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泰勒·本-沙哈尔,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课程讲师,在哈佛创造了选课人数最多的记录,他本人也被哈佛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哈佛导师”。
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幸福需要兼顾当下利益和未来利益,既有长远而有意义的目标,也享受实现目标的过程。
关于什么是幸福,这本书给出了一个很实用的判断工具:用“当下利益”和“未来利益”作为横竖两个坐标轴,把人生模式分为四个象限。第一个象限就是重视未来利益,轻视当下利益的忙碌奔波型,这样的人认为现在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未来的目标,痛苦的过程是获得未来幸福的必经之路,这在心理学上有个词来形容,叫做“到达谬论”,意思是说,认为只有在达目的地那一刻才会有幸福。
在积极心理学看来,只有第四个象限是对的,就是兼顾当下利益和未来利益,既有长远而有意义的目标,也很享受实现目标的过程,这就是感悟幸福型,也就是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幸福主张。
心理学家发现,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唯一的例外就是在一些极度贫困地区。
这一结论告诉你,把追求财富当作人生目标,可能并不会保证得到幸福。
作者发现学习有两种模式:“溺水模式”和“性爱模式”。
与之相反的,“性爱模式”是同时得到当下和未来的幸福。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美好的,当找到渴求的答案时,就像是获得了最美妙的体验。
所以,有目标是心流体验的前提。其次,心流体验还跟任务的难度有关。
所以,学习的难度应该落在一个人的挑战区,而不是舒适区和恐慌区。
如果你一开始就问自己“我可以做什么”,那么你就是优先考虑实际问题,比如说收入或者社会地位;但如果你先问自己的问题是“我想做什么”,那么就有机会发现什么工作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意义,也就是指向幸福的工作。
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 MPS 法。M是意义,英文 meaning ,P是快乐,英文 pleasure ,S是优势,英文 strengths 。什么意思呢?如果一份工作能够满足有意义,让你快乐又符合你的优势,那么这就是符合 MPS 法的好工作。你可以依次写下所有让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儿,所有能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儿,以及自己的优势,把这三部分套在一起,找出重合的部分,也就是既有意义,又有快乐感,又能发挥优势的工作,这就是最适合你,最能令你感到幸福的工作。
除了无条件的爱,作者还认为理解是爱的基础。熟悉对方,真正去认识他,理解他,会带来更强烈的亲密感,使爱能够更好地成长。理解对方包括深入了解对方的价值、热情、想法、期望等。在理解对方时,也要尽可能帮助对方理解自己。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想被理解,而不是想被认可上,打开心门,和对方分享自己最深层的部分。
我们来总结下第四个观点,无条件的爱和理解是经营亲密关系的两大基石,而建立亲密关系,是获得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什么是5件好事法?很简单,就是每天记录5件值得感恩又感到快乐的事儿。这些事儿可大可小,大到获得公司嘉奖,小到晚高峰坐地铁,幸运地发现人少得居然有座位。每天列举的事情可能会重复,这没关系,重点是在重复之余,让你的情感体验保持新鲜。
体会:
幸福感可以落地为具体方法的使用,很好。
无条件的爱和理解是经营亲密关系的基础。
真正的幸福是长短目标的结合,工作有使命感,快乐,钱不是唯一衡量标准。
心流的产生可以忘记时间,专注当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