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歌》是我在Kindle上读的第四本书,断断续续看了三四天;也是这本书,让我第一次在看书的那几天里连续做了些稀奇古怪的梦。
这是一部真实的记录,由普利策奖得主特雷西·基德尔跟踪采访非洲男孩德奥,耗费七年时间而写成。全书以写实的笔束,记述了德奥历经布隆迪和卢旺达两次种族大屠杀而死里逃生的苦难经历。德奥得到了好心人的一路拯救,最终,得以逃到美国纽约,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整个逃亡的过程,虽然历经苦难,德奥却从未忘记微笑,也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心心念念地想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去温暖这个世界……读着,读着,不得不从心底感叹:一定有什么一直在找寻、拯救着德奥,让德奥的生命如歌。
01 逃亡,无处逢生:如果比难更难,比苦更苦,干脆我们就笑笑,把它当做比好更好。
记得之前看龙应台的书时,她几次在文章里都提到了卢旺达大屠杀,当时也没特别地去查看相关资料,只是从她描述的死亡数字里感受到了事件的血腥和残忍。
这次在亚马逊购书时,简单看了下简介就毫不犹豫买下了这本书。整个看书的过程,也是心灵不断受到洗涤和震撼的过程。书看完了,又上网搜了些相关资料,还看了与之相关的《卢旺达饭店》、《四月的某时》、《杀戮禁区》等三部电影。虽然知道电影都是后来的拍摄,但好多画面仍不敢直视。整个人就处于那种既想了解,又害怕触及那些恐怖与血腥的纠结之中。
在布隆迪偏远贫穷的布坦扎那个山沟沟里,小德奥最爱听爷爷隆基诺讲故事。德奥妈妈十分善良,总是喜欢用香蕉叶包一小包盐悄悄丢到邻居妇女的手里。因为布隆迪贫穷,很多家庭都买不起盐,可是又不想放下尊严去借盐。这一习俗也影响到德奥,就在他逃到纽约后的初期,也总是抱着“不想借盐”的尊严艰难地求生。
德奥家有爷爷奶奶、父母、哥哥和父母领养的三个表亲的孩子。德奥家是图西族,有牛,父母勤劳,在村子里算比较富裕的家庭。尤其可贵的是父母亲还支持德奥读书,所以德奥得以成为布隆迪首都布琼布拉医学院的一名学生。
毕业前夕,德奥申请到木达胡的一所医院实习。1993年10月22日,德奥一早起来就发现医院有些不对劲,到处看不到医生,后来才知道是因为那位民主选举的胡图族总统被刺杀了,现在胡图族人要报仇,他们要屠杀所有的图西人。这时,德奥的一位胡图族病人劝德奥赶紧离开这儿,德奥从起初的不太相信到很快明白了危险的逼近,他迅速逃跑,开始了此生的逃亡之路。
慌乱中其实无处可逃,德奥本能地逃回了自己的那间小屋,藏到了床下,可是却忘记了锁门。那时,胡图族民兵已经在医院开始了惨无人道的血腥屠杀,到处是凄惨的喊叫声和焚烧房屋的浓浓烟雾。不知过了多久,天慢慢黑了下来,恐怖被包裹进浓浓的夜色里,德奥尽量不让绝望的情绪占据自己。
当确信四周静谧下来之后,德奥从床底爬出来,歪歪倒倒地避免踩着遍地的尸体,匆匆逃出医院的大门。他不敢走公路,也分不清方向,凭着小时和哥哥安拓万爬山练就的脚力,凭借依稀的感觉和记忆,一直往他认为安全的方向逃去。聪明的德奥顺着公路平行的方向逃亡,遇水蹚水,逢山钻山,昼伏夜行,远离人群,远离危险和杀戮,饿了野地里掰节甘蔗,渴了喝口肮脏的河水,稍觉危险就调转方向继续逃命。就这样,经历了九死一生,德奥幸运地逃到了他自以为比较安全一些的卢旺达。
然而,屠杀还远没有结束,卢旺达的种族屠杀更加猖狂,在卢旺达边界的难民营里,德奥混在胡图族难民中,不敢和人说话,白天不敢排队去领取食品,不断地更换难民营地。在这样不断地奔波中,德奥终于又逃回了布琼布拉,逃回了他的医学院。可是医学院也变成了屠宰场,里面空无一人。德奥的法国籍好朋友让听说后赶来看他,建议他逃到美国去,他为德奥买来了鞋,陪他去大使馆,想法为他弄到了赴美的商务签证。
1994年4月的一天,德奥像陷入了一条河流,被人流携带着往前飞跑,那里,停着一架正要飞离布隆迪的飞机。
02 幸运,无处不在:一定有什么一直在找寻、拯救德奥。
看完全书,觉得德奥能够死里逃生,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能够在美国生存,并最终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以及在他的生命历程里还能做些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不得不说他又是幸运的。而且,这种幸运伴随着德奥的一生,让我总以为冥冥之中“一定有什么一直在找寻、拯救德奥”,让德奥于百万人的丧生中得以逃得性命,并能过上新的生活。
还记得德奥慌乱中逃回自己在木达胡的那个小房间吗?
