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交换知识,结识不同领域的人,触碰更多的可能性;也都可以通过售卖知识,实现经济独立,展现个人价值。
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知识买单,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提升自己分享知识的能力,抓住受众的心。我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上个月,我参加了项兰雯老师的付费线上课程《分享力---表达自我,成为社交节点》。这套课程对分享力的塑造和提升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划。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经历,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课程的精华部分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四步走,提升分享力”。下面是全部内容的思维导图,没有时间看文字的童鞋可以直接收藏这张图片。
分享力总图一、构建分享轮
1.分享内容
首先,我们用【饼状图】盘点一下自己可以分享的内容,分享的对象,分享的场合以及自己分享力的拉动点,为今后的输出做好准备。项老师在课程中采用了8等分的轮子,来记录自己可以输出的分享内容,我在此基础上对自己分享内容进行了权重分配,让自己更清楚自身优势及分享意愿。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做选择。下面是我自己的分享轮。
2.分享对象
对分享对象的盘点让我们清楚自己的受众。由于我还在上学,输出也刚刚起步,所以所能想到的受众比较少。鼓励大家尽可能多的写下自己的可能受众。
3.分享场合
分享场合的盘点让我们明确可以在哪里做分享,以便根据不同的场合做不同的准备。
4.分享力拉动点
分享力拉动点的明确对我们分享的效果十分重要,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强项和弱点分别是什么。拉动点共涉及8个方面。我们根据自身情况,分别对这8个方面进行0-10打分。
二、分享力提升的1+1+1公式
明确了我们自己可以分享的内容及各项能力,接着就需要思考怎样提升各方面能力,做好分享。这也是“四步走”中的核心。
1.一个中心
以受众为中心来设计分享是一次成功分享的前提条件。
分享前我们需要思考:听众是谁?他们有什么特点?他们想听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听我分享?
而了解受众需求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问。我们可以采用问卷调查、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了解受众的需求。下面给大家提供几个项老师提到的好问题:
关于...,你最希望听到那些内容?你最感兴趣的是哪方面?
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你想听这次分享的目的是什么呢?
2.一个基础
这个基础就是我们所说的资源,也是我们在“第一步”里盘点过的四个分享轮。
3.一个路径
这是“第二步”中的核心---以受众需求为核心的5维分享设计。
1)内容
分享前,首先需要写出关于这次分享主题的各个分支,将关键信息视觉化,并对相同类别的信息进行归纳。推荐大家采用思维导图法或自由书写法进行。
【思维导图法】就是我在写这篇文章时用到的方法,已经呈现给大家了。这个方法可以快速梳理思路,使我们的逻辑非常清晰。
【自由书写法】是指将我们想到的内容自由地写在白纸上,再用不同颜色的笔对其进行归类。此方法用于对结构框架不太清楚,只能想到一些分离点的时候。
2)逻辑
想好分享内容之后,我们需要明确各个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常见的逻辑关系分为以下几种:时间型、要素型、流程型、why-what-how型和层级型。
时间型的逻辑关系常常出现在讲故事,即叙事情景中。
要素型即并列关系,表示各个主题之间无轻重缓急之分,同等重要。比如《6顶思考帽》一书采用的就是这种逻辑关系。
流程型很容易理解,往往用于讲解某件事情的操作过程,比如“如何做好鸡蛋羹”的分享。
why-what-how型的逻辑关系十分常见。比如在讲解如何提升分享力时,可以先说为什么要提升分享力,再说分享力的概念,最后告诉大家怎样提升分享力。
层级型是指内容之间有从属关系,在本文的思维导图中就有很多。
3)时间规划
在一次分享前,我们需要严格把控时间。要设计好每部分内容所需的时间,互动环节的时间以及预留出一部分机动时间以防突发状况的出现。
通常情况下,友情分享时长小于30min,职场分享时间是15min-1h,专业分享时长30min-3h。大家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4)方法
如图所示,5种分享方法对受众的刺激度是递增的。在一次分享中可以单一使用一种方法,也可以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讲解法:如果采用讲解法,一定注意要观点鲜明,结构清晰,论证充分。由于其对受众的刺激度较低,我们可以插入一些故事,善用修辞(排比、反问、比喻等),使用好语调和肢体动作,并设计一些提问环节来调动受众的积极性。
提问讨论法:提问讨论法可以让受众跟着我们的思路,和我们一起思考。在这里推荐项老师的ORID结构化提问法。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在分享中很常见,可以让受众都参与进来。通常采用如下的流程:
