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快递:传统,瑞士邮政独大
国内今天是11.11购物节,瑞士时间晚于北京时间7小时,平时我下午晚上的时候,基本微信群朋友圈是一片安静祥和。今天感觉大家一直都在线,让我头一次感觉好像跟国内无时差。现在大家应该都已经按照提前准备满的购物车付钱好了,耐心等快递送货了吧。本想来写写瑞士的快递。貌似只写快递,字数太少,凑不上一整篇。所以就近三个月来瑞的感触,来写篇瑞士之印象。
瑞士的大小文件,账单,证件,重要文书全部通过瑞士邮政递送到自家邮箱,按时效性分为A,B等类,所以当你居住在某个地方,你必须登记相同的地址,这样所有的文件才能有效被递送。方式非常传统。如果你要寄信,也一样,自己去邮局买邮票,贴上,放邮筒。

刚来的时候去村委办公室交材料,材料要通过村委会而后传递去省里的移民局(管外国人的)办居留许可证,村委会办事人员说我今天用A类邮政post出去,他们明天早上就收到了,我也会给他们打电话通知他们,你再约时间去拍照。
当时我内心是崩溃的,心想5分钟的车程还连电话都打了,我一脚油门就到了,我自己把材料拿过去今天就就可以办了,不行么?就是不行,要通过邮政寄去。
PS.这里的瑞士邮政和中国邮政是合作的关系,我海运过来的行李,瑞士海关检查放行之后,直接交由瑞士邮政派送的。
2 瑞村:富有、友好
瑞士的每个省由若干个城市组成,城市由若干个村组成,我就住在其中一个村里,住的这村里开车5分钟,可以到所属的省会城市中心。
我家现在车库对面停着保时捷,左边宝马,右边大众,哥们牛气,一车占两车位停中间,再隔壁是奔驰。特斯拉,法拉利在这乡村间马路上随处可见。上次去看房,离我现在住处步行5分钟的一处房子,着T恤,牛仔裤,NB运动鞋的那房主哥们的车库停了两辆法拉力,傲娇告诉我们,这些年他收藏了20多辆法拉利,收益挺好,卖房的同时法拉利也要卖了,因为他要搬去南美开始退休生活了。之前我认为独立的女性就是开奔驰、奥迪水准的名车,戴劳力士、积家之类的名表。看看这群瑞村的居民,合着我就是一屌丝和眼界狭隘的小姐姐。
为什瑞村这么富有呢,原因是税率低。在瑞士,税是要自己申报的,税率每个村都不同。越高收入,住的区域税率越低,就可以少缴越多税。反过来,村政府收到的税越多越富有,税率就可以更低,吸引更多高收入人员搬来居住。由此带来的影响是:税率低的村子,房价和房租价较周边都高出相当比例。至于瑞村的人为什么这么富有,我要研究研究,暂时先别问我。

我的邻居是瑞士当地人,我们说着不同的语言,分别是瑞士德语和英语,但是我仍然能感受到那份友好。现在每次见我都会问怎么样,习惯不等等?同时免费测试我德语水平提高没有(玩笑)。在我刚来的时候,见面都跟我说:大大皮如果需要任何帮助,任何时候可以去按门铃找她们;邀请过我们去家里品尝度假带回来的食物;发短信来说他们家樱桃树的樱桃熟了,让我们自己去院子采;生好娃,专门写了贺卡,送来巧克力表达祝贺等等。
当然也有听国内来的朋友说在瑞士某电梯的奇葩经历,某瑞士人直接怂问,你为什么来瑞士,不待在自己的国家。因为有这种怂才让这份友好显得温暖。
3 超市就两家
在瑞士基本大家的日常所需的各种蔬菜、水果等食品和其他日用品都在Coop或者Migros两家超市解决,这两家随处可见。每个城市周六早上在市中心广场会有早市,附近农场主自己开车带来的新鲜蔬菜、水果、黄油、芝士,火腿、鲜花等摆摊供出售,从早上持续到中午12点30左右。商品的价格通常略高于超市,因为被认为更新鲜,更有机。

国内大受欢迎的依云矿泉水在这貌似好像不怎么受待见,原因是大家习惯喝气泡水,家庭装通常是6瓶*1.5L。要喝纯净水,可以直接拿杯在自家水龙头水管里接,有的家庭直接喝水管的水,有的家庭还是从超市买瓶装水。依云矿泉水的价格也是白菜价,甚至比白菜价要便宜,1.5L价格折合成人民币10元,促销的时候7-8块。和其他品牌的矿泉水无差别。
说到蔬菜特别是叶子菜,种类不太多,价格相较国内,偏贵。并且叶子菜大多是做沙拉的,不好炒。有一种样子类似国内娃娃菜的白菜,烧过一次蒜蓉白菜,味道贼苦,跟娃娃菜完全不同。一根黄瓜,一颗生菜要人民币15元,一块200g的豆腐要人民币30元。但是土豆,洋葱、胡萝卜、彩椒是较常见的。像我这种爱吃蔬菜的,在这简直了,没什么可选的,水煮胡萝卜、花椰菜撒上盐和胡椒粉是我常吃的。但是所有菜的样子都超级好看,一样大小,很干净。鸡蛋按照S,M,L不同大小装盒出售。顿时觉得这里的蔬菜、鸡蛋之间的相互竞争太厉害了,你要太小或者太大,都被视为异物,必须跟其他的一般大小,你才有资格摆上货架。哈哈~菜品的干净程度大家都非常信任,买回来直接吃或者直接烧,不洗,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在国内看到老外吃水果时,就手擦一擦,直接上嘴吃,还是连皮一起。
关于水果,品种很多,香蕉、葡萄、猕猴桃、苹果、梨、橙子、奇异果、牛油果等,一个新西兰进口的某牌金果猕猴桃,7块人民币,国内要贵一半,其他水果也同样,整体而言价格平民,比国内便宜。
像我这样一个无辣不欢的小姐姐,比较令人沮丧的是,超市出售的辣椒酱品种太少,少得一只手的手指头可以数过来,而且超市所售的辣椒酱居然是泰国的,美食文化丰富的中国辣椒酱居然没有。就是没有!每次老同事来出差,问我要带什么,我总是让打包带给我各种酱料。我是有多可怜吖!
PS.欢迎你带着辣椒酱来瑞士看我吧,我提供依云矿泉水给你,当然还外加咖啡和鸡腿。
4 安静干净
瑞士的好山好水在此我就不说了,以后有机会专门写,大家也可以从网上得到够多资讯。