他当时急于躲藏到床下,竟忘记锁那间小屋的门,等他慌张地藏到床下后才发现门敞开着,而床底的德奥已经无法动弹,杀戮声迫近门前,德奥只能紧紧捂住自己的耳朵,不让那锋利的斧子和短刀劈下自己的脑袋。
德奥在床底听见民兵用劲捶开那一间间锁着的门,然后那些惊悚的叫声一个一个消失了;又听见脚步声在自己的房间门口停住,有个声音愤怒地叫着:“那只蟑螂逃走了”,随后脚步声远去。
也许,正是德奥忘记锁上的那扇门第一次拯救了德奥的生命。
在逃亡的路上,那个躲藏在树上喊他快跑的男孩,那个在卢旺达边境出于母亲的本能冒着生命危险救他的胡图族女人,那个为难民送药带他逃出难民营的白人志愿者,那个医学院最好的白人朋友让……没有他们的帮助,德奥是逃不过那一次又一次追杀的。
初到美国,在边境检查时遇到好心的穆罕默德的解围,德奥才得以入境。穆罕默德还收留了他,带他出去找工作。对英语一窍不通的德奥,第一次坐地铁就迷失在了那长长的“笼车”里,整整一天,他都在从一条线的终点登上另一条线的终点,换来换去,地图看不懂,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哪里。他安慰自己说“没人能掌握自己的生活”。这样想的时候,德奥心里稍微安定了一点,在地铁里小睡了一会儿。最终,在黑黢黢的夜里,德奥还是凭借着模糊的记忆,靠猜测和直觉硬是回到了哈林区第125大街的“笼”里。
后来,穆罕默德回非洲去了,德奥又无处安身。他白天送货,晚上去公园睡觉,而且还时时处在担惊受怕之中,并饱受着病痛的折磨,生存艰难。
正是在这样艰难的时刻,命运出现了转机。一次偶然的送货,德奥幸运地认识了天使般的莎伦。
第一次送货给莎伦,莎伦给了德奥5美元小费,会讲法语的莎伦让德奥有了自逃亡以来的第一次“真正的交流”。第二次去,莎伦给了德奥一个拥抱,德奥很久没有感受到这种充满感情的碰触了。到美国后一直“不想借盐”的德奥终于鼓足勇气给莎伦写了信,向莎伦诉说了自己的困难和病情,希望莎伦能帮助自己。说真的,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呼出了一口气,发自心底地为倔强而顽强的德奥打call。
第二天,莎伦亲自去商店看望德奥,告诉德奥她的私人医生愿意免费给他看病,不知疲倦的莎伦带德奥去寻找安全的住处,帮助德奥改善环境,带德奥去参加社交活动。
在莎伦锲而不舍的努力下,查理夫妇同意德奥住到他们家里,他们愿意在自己并不宽敞的公寓里给德奥腾出了那间属于德奥“自己”的房子,那是德奥到美国后的第一个睡在床上的小房间。德奥其实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当查理夫妇问询德奥需要怎样的帮助时,德奥坚定地说“只有让我重回校园才能真正帮到我,只有回到教育,我的身心才能恢复平静。”
是的,经历了暗无天日的恐怖岁月后,德奥一度觉得“生活仿佛只是永无尽头的时间流逝”,他害怕夜晚的来临,多少个无眠的夜晚,他幸好有书为伴。
在查理夫妇的帮助下,德奥进了哥伦比亚大学,开始了美国的求学之路。
并不顺坦的求学之路,德奥珍惜万分,发疯般地爱上了读书。在图书馆,德奥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和哲学书籍,试着用书籍来解答心中挥之不去的疑惑。他不仅读到了保罗的书,还幸运地见到了保罗本人,并参加了保罗的健康同盟组织。德奥说:“成为这个组织的一分子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它让我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是加入了一项有意义的事业。”
在健康同盟,德奥终于打破这些年的沉默,首次公开向同事吐露了压抑在内心的那些苦痛,德奥觉得自己感受到了“宽慰”,这些年的苦痛也得到了“补偿”。更幸运的是律师詹姆斯终于为德奥争取到了绿卡,德奥被达特茅斯学院的医学院录取,正式走上了与医学相关的道路。
2001年12月底,到纽约后的第七年,德奥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和劝阻,坚持回布隆迪看望父母,那时德奥还没拿到绿卡,家乡的内战并没有停止,危险仍然无处不在,但德奥等不及,他说“如果因为等绿卡拖延了回去的时间,而父母在等他时不幸去世,他将永远无法原谅自己。”
在回布隆迪的飞机上,德奥认识了一位新朋友,新朋友也是离开多年后第一次回布隆迪,在等待转机的时候,朋友劝德奥和他一起乘汽车回布隆迪,因为那时常有飞机被炸毁。德奥费了很大的功夫去退机票,结果却无法退掉。而那位新朋友乘坐的汽车在途中遇袭被炸毁,车上所有图西人被杀,共21人遇难,其中就有那位新朋友。
新朋友的父母正是德奥叔叔的好朋友,那位新朋友的父母听说德奥曾在机场见过他们的儿子,他们专程来德奥叔叔家看望德奥,问他和他们儿子告别时用的哪只手,然后捧起德奥的手仔细地嗅着,似乎要闻出儿子的气味,那位母亲还问德奥她儿子看起来什么样儿?穿着什么衣服?
