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后宫中神秘的香妃

作者: 叶紫檀 | 来源:发表于2018-05-23 23:14 被阅读2072次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相较于很多帝王,乾隆后宫的嫔妃并不算多,一共有41人。在这些后妃中,最具知名度的估计就是香妃了。

    有关香妃的故事,流传已久,加上一些野史、小说、影视剧绘声绘色的大肆渲染,香妃的故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那么,历史上乾隆的后宫真的有香妃这个人吗?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关于香妃的故事,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版本。传说香妃是一个回族部落的王妃,天生丽质,更奇特的是她的身体散发阵阵香气,人称香妃。

    乾隆中期,清军入回疆,定边将军兆惠将香妃俘获带回北京献给乾隆。

    乾隆一见倾心,执意要纳她为妃。但香妃性格刚烈,誓死不从。香妃在身上藏了一把利刃,每当乾隆想要靠近她,香妃就拿出利刃以示绝不屈服。

    乾隆想尽办法讨香妃欢心,希望她能回心转意,为此特意建造一座宝月楼,供香妃居住,但香妃一直不为所动。

    太后得知此事后,认为乾隆为香妃所迷,十分危险。太后趁乾隆不在,找个机会将香妃赐死。

    香妃死后,乾隆帝悲伤不已,最后以妃礼将其棺椁送往故乡安葬,故新疆喀什有香妃墓。

    香妃的这个故事凄美动人,而且还有宝月楼和香妃墓为证,似乎可信度极高,后人多以此为脚本发挥创作影视剧、小说、戏曲等。

    1914年,北京故宫古物陈列所从沈阳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调来一批文物搞展览。其中有一幅年轻女子的戎妆像,主办人员将这幅画像取名为《香妃戎装像》。

    画像上是一位内穿红衣,外罩铠甲、佩剑挺立的年轻女子。这幅画像下贴了一张《香妃事略》的说明,说明中所写就是上文提到的关于香妃的传说。据说此画出自著名宫廷画师郎世宁的手笔。但很快又有人举证说这幅画不是郎世宁所画,画中女子不是香妃。

    香妃的传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那么实情到底如何呢?

    经查证,乾隆为香妃所造的宝月楼,实际情况是乾隆为保护自己隐私而造。

    瀛台附近的风景很好,乾隆夏天经常来此游玩。但是瀛台和皇城城墙之间缺少屏障,如果乾隆站在瀛台上观景的话,西长安街上来往的百姓就能看到乾隆的一举一动,一国之君就被一览无遗。因此乾隆下令在瀛台和皇城城墙之间建造宝月楼,只为遮挡百姓视线而已,根本和香妃毫无关系。

    而香妃墓之说更是牵强附会,在新疆喀什市东北郊区的浩罕村的确有一个墓葬群,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

    此墓群最初并无“香妃墓”之称,后来才传说香妃也葬在里边。再到后来,不仅“香妃墓”叫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响亮,而且还明确了哪座墓是香妃的。更有甚者,有人将据说是当年运送香妃遗体的废旧驮轿也摆了出来,以证实香妃确实葬在那里。此墓建于明朝,而香妃是乾隆妃子,况且此墓又为家族合葬墓,而且迄今为止也没见到香妃葬入此墓明确的文字记载,故称之为“香妃墓”应是后人附会之说。

    至于那副戎装像就更离谱了,这幅画像原本保存在承德避暑山庄,画像上有一个“黄签”,题为“美人画像”,并未注明是香妃,更没有《香妃事略》这个说明。

    曾经在古物陈列所工作过的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那时,我和几个同事根据民国政府内务部一位官员说的‘这大概就是香妃’,并考虑到当时社会经济效益商定的,是没有查史料的,是错误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应该纠正的。”

    可见所谓的香妃画像、《香妃事略》,只是展览主办人员为了博人眼球获取经济利益而杜撰出来的。

    那么,真正的香妃到底是怎样的呢?

