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刚!(《论语》宪问

作者: 白痴老猫 | 来源:发表于2021-10-18 20:09 被阅读0次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34节。又是很简单易懂,而且又是很有名的一节。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老夫子真在讲人与人之间的处事原则吗?把这句话放现在,还真可以用作个人的处世原则,而在孔老夫子时期,好似不太可能。

现在人处事,大多是同事、路人、自然人、公民等身份间的交流。用"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作为处世原则,也不失为一种较为中正的处世原则。

而在古代,相互交往的是家人、族人、同乡。按孔老夫子所提倡的,当为孝娣亲亲!为什么要以直报怨?如何直?怨又从何来?

那这一节究竟讲什么?还是得回到当时的外交国际大舞台上来。这里讲的是邦国间的国际外交原则: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用现代语来讲,就是我们不称霸,我们不会主动去侵犯邻近邦国,但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讲的就是国际外交的原则。

再进一步分析,孔老夫子言语间透露出来的,还是浓浓的无奈。以力称的千里马无德,强大的邦国都不是仁德之治,而仁德之治却不强盛。所以德治之邦国,却常常遭受强国之怨!

很伤心无奈憋屈的!

以《论语》子路篇最后一节来结尾: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说:“如果用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老百姓去打仗,这就是让他们去送死。”

以仁德不争为治国之道的孔老夫子为什么要教民以战?为了"以直报怨″!

相关文章

  • 355、刚!(《论语》宪问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34节。又是很简单易懂,而且又是很...

  • 《论语·宪问第十四》01:嫁个什么样的郎君

    《论语·宪问第十四》01:嫁个什么样的郎君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宪问”中的“宪”是...

  • 论语•宪问

    《论语•宪问》中,还有这样的记载: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子贡评论别人的短处。孔子说:“...

  • 《论语》宪问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孔子说:“爱他,能不使他勤劳么?忠于他,能不去规劝他么?” 子曰:“其...

  • 论语·宪问

    14.1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

  • 论语学习6/20

    6/20 《论语·宪问》 14.1: 【原文】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

  • 读书金句【02】

    仁者不忧, 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 ——《论语 宪问》

  • 《论语》共修(一八八)克伐怨欲不行焉:做人不用那么“使劲”

    《论语·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做人不用那么“使劲” 14.1: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

  • 论语14宪问

    论语14宪问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

  • 《论语·宪问》10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55、刚!(《论语》宪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nn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