提供案例,设定讨论的具体问题---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点评,总结与提炼
游戏互动法:很多人喜欢游戏互动法,因为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需要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设定清晰的游戏规则,包含竞争元素,并和分享内容相关联。
影音播放:影音播放可以给受众很好的视觉刺激。在影音播放法的使用中,我们通常采取如下流程:
在这里,特别注意10min原则。这是指如果我们是在分享过程中插入一段影音,这段影音一定不要超过10min;如果整个分享是由影音贯穿下来的,那一定要分段播放,每段不超过10min。
5)分享过程
在整个分享过程中,我们追求身、心、意的统一,以增强分享体验。
最后,在以上5点都设计完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五线谱】的方法对整场分享进行整合。这样,我们就能够较好地掌控整个分享过程了。
三、增强呈现力
除了内容的设计,一场分享的呈现力也同等重要。
呈现力需要与分享情景相匹配,归纳如下:
友情分享力---轻松自然
职场分享力---清晰投入
专业分享力---多样自信
呈现力的提升包括3个维度:自我呈现,视觉呈现和关键环节设计。
1.自我呈现
自我呈现是指分享者的声音语调,外在形象和肢体动作。只有做到“声情并茂,行动统一”才能算是好的自我呈现。
声情并茂要做到语音清晰,声调变化,适当停顿并赋予情感。
行动统一指外在形象和肢体动作的协调统一。要做到这一点,一定要足够放松,以最自然和享受的状态站在大家面前。
2.视觉呈现
谈及视觉呈现,我们往往会先想到PPT和视频素材。而项老师着重强调的是分享者的挂图设计,板书和分享环境的营造。我觉得非常有感触,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1)挂图可以是本次分享的内容介绍,也可以是关键内容的提取,或者是欢迎介绍。放置在分享场所内,可以供受众随时温习思考。
2)板书常常发挥着补充说明及重点强调的作用。其基础工具包括白板架、白板笔和白板擦,这样可以随时擦除和补充,应用也很广泛。进阶工具包括白板架、白板纸和马克笔,这些工具的优势在于可以保存板书,并搭配不同颜色,给受众更好的视觉感受。我觉得是值得尝试的。另外板书的书写要注意字迹清晰、够大,并且注意多用图表代替文字,使分享更加直观。
3)分享环境的营造也是我们需要提前准备的。根据分享主题和受众,我们要提前预定好所需场地,准备好必备物品,使场地氛围与分享主题匹配。
3.关键环节设计
1)开场
开场通常要进行三个环节:自我介绍、主题导入和暖场活动。
a.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要涉及:我是谁?我与分享主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大家要听我分享?我能为大家带来哪些价值?
讲清楚这些问题,就可以算是一个不错的自我介绍啦。
b. 主题导入
主题导入通常有如下6种方式,都很常见,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c. 暖场活动
暖场活动需要控制好时间,一般3h的分享,暖场活动在10min左右,30min的分享,暖场活动就只能安排1-2min了。
项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两本关于暖场活动的书籍,在此分享给大家---《游戏比你会说话》《赢在培训-提升培训活力的150个游戏》
2)结尾
分享会的结尾是很重要的。其中需要包含3个要素:促进行动,串联内容和庆贺收获。
促进行动:如果一场分享可以使受众真正行动起来,改变他们的生活,那将是极大的价值。因此,在分享的结尾,可以用“531法则”,即“5个价值点,3个计划,1个具体行动”来帮助受众梳理他们的收获。
串联内容:在分享结尾,可以用【思维导图】、【视觉笔记】或【小组发言】的形式帮助受众整理本次分享,使他们脑中形成清晰的框架。
庆贺收获:在小范围分享的情况下,可以让受众围圈而坐,轮流发言,讲述他们的收获和困惑,彼此交流。还可以为受众准备一些小礼物哦。
为了给结束增色,还可以采用讲故事,引用名人名言和播放影音资料的形式,再一次调动大家的兴趣。
四、提升掌控力
提升 掌控力,突破心理瓶颈涉及如上4个方面。
在这里重点分析后两个方面。
1.提问多,遭挑战
在课程中,项老师指导了我们如何应付难回答的问题:
a. 确定提问的真正目的
b. 值得探讨的好问题
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我们请大家来一起讨论一下,用一句话说说你的看法。”
c. 回答不上的问题
我们可以说:“这个问题我暂时没有想过,现场的伙伴谁有好的想法呢?”
d. 时间不允许
我们可以说:“今天的时间不允许我们展开讨论,我记下来了,稍后我会把我的微信号留下来,欢迎大家在分享结束后和我保持沟通。”
2.分享准备6级跳
环境:参与者需要怎样的分享环境?他们需要哪些资料/物品?
行为:分享前的设计
能力:做好本次分享,我需要哪些能力?如何提升?如何扬长避短?参与者想通过本次分享提升什么能力?
价值:这次分享对我的价值是什么?对参与者的价值是什么?怎么更好地创造价值?
身份:此次分享中我扮演的角色是什么?这次分享能给参与者的生活角色带来什么改变?
愿景:如果分享很成功,我会是什么感受?参与者会是什么状态?以此促进自己为分享做更充分的准备。
以上就是分享力提升的全部内容啦~祝愿大家都成为分享的能手,不断实现自我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