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学音乐艺术的秘诀

作者: 传承网 | 来源:发表于2018-02-24 11:35 被阅读5次

学音乐艺术的秘诀

本文摘录自 《列子臆说》

【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郑师文闻之,弃家从师襄游。柱指钩弦,三年不成章,师襄曰:“子可以归矣。”师文舍其琴,叹曰:“文非弦之不能钩,非章之不能成,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故不敢发手而动弦。且小假之,以观其后。”无几何,复见师襄。师襄曰:“子之琴何如?”师文曰:“得之矣。请尝试之。”于是当春而叩商弦,以召南吕,凉风忽至。草木成实。及秋而叩角弦,以激夹钟,温风徐回,草木发荣。当夏而叩羽弦,以召黄钟,霜雪交下,川池暴冱。及冬而叩徵弦,以激蕤宾,阳光炽烈,坚冰立散。将终,命宫而总四弦,则景风翔,庆云浮,甘露降,澧泉涌。师襄乃抚心高蹈曰:“微矣!子之弹也!虽师旷之清角,邹衍之吹律,亡以加之。彼将挟琴执管而从子之后耳。”】

“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瓠巴是古代名音乐家,是个琴师。鼓琴这个鼓字,不是打鼓,是用东西敲琴弦振动发声的意思。他鼓琴的时候,飞鸟和水里的鱼都受音乐的感应跳起舞来。上古中国的文化非常注重音乐艺术的修养,所以师襄、师旷、师文的这个“师”字,就是音乐师。上古政治的体制,特别看重社会音乐的教化,所以把这一类人称为师,就是领导社会的大教师之流。“郑师文闻之,离家从师襄游”,郑国有个名叫师文的人听到了,就跟师襄这个音乐师学。“柱指钩弦,三年不成章”,他这个指头特别练习过,用技巧来钩动琴弦,很努力地,很用心地那么练习,学了三年,音乐弹出来仍然不成章法。

“师襄曰:子可以归矣”,这个老师看他不行了,三年都毕不了业,就叫师文回家去吧。“师文舍其琴,叹曰:文非弦之不能钩,非章之不能成”,师文把这个琴推到一边,很痛苦地感叹,说我不是弹不好,也不是对于音乐的曲调不能成章。“文所存者不在弦”,我一边在学音乐,精神跟琴弦两个不统一,脑子里想别的事。“所志者不在声”,好像又想学音乐,或者又想拿学位,心中似乎不在音乐。因此我学这个音乐三年,“内不得于心”,这个内在思想一直进不去,“外不应于器”,因此练了半天,头脑思想用到别的地方,指头在那里玩。“故不敢发手而动弦”,所以每次要我演奏的时候,胆子小,自己也没有信心,手都不敢动,手在发抖。

我们有一位同学学了古筝,十几年前到美国留学,写封信给我说人家要他上台表演,不得已啊,他就上去弹,一弹手都发抖,不晓得弹些什么。不过他说外国人反正听不懂以为发抖还是指法,很难学,很有道理的。

于是师文告诉这位老师,“且小假之,以观其后”,希望你原谅,再给我一些时日间,我再练习,看我将来如何。“无几何,复见师襄。师襄曰:子之琴如何”,没多久,他来看老师,老师问他弹得怎么样。“师文曰:得之矣,请尝试之”,我完全成功了,弹给你听。

下面这一段是乐理,这里有我们国内的古琴专家孙教授在座,他已经做过专题演讲,我不需要多说,因为再说这个要画图,讲到《易经》上去了,所以我只大概说一下。

据我小的时候听到的,印度的音乐比我们还高明,唱歌或者是乐器,可以表达出来气候,现在讲的就是这个。中国古代音乐是讲宫、商、角、徵、羽五音,其实等于现在的代号Do、Re、Mi、Sol、La。“于是当春而叩商弦”,春天时他弹商音的弦,“以召南吕”,南吕是代表十二个月的历律之一,是音乐同气象关系的专有名词。这一段我先声明,就马虎说过去,简单念下去,不然要另发讲义。他说这个时候是春天,当他弹秋天那个气象的音乐时,“凉风忽至”,秋天的凉风就吹来了,这个感觉好像开了冷气一样。“草木成实”,刚刚开花的果树啊,被他音乐一弹,就结了果子。如果有这样的老师,我们这个农场果园请他弹一曲,每天都有水果收了。

“及秋而叩角弦,以激夹钟,温风徐回,草木发荣”,夹钟也是律吕的名称。到了秋天,他弹春天的调子,那些枯萎的草木则重新发芽。

“当夏而扣羽弦,以召黄钟,霜雪交下,川池暴冱”,夏天他弹冬天的音乐,就下雪了,不需要开冷气。

“及冬而扣徵弦,以激蕤宾,阳光炽烈,坚冰立散”,冬天弹夏季音律时,夏天气候就来了,冰块也散开了。

“将终,命宫,而总四弦”,最后弹宫音的曲子,角、徵、宫、商、羽一齐来,“则景风翔,庆云浮”,那就不得了,气候又好起来了,天上的风云都变了,受他曲子感召空中的云都变成彩色的,“甘露降,澧泉涌”,天上降下一些甘露水,地下涌出来的水都像美酒一样,不要去买啤酒了。这都是被他音乐所感召的,整个的宇宙气象,一曲就可以把它变了。

“师襄乃抚心高蹈曰:微矣!子之弹也”,他的老师师襄一听,手拍着胸口跳起来说,好极了,你弹到这个程度,那是第一等了。“虽师旷之清角,邹衍之吹律,亡以加之”,这个老师说,你今天的音乐造诣,就是师旷的弹琴、邹衍的吹箫,都没有办法超过你。师旷是古代一个有名的大音乐师,晋国人,他为了学音乐,把自己眼睛刺瞎。因为眼睛瞎了,不看外面,专门训练这个耳朵,连孔子都跟他学过琴的。齐国的邹衍,是吹箫最有名的音乐师。“彼将挟琴执管而从子之后耳”,他们两个要是看到你,一定收起琴箫,向你拜门了。

这一段不是光讲故事,而是说明一个人生哲学。一个人学一样东西要专一,不专一学任何东西都学不好。现在是讲到专一的问题,精神意志完全要统一才能了解,才能成就,不然没有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瑾老师】学音乐艺术的秘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dq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