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放学后,我们去爸妈家遇到了奶奶,她见到我们依然是一脸慈爱的笑容。我的女儿手里端着特意留着没舍得吃完的寿司,跑到她太姥姥面前并把寿司递上前,说:“太姥姥,给你吃寿司!”她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奶奶今年85岁,身材微胖,有些耳背,腿脚不太利索,身体还算硬朗,是个乐观的老太太。
爷爷病逝时,她六十岁。我当时大约五六岁,犹记得,爷爷病重,奶奶笑呵呵地对我们这些正玩闹的孙子孙女说:“都快回家去,恁爷爷发钱嘞。”我们虽有疑惑但也信以为真,喜滋滋地回家通知大人去了!当时的我,并不能明白什么是死亡。后来,爷爷出殡那天,在雨中,奶奶跪在灵前,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很多人上前拉也拉不起来。自此,她开始了寡居生活。
奶奶家门前常常坐着几位邻居,他们在一起聊家常,你也总能听到奶奶爽朗的说笑声,她很健谈,也很热心,周围的邻居都是她的粉丝。后来,我外出上学,假期回去时,她脸上的笑开始有些僵硬苦涩,我猜想可能不好在我们面前表露出什么吧。有一次,我去她家,正看到她坐在桌子前黯然神伤,眼睛红红的。后来在我的再三追问下,她才没忍住抱怨起了我的爸爸和叔叔伯伯们,“恁爸爸他们也不知道给我打个电话!”说着用手背抹了下眼睛。那时,她的儿子们全都在外打工。是啊,一位上了年纪的母亲,一位寡居的老人,纵使再开朗健谈,也需要陪伴与关爱的。
奶奶的生日是农历七月二十八,正值秋收农忙,后来儿女们和她商议把生日改到八月十八,秋收后大家再聚一起给她祝寿,她笑着任由子女们安排,不让他们为难。生日这天,奶奶的四个儿子、三个女儿还有其他亲朋都会带着礼物去看她,她总是满面笑容地招待。戴生日帽,唱生日歌,切蛋糕,奶奶端坐在中间只一个劲地笑,任孩子们折腾,拍照的拍照,发圈的发圈。吃饭了,奶奶总是第一个吃完,由小姑搀扶站起,一脸疲惫地离席。而热闹的宴席还在继续,一个步履蹒跚、略显佝偻的背影在远去。
前两年,二姑父病危,医院已经不接受治疗,让回家等。奶奶不顾大家的劝阻,一定要去看看。在车上,她努力地笑着说着一些愉快的话题,“我前两天刚领了养老金700块钱,我买了……”也许她自己都不知道说什么了,只努力地一路自己念叨着,不给别人安慰她的机会。与姑父一见面,两人都忍不住泪流满面,但很快,不过几个呼吸,他们都努力地换上了一副笑颜。奶奶又把在车上说的那些高兴事儿,像往常聊家常那样和姑父说了一遍。临走上车前,还扯着笑挥手和姑父说,“等你们不忙了,我来你们这儿住着。”
这几年,奶奶年纪大了,几个儿子家轮番照顾,都尽心尽力:特意为她做喜欢的饭菜,平时给她买些零嘴儿,有点头疼脑热不舒服的赶快带她看医生,凡事顺老人心意,奶奶也只管吃好睡好心情好,奶奶的笑容又回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