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每天写1000字读书让生活美好
“不打场,不犁地,也要去听坠子戏。”究竟是什么意思?

“不打场,不犁地,也要去听坠子戏。”究竟是什么意思?

作者: 上官皖又名上官皖儿 | 来源:发表于2024-02-02 11:08 被阅读0次
    上官皖

    “不打场,不犁地,也要去听坠子戏。”这是曾经流行于黄淮地区的一句顺口溜,体现了黄淮地区人民对于坠子戏的喜爱。

    坠子戏是新兴地方剧种之一,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坠胡而得名。早年它是由皖北“道情”结合“莺歌柳”和“三弦书”演变而来,故又称道情班。

    1936年以后道情班开始从萧县、砀山、宿县、濉溪一带,逐渐扩展到豫、苏、鲁以及河北等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坠子戏积累了丰富的剧目,可上演一百多出折子戏和连台本戏。

    上官皖儿

    坠子戏班里素有“戴上胡子演老头,摘掉髯口扮小生,扎上裤脚演老妈儿,顶上毛巾演小旦”的演员兼行习惯。在演唱方面无论男、女都以“大嗓”发音为主。

    演唱风格有“大、小口”之分。“大口”以庄、宏、刚、厚为重;“小口”则以俏、巧、脆、柔为本。其基本唱腔多为板腔体,亦有少量曲牌。唱腔中的各板式多为同一腔调的不同变化,风格比较统一。

    常用曲牌有【喂鸡】【盼楼】【醉酒】等,曲牌主要来源于单口坠子中的“弦桄”和本剧种的传统唱腔、“皖北吹打”,以及当地民歌以及其他剧种的曲牌。著名新闻人、书法家、久居北京的安徽籍作家淮君总编辑说,坠子戏善于表现善良、朴实、豪爽、耿直的性格。像《卖甜瓜》《小菜园》《小包公》等,都是坠子戏拿手的优秀剧种。

    上官皖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打场,不犁地,也要去听坠子戏。”究竟是什么意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ct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