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谱·一之叙事(意译)
续
左伯,字子邑,
汉朝末年,造纸技能日益精妙。
所以,萧子良《答王僧虔书》载:
“子邑之纸,精妙光洁;
仲将之墨,色泽如漆。”
《说文》载:
“纸者,丝絮编织的薄垫。
从糸,氏声。”
大概古人在帛上书写,
所以裁掉其边幅部分,
如同用絮编织的薄垫。
《真诰》载:一条山有位杨椽,
椽名叫曦。他写了两本书,
一本写在黄笺上,
一本写在碧笺上。
魏韦诞说:蔡邕若非白绸洁绢,
绝不轻易动笔书写。
张芝擅长书法,
寸纸也不遗漏,
有绢必先写书法,
之后才煮熟漂白。
桓玄下诏平抑物价,
制作桃花笺纸
以及淡绿、青、红色纸,
大概就是如今蜀笺的制法。
纸谱·一之叙事(原文)
左伯(1),字子邑,汉末益能为之。故萧子良(2)《答王僧虔书》云:“子邑之纸,研妙辉光;仲将之墨,一点如漆。”
《说文》云:“纸者,絮一苫(3)也。从糸,氏声。”盖古人书于帛,故裁其边幅,如絮之一苫也。《真诰》(4)云:一条(5)有杨椽,椽名曦。书两本,一黄笺,一碧笺。
魏韦诞云:蔡邕非纨素(6)不妄下笔。张芝善书,寸纸不遗,有绢必先书后练(7)。
桓玄(8)诏平淮(9),作桃花笺(10)纸及缥绿、青、赤者,盖今蜀笺之制也。
【注释】
(1)左伯:字子邑,东莱(今山东莱州)人。擅长作纸,与韦仲将墨、张伯英笔并称。
(2)萧子良:字云英,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南北朝齐武帝次子,好结儒士。
(3)苫(shān):草帘子、草垫子。
(4)《真诰》:南朝道士陶弘景所著道教上清派典籍。
(5)一条:即一条山,在今甘肃省景泰县中部,丝绸之路重镇。
(6)纨素:指白色的绸子、精致洁白的细绢。
(7)练:把生丝、麻或布帛煮熟,使柔软洁白。
(8)桓玄:字敬道,一名灵宝,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东晋将领、权臣。
(9)平淮:即平淮法,由大司农在京师设平淮官,按长安市场价格涨落情况,抛出或收购货物,以调剂市场、平抑物价。
(10)桃花笺:即蜀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