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最早出自于《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原本,一提到中庸,我脑海中便浮现出一位穿着古衣,唯唯诺诺,人云亦云的封建人物形象。我理解的中庸,是与封建思想密不可分的,是不敢直言自己的主张,是了无个性的碌碌无为。我发现我们生活中有太多这样人的存在,甚至是包括我自己在内,无一不被这所谓的“中庸”所困扰。不求改变,安于现状,随从于多数是我眼里的中庸,可在我进一步了解中庸之道后又觉得以上都不能称之为中庸,“平庸”较之更为准确。
中庸之道包含了三层理论:
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可见,中庸之道并不平庸,我更偏向于认为它是一种处世哲学,一种指导人们更好生活下去的指南。
芥川龙之介在谈到自由意志与宿命时提及到中庸之道:不仅仅限于自由意志与宿命,对于神灵与恶魔,美丽与丑陋,勇敢与怯懦,理性与信仰等所有天平的两端都应采取如此态度,即中庸。中庸在英语中为good sense,然而除非具有good sense,否则就无以得到任何幸福。即使得到,也只能是炎夏拥炭火寒冬挥团扇那种虚张声势的幸福。
人类历史上有太多解放思想,影响深远的运动。在当今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个性化越来越被放在突出位置来强调,作者之所以写这篇文章,仅仅是想为中庸正名,希望当下你我在追求个性的同时并不偏离人生大道,获得内心宁静。
毕竟—中庸,是最近乎于哲理的生存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