。之所以要门归入弘愿,是因为要门本来就是从弘愿所开,它从来没有离开过弘愿。只是我们的理解还不透彻,或者角度、方法、表述不一致,认为似乎是先谈“差别”,然后再谈“归入”。

    这里说“愿力一道”,这个“一”字也有必要加在这里。“一”代表唯一,从始至终都是一。像刚才打的比喻,如果有一条清水,有一条浊水,这就是“二”;到后面混成一,那不是一,还是二。“愿力一道”,从始至终就是“一”。

    这个“一”是含括一切的,并不是代表别人不存在,只有它存在,而是统摄一切的存在。所谓“万法归一”,并不是说“一法是一”,而是万法归一。以此之故,才能谈得上“观门所归,愿力一道”,才能谈得上“终归一致”。

    所以,这个“一”也有“简别”的意思。我们就知道,不是要门之外还有一道,要门指向的就是愿力这一道。要门的作用是揽众机,承揽、包揽、揽取广大众机都归入此弘愿大道。

    所以,这些字如果不仔细推敲,不认真甄别,眼睛一看就滑过去了。但是因为要分科,就要理解它的真正内涵。这就是分科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恭录自:《观经疏楷定记》讲记4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要门本为弘愿开,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弘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gv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