    根据《清朝文献通考》、《清史稿》、《清列朝后妃传》等档案的记载,乾隆的后妃中,并没有香妃这个女子,也没有一位满身散发香味、被太后赐死的妃子。但乾隆后宫中,的确有一位来自回疆的容妃。

    容妃,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九月十五日,其家族为和卓,故被称为和卓氏。其父阿里和卓去世较早,哥哥叫图尔都,和卓氏家族世代居住在新疆的叶尔羌。

    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后,和卓氏家族不想参与叛乱,被迫搬迁到伊犁居住。

    清朝派兵入回疆平叛,和卓氏的五叔额色尹和兄长图尔率部配合清军平叛。

    第二年,配合清军平叛有功的和卓氏五叔和哥哥被召进北京拜见高宗皇帝,乾隆对他们大肆封赏,为他们建回子营,令他们在京居住,并派使者接他们的家眷来京。

    为了感谢皇帝的恩德,表示对朝廷的忠心,额色尹和图尔都决定将美丽聪明的和卓氏送进皇宫,服侍皇上。

    乾隆二十五年,27岁的和卓氏入宫,被册封为和贵人。

    清朝后妃分八个等级,分别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和答应。贵人属于第六个等级,和卓氏入宫即封贵人,而不是低级的常在和答应,可见乾隆对和卓氏的重视。

    和卓氏入宫两个月后,乾隆将宫中一个叫巴朗的宫女赐给和卓氏哥哥图尔都为妻,并赏赐给巴朗很多金银首饰和锦衣布料。不管是乾隆娶和卓氏,还是巴朗嫁图尔都,显然都是乾隆统一新疆后实行的政治联姻,对维族上层贵族采取的怀柔政策。

    和卓氏进宫后不久,福建巡抚进贡的58棵荔枝树就结出了荔枝。虽然不多,只有40颗,但因荔枝树是南方树种,移植北方居然存活,还结出了果实,实乃奇闻。乾隆认为是和卓氏带来的吉兆。

    因为荔枝是珍稀水果,乾隆准备将荔枝分给太后、太妃和后妃、子女品尝。宫中人数众多,如果按资历,和卓氏是没有份的,但和卓氏还是分到了一颗。

    和卓氏性格温顺,入宫后侍奉乾隆和太后很尽心,皇太后非常喜欢她,乾隆二十七年,奉太后懿旨,和贵人晋为容嫔。乾隆三十三年,又晋封为容妃。

    和卓氏入宫后,乾隆每次出巡,不管是东巡、南巡还是到承德避暑、木兰围场秋猎,乾隆都带着她。

    乾隆第四次南巡,还让和卓氏的哥哥随驾同行。从和卓氏频频随乾隆出巡,就可见和卓氏在乾隆心中的位置不一般。

    因为和卓氏是维吾尔族人,乾隆非常尊重她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和卓氏宫中单独配有维吾尔族厨师。

    乾隆非常尊重和卓氏的伊斯兰教习俗,从不让和卓氏接触有猪肉的食物,每年春秋大祭和元旦祭神,和卓氏可以不品尝猪肉食品。

    和卓氏在圆明园居住时,曾经在圆明园的方外观做礼拜,乾隆特意命人为她在方外观的大理石墙上镌刻了《古兰经》文。

    乾隆允许和卓氏在宫中着维族服装,直到封妃后,才改穿满族服饰。

    在宫中,和卓氏可以说是除孝贤皇后、令妃魏佳氏以外,乾隆最宠爱的妃子了。

    和卓氏和乾隆一起生活了二十八年,乾隆五十三年,容妃和卓氏在北京圆明园病逝,享年55岁。

    容妃死后,乾隆帝为了让宫里人经常怀念她,特地将她在宫中几十年里积攒下来的物品分赠给各妃嫔、公主、格格和佣人以及她娘家的人。

    容妃生前和乾隆的小女儿十公主关系最好,他们经常一起骑马打猎,她把十公主当成女儿疼爱,因此十公主所得容妃遗赠最多。

    容妃死后,并没有按照维族风俗下葬,而是按满族习俗办理。但乾隆还是考虑到容妃生前的习俗和信仰,墓中随葬了很多维吾尔族的物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乾隆后宫中神秘的香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eod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