感觉心被炸裂似的疼,在为那位新朋友和那对父母伤痛的时候,我再次深刻感受到:一定有什么一直在找寻、拯救德奥,让他才能那么幸运地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之难。
03 拯救,无时无刻:无论我们能否感知到,我们身边都充盈着上帝无穷的爱意,这种爱滋润着每一个人的每一天、每一秒。
也许,所有背井离乡的人,都会对“家”有种特殊的感觉。家仿佛近在眼前,却又好像远在天边。德奥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家乡,想念父母,从恐怖和战乱中慢慢康复的德奥并没有停留,他开始了自己的救赎之旅。
这也是本书下部“安息”的内容。德奥深知疾病带给人们的苦痛,所以一直心心念念地想要学医,想要建立一家诊所,这就是德奥为什么当初在布隆迪、后来在纽约都选择就读医学院的原因。他从小就想在家乡贫瘠的土地上建一所医院。
虽然战争迫使德奥的计划中断,但德奥的生命却没有停留在活下去这个层面,他始终坚持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去温暖、感动,甚至改变这个世界。加入健康同盟后,德奥体会到“再小的团体也能为改变这个世界出一份力”,更坚定了他实现梦想的信心和勇气。于是,德奥开始了布隆迪的回归之旅,2001年逃亡后的首次回家,使他更加明确了在家乡建医院的想法。
德奥幸运地遇见了作者特雷西·基德尔,当德奥第二次回布隆迪时,特雷西也跟着德奥一起回到了他的家乡。特雷西同德奥一起把他当年逃亡的所有路线和地方重走了一遍,包括德奥初到美国的哈林区。特雷西的陪同重走和跟踪采访及交流陪伴,彻底帮德奥完成了内心的自我救赎。
在特雷西的陪同下,德奥终于回到了他家乡的那个小镇布坦扎。德奥选好了建医院的地址,又经过了许多许多的周折,在保罗等好心人的援助下,在家乡人们的积极参与下,医院终于建立起来了。为了建设医院,德奥从达特茅斯医学院退学,全身心地投入到诊所的建设当中;没有经费,家乡的妇女们自己组织起来,用双手免费支持德奥修路。支持德奥建医院的既有胡图族也有图西族,还有个妈妈背着濒临死亡的孩子也来了,她说,我不来,孩子也会死,我来了,别人的孩子就不会死。
在布隆迪,穷困、战乱、疾病就像孪生兄弟一样,彼此共生、彼此助长,恶性循环。而德奥建立的诊所不仅成为了疾病的遏止场所,更成为了化解矛盾、化解冲突的圣地。在诊所,不论民族和性别国籍,都能和平共处,这种和平共处正是来自作为受害者的徳奥的宽容与爱。
一系列的爱与宽容,造就了这个诊所,造就了这个奇迹。然而,这个奇迹的缔造者却不仅仅是徳奥,还包括那些在徳奥最艰难时帮助过他的那些好心人:那个素昧平生帮助徳奥的胡图族妇女;帮助他逃离布隆迪的让;给徳奥提供住处的默罕默德;还有莎伦和查理夫妇,以及保罗、律师詹姆斯等很多很多人。
正是一系列爱的传递,让徳奥的诊所终于建立在了布隆迪,让希望的光芒撒在了那贫瘠的土地上。
译者把书名定为“生命如歌”,其着眼点并不在于苦难,而是在于“拯救”。在徳奥的诊所中,一位前来看病的病人曾说,他所在的村庄也有人逃出了国,可他们再也没有回来过。徳奥最终选择回到布坦扎那个他出生长大的家乡,在资金缺口巨大,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放弃自己心爱的学业,在家乡建立起诊所,从根本上讲,就是一场心灵的“拯救”。
《生命如歌》是一部震撼人类心灵的好书。特雷西在书中并没有过多的伤感与矫情,看完此书,吾有愤怒,更有深深的感动和满怀的希望!德奥是一个拥有通透灵魂的人,就算再绝望,德奥也从没放弃过希望。他用温暖的心和爱,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生命如歌,唱响的不仅是悲惨伤感的曲调,更是一首爱与奇迹的奏鸣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