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的位置。1949年之前称为归绥市。名字来源是以明朝时建立的归化城和清朝时建立的绥远城各取一字的合称。而在民间的称谓中明朝时建立的城俗称为旧城,而清朝乾隆年间建立的城名为新城。旧城建城初衷本是为了便于内地与草原的商贸往来。可随着岁月流逝,历次的城市改建,早先的城郭早已荡然无存。只留有旧城北门的地名述说着往昔存在的历史。
作为呼市历史最为悠久的区域之一。如今这一带的美食广受世人称道。三步一店,两步一摊位。以清真大寺为中心的众多商家逐步辐射到周围的各个小巷。由于这些店铺大多是具有家族传承性质,因此随便拎出一家便是数得上的老字号。不夸张的讲,只要是生长于呼市市区的土著人士,你可以没品尝过这里的美食,但绝对会耳闻它们的名头。而王维烧烤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家。
王维烧烤的烤车依然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造型。手推车改造,车上搭着烧烤棚,棚中固定着铁皮箍成的长长烤架,烤架中空便于搁置炭火,烤架两边各有一块铁皮控制风道,用来把握火候的大小。而肥瘦相间的羊肉串则齐齐的码在烧烤车后面的一个巨大塑料箱内,肉串的长度和烤架的宽度相匹配,便于烧烤时翻面上料。

王维烧烤从没有淡季一说。每每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就是王维出摊的时间。不论冬夏,当你赶到烤摊时,四周早就围满了食客,抛开已经大快朵颐的那部分食客之外,排队等候中的目光都直勾勾锁定正在烤制的烤串身上。
烤架上一字摆开的肉串在火舌舔舐下浸出了油脂,滴到碳火上滋滋作响。辣椒、咸盐、孜然这些朴素的佐料混合着油脂香气弥漫在烤摊四周,惹人垂涎。

和其他烧烤店相比,王维烧烤主攻肉串,似乎除了板筋和羊腰之外,这里再没有多余的烧烤品种。正是一招鲜,吃遍天,肉串品质的保证让众多的烧烤食客们趋之若鹜。若是有食客贸然提及其他的食材,不用问,肯定是慕名而来的新人。对老食客而言则会交了钱,告之王维所需的数量,然后站在一旁慢慢等待着。
在人们口耳相传的推崇下王维烧烤的名气越来越大,甚至带动了附近的夜宵产业。当然最有名的还是王维烧烤和他的亲属开的煎饼摊,这里的煎饼通常不加油条和脆饼,夹的是刚下烤架的烤串。因此这里的煎饼也被称之为豪华煎饼。
在好友的推荐下,王维烧烤也曾吃过几次。恰到火候的烤制时间,让羊肉肉质保持了肥嫩多汁,而并不花哨的佐料又没有喧宾夺主,反而更好烘托出肉的鲜美。确实要较一般烧烤店的烤串品质要好,但公允的讲似乎还达不到回味绵长的地步,却为何拥有这么多的拥趸?是我一直存有的疑问。
有一次光顾烧烤摊等待过程中,旁边一位食客和他的朋友闲聊着“一句这家肉串串我吃了16年”,入了耳。言语里带着自豪的情绪。顺着这个话题,又和朋友讲起了曾经的趣事。一只烤串就这样联结起了生命中的过往回忆。
从一次又一次的光顾构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回忆,而一次又一次回忆逐渐成为了胃口的惯性,就如同不论我们长大后吃过多少美味,回过头,最想念的总归还是父母的家常手艺。
或许对于众多老食客而言,王维烧烤就是内心永存的情怀,无法割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