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房四谱》// 纸谱·一之叙事(七)

作者: 原麈 | 来源:发表于2019-05-24 11:25 被阅读44次

纸谱·一之叙事(意译)

《抱朴子》载:葛洪家贫,

砍柴售卖后才能买纸墨,

所以没能在少年时及早涉猎艺文。

纸张因常常缺乏,

葛洪每次书写的纸都反复使用,

字与字重叠,很少有人能读懂。

古时弹劾他人的文章,

用白纸书写表明事件严重,

用黄纸书写表明事态较轻。

因此《弹王源表》载:

“按照王源官品应用黄纸,

但臣上表弹劾此事要用白纸。”

《国史补》载:纸之精妙者,

有越州的剡藤、苔笺,

蜀地的麻面、屑骨、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

云阳州的六合笺,

蒲州的白薄、重抄,

以及临川的滑重纸。

唐韦陟署名犹如五朵云,

每每用彩笺写信,

当时的人讥讽他太奢侈骄纵。

纸谱·一之叙事(原文)

《抱朴子》(1)曰:洪家贫,伐薪买纸墨,故不得早涉艺文。常乏纸,每所写皆反复有字,人少能读。

古弹文白纸为重,黄纸为轻。故《弹王源表》(2)云:“源官品应黄纸,臣辄奉白简以闻矣。”

《国史补》(3)曰:纸之妙者,则越之剡藤(4)、苔笺(5),蜀之麻面、屑骨、金花、长麻、鱼子(6)、十色笺(7),云阳州六合笺,蒲州(8)白薄、重抄(9),临川滑重。

唐韦陟(10)书名如五朵云,每以彩笺为缄题(11),时人讥其奢纵。

【注释】

(1)《抱朴子》:道教典籍,东晋代葛洪撰写。

(2)《弹王源表》:即南齐沈约所著《奏弹王源》。

(3)《国史补》:又称《唐国史补》,唐李肇撰,记载唐代百年间事。

(4)剡藤:越中多以古藤制纸,故名“藤纸”。

(5)苔笺:即剡溪藤角纸,即侧理纸。

(6)鱼子:即鱼卵纸。

(7)十色笺:即十种色彩的笺纸,又名“谢公笺”。

(8)蒲州:今山西永济。

(9)重抄:一种写经纸。

(10)韦陟:字殷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尚书左仆射韦安石之子。

(11)缄题:信函的封题,也指书信。

文房四谱 - 文集 - 简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文房四谱》// 纸谱·一之叙事(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qg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