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货篇》14,15

作者: 少年已不年少030 | 来源:发表于2021-01-25 17:54 被阅读0次

14,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

孔子说:“把道路上听来的东西四处传说,是背弃道德的行为。”

道听途说的行为在我们这个社会都太常见了,随便转发个帖子,自己没有考察过,自己都不知道真假,就随便跟人说了。也重来不会想对别人造成什么危害……

耳朵和嘴的距离,可以说是最近的距离了。所以我们总是听到以后就忍不住说出口。

还有一点就是因为总是认为传递消息可以拉进你与别人之间的距离。在古代为了生存,就要让别人知道你关系广泛,人缘好,这样容易让人感觉很厉害的样子。可是在今天这个社会,你传递的很多消息都属于谣言。

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译:

孔子说:“那些鄙夫,可以和他们一起侍奉君主吗?他们在未得到职位时,总是害怕得不到;得到职位以后,又唯恐失去,如果老是担心失去职位,就会是没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的。”

既得之,患失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岳麓书院有一副著名的对联:“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这其中最后一句解决的是患得患失的问题。

我们说“尽人事,安天命”,便是指的生命中的得与失不必非常强求,我们最需要珍视和享受的是为之付出和努力的过程,结果如何、是好是坏我们都可以坦然接受。只要我们尽力了,不遗憾、不后悔,那么到最后,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真正的老实人,他们都不怎么争,可到了最后就是能得到很多东西。而那些想方设法要得到的人,却往往失去了很多。

一个人如果是匮乏心态,他会觉得这个世界上资源相当有限,你得了我就没有,我得了你就没有。就像我们每天坐公交和地铁一样,首发站都是空位,你就是后上去一样有座位,可有些人就喜欢争的往进挤,导致上车时间更长了。因为这种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争,哪怕下班都要争的上电梯。

富足心态的人都会觉得这个世界足够大,哪怕错过了车,都会觉得下一辆也许会更好。

所以争与不争就是患得患失本质上的一个分界线。患得患失的人内心永远都不会得到安宁。

相关文章

  • 《阳货篇》14,15

    14,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 孔子说:“把道路上听来的东西四处传说,是背弃道德的行为。” 道听途说...

  • 阳货篇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

  • 阳货篇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

  • 阳货篇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

  • 16~论语学习之丢了良心的成功得之无用

    217.《阳货篇》孔子不见:丢了良心的成功得之无用 今日更新丨《论语·阳货》 17.1: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 《论语》阳货篇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的本性原本是相近的,因为学习而产生了差别。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

  • 《论语·阳货篇》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

  • 《阳货篇》1

    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

  • 《悦读论语》之辩析“阳货欲见孔子”

    我是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文章、为自己赋能的第195篇。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1篇: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

  • 阳货篇 17.9 夫子带货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 孔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阳货篇》14,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eizktx.html