周末外出散步,见到人的基本礼仪是打招呼。没错,就是打招呼,对的,就是对你见到的男女老少say hello或者微笑,因为碰到的人足够少吖,可以打的过来。换国内,要是见面就打招呼要变得口干舌燥吧。
我是爱好跑步的跑者,但是在这我没出去跑过,空气够清新,景色够宜人,但是我好像受了网络上那些“某个留学生被劫”“某人跑步被拖进小树林“等新闻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起那份十足的安全感,都在家里跑。也可能是自己对周边环境还不那么熟悉。
关于干净,我又要说到看房了,几周前,去看一个房子,一个约45岁男人的房子,因为房子太小不合适,但看房的过程中有件事令我印象深刻:他的鞋子之多,之干净。但是他的鞋子大概就两种风格:运动鞋和英伦风的皮鞋,我看他有100双左右,风格一样,有放在1楼进门处的,有放在2楼衣帽间的,有规整划一摆着的,有乱七八糟叠着放的,但是每一双的鞋面和鞋跟看上去都特别干净整洁。原谅我有时候注意的细节有点奇葩,我当时就好奇,这个男人有洁癖还是咋的。可是从他服装和室内看,没有迹象表明有洁癖倾向吖。通过他给我们的名片得知:他是做服务类工作的。一个大问号在我心里,我带着这个问题观察了好多天好多事物,如:房子的窗户,我自己的鞋子,马路上的车,我家娃的推车等等。找到的答案是:因为空气、整体自然环境真的够干净,加上空气干燥,所以那个男人的鞋子不洗就是够干净。
5 就医:不付现金

我娃在瑞士出生,到现在为止,我都不清楚整个过程花费了多少钱,因为看医生直接去就好了。就医第一次,医院按照你的医疗卡登记信息,所有账单医院直接寄给保险公司跟保险公司结算,保险公司按照你购买的保险的品种涉及到的自付标准,如果要自付,会再寄账单给你。去药店买药也是同样的,你拿着医生处方去任一家药店出示处方拿药,药店去找保险公司收钱。也同样如果遇到要自付的不在保险担保范围内的药,保险公司会单独寄账单给你。
当然你需要每个月向保险公司支付保费,只有买了保险,你才有医保卡。瑞士的保险分为基本加额外附加险,基本的对应基本费率,额外附加险你付的保费越高待遇越好,例如:私人医院,自由选择医生,住院单人间,去就医的交通费、全球险等等。但是生孩子所产生的费用保险公司是100%承担的。
关于生好孩子拿补贴的事,不是传说,不同省标准不同,我所在的省每个月补贴折合人民币1200元,具体是政府付的还是公司付的,我现在还没搞清楚。
当然去医院看医生,你要预约,按预约的时间,提前一点到就行,轮到你,半小时一小时的那个时间就是单独属于你的,整个就医我的感觉是一半时间在聊天,一半时间在看毛病。看之前,医生会问感觉怎么样,最近怎么样等,看之后会解释症状、开的药怎么吃、要注意什么等。其中一半时间类似于心理医生,让你感受度好。在我生娃之前,分别花了两个半天在医院跟医生沟通生产的方式、麻药的种类、流程、中瑞差异、自己期望等等,因为又是德英文掺加着沟通,耗时那么长,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但是你从医护人员脸上看不到不耐烦和急促。我不确定,这些所谓咨询的时间,她们是否收费,我暂时没有概念,到底他们寄了多少账单给保险公司。
PS.医院确实是有停机坪,以应对紧急状况,可以用直升机进行急救和转移。医院把自个当公司运营的,会进行自我宣传。
6 自行车
每家每户基本都有一辆或者以上自行车,成人外出除了开车就是骑自行车。父母与儿童一起外出的亲子时间,骑着自行车是较普遍的方式。大多马路都有自行车道,与汽车道火车道平行,部分森林也有自行车道。
因此在瑞士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自行车,大小功能各异,价格有平民价的,有跟汽车一样贵的。相关的周边产品也是应有尽有。

Avivi的思考:自然环境宜人,医疗条件居世界前列,但是一切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作为外国人,没有居留许可,没有住处,环境再宜人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医疗条件再好,每月不付保险费,医院恐怕也不会收你......
我是不是太理性了?没错,我就是这么理性和现实主义,认清现实,有助于自己不懈怠,无论何时何地,保持独立,热爱生活。
好啦,今天就到这,以上个人之见仅根据过去三个月的生活所悟。以后就个别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再深谈。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