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们基本上都会上大学,可作为七零后那代人可没有这么幸运,有些人中学没上完就去打工了。
那时候的人们,一是升学率低,好多人考不上大学。二是格局不够大,认为上学没有多大用,甚至有些人还认为即便上了大学,不还得找工作,不如趁早找个工作。
这种认知,当时的我也不太懂。
后来我才明白,一个人上学和不上学的命运肯定是不同的。不管我们上学后学到的知识有多少,我们的眼界肯定是不一样了,接触的人也不一样了,看问题的高度、角度都发生了改变。
正像《破局》一书里所指的“认知程度”一样,有的人一直在报着各种培训班,考着各种考试,总是在充电,有人认为报这些培训班没有用,或是舍不得花钱去报名学习。
这也是存在认知局限性,一个人站得越高,越觉得自己该拥有的东西、该学习的东西越多,相反认知不到位的,觉得一切都没有用,一切事情都无所谓。
有人把一些成功都归结为运气好、出身好、赶上了好时候,可为什么这种好事不在我们自己头上降临呢?
一切成功的背后是偶然也有必然,有些人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便努力的去改变,不停的去尝试。当然,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即使努力了也会失败的现象。
没有永远的成功,也没有永久的失败。要想做出点成绩,就应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有句话叫:你所有的成功都超不过你目前的认知。
不错,我们能做到的事情都会在能力范围之内,超出能力和认知之外的事情,第一我们做不到,第二我们也不会做,第三做了也做不好。
就好比一个人不会游泳时,绝对不会去游泳池,不会开车时,也绝对不会想去买车,因此我们想干成一件事情时,先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事情的大小。
想成为作家,就先把自己的文笔锻炼好,写上他一两百万字再说,想成为一个企业家,先学会如何管理人,如何与人沟通,如何经营?想当老板,先当好员工。
想干一件事情,先把干事情的能力掌握好。上学的时候。上大学的时候,同学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学了专业课也不一定有用,到社会上参加工作之后,有好多人都干着非专业的工作,即使是专业的工作,有些专业课都已经落后了,但是,所以的课都不会白学,那是给我们职业生涯打下的基础。
我们人生走过的路也不一定都记着,但是这种经历就像楼梯一样,让我们踏着经历的楼梯不停向上攀登。
我们学过的那些知识在做着铺垫,当铺垫足够多的时候,我们才能站到一定的高度,不要以为看了忘,学了忘。有些知识已经潜移默化成了我们的能力。
当一个人的认知水平提升之后,他再看待自己的人生的时候也会不一样。他会更明白我该怎么做,我必须这么做。
记得有人说过,和动物相比,人的本领在出生时还不及普通的动物。因为,刚出生的时候,动物就会走,人还要经过三翻六坐八爬,一年左右才能会走,这就说明人必须不停的学习。
大自然给了人一个发达的大脑而不发达的身体。我们相比动物的优点就是可以通过学习掌握没有的本领,而且掌握的本领不可限量。
从会走会说会写到会飞,都是大脑起的作用,大脑可以把自己的认知一层一层的刷新到无限。
因此,要想成功,就干出点成绩来,而想出成绩就要不停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