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外传(13)

作者: 欧歌zy | 来源:发表于2022-03-08 06:33 被阅读0次

    鹅湖聚会

    为了统一思想,有效地对付法家的“异端邪说”,朱熹应他的好朋友吕祖谦的邀请,同陆九渊兄弟等一伙道学家,在江西铅山鹅湖寺聚会了。

    这几个大儒凑在一起,打躬作揖地寒喧了一阵,就各显“神通”,一个个地把他们的看家“法宝”端了出来。

    朱熹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不凡,便抢先发言,提出了他的“木匣子”理论:“依鄙人之见,天理就是三纲五常。要使人人恭恭敬敬地遵守三纲五常,做到内无邪思,外无妄动,就好比把手脚放在木匣子里一样,安分守己,规规矩矩,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对呀!”吕祖谦好象受了启发似地随声附和着,“小人所以造反,其源盖出于对三纲五常的不恭不敬。这个‘木匣子’的比喻很形象,也很新颖。”

    朱熹得意地见了晃脑袋,然后正了正身体,双手笔直地放在两膝上。那副神态,好象真的要摆到木匣子里一样。

    颇有点“名气”的陆九渊,从根本上也赞成朱熹的说法。不过,他是一个主观唯心论者,认为“心即是理”,“理”就在人心里,是与生俱来的。于是,就亮出自己的观点:“朱先生说要恭恭敬敬地遵守三纲五常,这很重要!要实现这一点也并非难事,因为人的心灵本来就具有三纲五常这个天理,只要教人照着本心之理去做就行了。”

    陆九渊和朱熹一祥,也是个顽固地维护三纲五常的家伙;所不同的是,朱熹把三纲五常说成是老天爷安排的,陆九渊则认为是人的脑子里本来就有的,所以他说,只要人们把头脑里固有的三纲五常发挥出来就行了。

    朱熹见陆九渊把这件事情说得如此轻而易举,觉得不对头,因为朱熹毕竟是碰过几次钉子的,知道要人们老老实实地遵循三纲五常,不费点工夫是不行的。

    但他又不想正面反驳陆九渊“心即是理”的论调,那可是人家的理论根基,毕竟我们的大方向是一致的,还是不撕破脸皮为好。想了想,便笑着开导道:“老天爷是给人的心里存放了三纲五常这个天理,但是,这个本心固有之理,只有圣人才能全部发挥出来。一般的人只有读圣人之书,以圣人所说的道理,来启发本心中被人欲遮蔽了的天理;然后再以本心启发了的天理,去把万事万物中的天理串通起来,这样串得多了,有朝一日豁然贯通,才能使本心固有之理全部发挥出来。”

    说到这里,朱熹顿了一下,忍不住讥讽道,“照陆先生刚才那样的说法,未免太简单了。”

    朱熹翻来复去地说了这么多的“天理”,还把他那个“串钱”的学问拿出来炫耀了一番,意思是要人们心里想的,行动上做的,都必须符合道学家们划定的那些框框条条。他所谓“串通万事万物中的天理”,就是要人们以三纲五常为最高准则去看待一切。

    尽管朱熹对陆九渊已留了不少情面,但陆九渊并不领情,尤其是对朱熹那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很不服气,便毫不客气和朱熹顶了起来:“我看朱先生的这一套,也未免太繁琐了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熹外传(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kn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